


城市的真相
這個夏天,似乎比以往更為炎熱。中午,下了一場透透的雨,整個城市,於是變得清涼了起來……
一些週六日不用上班的年輕人,貓在開著空調的快餐店裡百無聊賴地刷著手機,他們偶爾望望窗外,總會看到時不時有穿著黃色工衣的送餐小哥在烈日下馱著快餐箱子騎著單車穿過馬路。

“哎,搵食艱難……”。他們或許也會感歎如今新一代的壓力,或感慨同人不同命有比較沒傷害。同樣的青春,卻在不同的溫度裡感受著各自的冷暖人生,城市的風景,唯冷暖自知。誰也無力去改變什麼,也懶得去探討什麼,因為他們知道,這就是生活的真相。
雖然流火的七月讓戶外的生存變得更加舉步難行。但至少,溽熱的潮濕中,一種歲月靜好的閒適,還是讓這裡的人們享受著生而為人的幸福……

這樣的幸福,就像夏天裡的綠色一樣淺淡無痕。四季的交疊,冷熱的交替,循環往復,而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變化卻已有些麻木,手機,變成了最親密的“伴侶”,在虛擬和現實交互的世界裡,你我,都在扮演著另一個自己……
只是,偶爾聽聽那些老舊的唱片,讀讀那些過氣的書籍,又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感慨,畢竟,這種平靜的安閒,來之不易,有些東西,不應該輕易忘記。

我在交響音樂清唱劇《沙家浜》的音樂中,感受著一種藝術的震撼,也從那些唱詞中,感悟著一些恍若隔世的浪漫主義和英雄主義的激情。是的,這樣的詞作而今難以讀到,這樣的作品現在也鮮少見到,於是,你倍感新奇,也不免疑惑。
是不是,這些東西真的已經過時,那種為藝術為信仰而獻身的“信念感”,在當今囯人看來,只不過是娛樂綜藝中驚鴻一瞥的噱頭熱詞嗎……

這個系列,讓我在書法習寫的過程中,對曾經的那些“樣板”有了一些新的認知。
從音樂“發燒”中跳出,才重新認識到 —— 藝術,只有貼近時代,反映現實,貼近大眾,服務人民,才能具有教化和傳承的意義。

只有以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去打磨,藝術才有生命力,才經得起時代的考驗。
“文化自信”,應該是古為今用的傳承和發展,每一個時代,都有值得傳世的精品,我們的審美,真的需要一種吐故納新的革命……

十八棵青松
在那個崇尚英雄的年代,《沙家浜》的革命英雄主義曾經鼓舞過幾代人在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戰天鬥地,奮發圖強。

那種刻骨的記憶,寫在了無數個《七年知青歲月》的青春回憶裡,也鐫在了無數人內心的最深處。在人生每一步前進的過程中,那些曾經熱血激情的歌聲,常饒心懷,那些永不褪色的記憶,相伴成長。

就如那《十八棵青松》,迎風冒雪,傲然挺立,經磨曆劫,愈顯崢嶸!
《沙家浜》中有一首歌,因為旋律激昂,詞意深刻,一直以來,不曾被淡忘。“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開門見山單刀直入的點題,令這首歌曲有著一種鏗鏘豪邁的力度,讓人過耳不忘。

其中的唱詞,更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讓人們知道了“知識無用論”不過是蒙蔽大眾的別有用心,沒有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和學以致用的思想境界,根本無法讓藝術為工農兵服務。

歌詞中“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的對仗,“逢災受難經磨曆劫傷痕累累瘢跡重重”的疊加,都具有很高的藝術表現力和文字概括水平,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知識”的重要性。
而這些歷經磨礪的唱詞,也在一次次的淬煉打磨中,閃爍出耀眼的光芒,在不斷的優化完善中,最終成為膾炙人口的經典。
而縱觀現在的同類型作品,又有幾部能讓人記住,又有幾首歌,能成為幾代人的集體回憶呢?

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
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
挺然屹立傲蒼穹
八千里風暴吹不倒
九千個雷霆也難轟
烈日噴炎曬不死
嚴寒冰雪鬱鬱蔥蔥
那青松
逢災受難經磨曆劫
傷痕累累瘢跡重重
更顯得
枝如鐵幹如銅
蓬勃旺盛倔強崢嶸
崇高品德人稱頌
俺十八個傷病員
要成為十八棵青松!

這首歌,是京劇《沙家浜》中《堅持》一場的一個小華彩,出現在郭建光《堅持》唱段之後,因此,在烘托人物方面,這首曲子具有畫龍點睛的歸攏作用,成為該場戲的一個亮點。

同時,該曲也把個人英雄和集體英雄有機結合,突出了“集體”的力量和“團結”的意義,令《堅持》有了一種象征性,也更貼近了人民大眾的欣賞習慣和欣賞水平。

長青……
蘆蕩裡堅持鬥爭,嚴守待命的十八個新4軍傷病員,在糧缺藥盡的情況下,依然以頑強的意志相互鼓勵,共渡時艱。

指導員把僅有的一塊年糕讓給最年輕的傷病員小王,可是小王捨不得吃,雖然他也餓了幾天,而且因為奎寧沒有了,傷口開始化膿,身體非常虛弱,但他還是把年糕讓給了重傷員……

階級情,戰友愛,在狂風暴雨的蘆蕩裡,集結起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那艱難環境中傲然挺立的青松,不正是我們十八個同志學習的“樣板”嗎?
只要我們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毅力堅持鬥爭,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去奪取最後的勝利。

讓我們就像那泰山頂上的青松一樣,挺然屹立傲蒼穹 —— 八千里風暴吹不倒,九千個雷霆也難轟!
抄寫著這慷慨激昂的唱詞,我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靜…… 和平年代,我們難道不需要有一種松樹的精神嗎?

無數的先烈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付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也值得我們在和平年代把這種精神轉化為一種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別再沉溺於“走走路就能賺零花錢”的“誘惑”中,人要活得有精神,勿效墻頭草,要學嶺上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