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零后的小时候很少有父母的陪伴,家里的两个双职工在工作上争先恐后当标兵,学习上当仁不让上夜校。
我和姐姐的伙食不是口袋里的三五块钱爱吃啥吃点啥,就是方便面里配火腿肠。年长几岁的姐姐给我做的第一顿饭至今记忆犹新——荷包蛋,每人……十个!就这样小时候的我很容易积食,因为有饭吃的时候总会很努力的多吃一些,担心下一顿吃饭不知道在什么时候。
姐姐转眼上高中住校后,解决吃饭问题变成了我单独面对的挑战。我开始尝试自己做点什么。那时家里还在用煤气罐烹饪,我小心翼翼顺时针打开煤气阀门,拧开煤气灶旋钮,然后划火柴点燃灶头。这一连串的动作在最初让我有一种马戏团狮子钻火圈的紧张和恐惧。当然后来油着火,锅烧胡等类似事件也偶有遇到,但也许开火意味着“开伙”,意义显得格外深刻。
可能天生对烹饪有感觉,也可能得到了爸妈亲友等一众食客的感情鼓励,时间不长我已经能烧鱼炒菜做很复杂的料理了,而且群众反映口味还不错,于是我越战越勇,承担起一家人的烧菜任务并乐此不疲。
当时正值长身体,吃什么都觉得香,只是不懂营养科学,饮食搭配不够均衡,青春期的我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胖女孩。在渐渐懂得何为美丽的年纪多少有点点自卑,有点点遗憾。
当然,会做饭也有让我庆幸感恩的事情。有一次爸爸半夜喝多酒,和妈妈吵架,两人最终升级为打架,打得很恐怖。我吓得躲在衣架悬挂的大衣里瑟瑟发抖,怕他们中有人会离家出走,从此这个家庭残缺不堪。
接下来的日子,他们各自把自己反锁在房间里,不去上班也很少和我说话。我想尽办法想做点什么去保护这个家。
下了学我收拾好书包直奔菜场,有荤有素买了好几种菜,回家焖米饭,然后用大大小小的碟子分别盛了两份菜送到他们每个人的房间。在托盘下我压了一张小纸条“爸爸/妈妈,你们别再吵架了”……
事后两人告诉我,他们看到字条,几乎同时掉下眼泪,从此尽管也有拌嘴,但再也没有在我面前大吵过。感谢做饭,我居然用这种办法成功化解了一场家庭危机。
上了大学,有食堂吃让我的身体和胃口都有了难得的依赖和幸福感。虽然很多人抱怨餐食寡淡没油水,但我却心怀感恩。后来选修了营养学,让自己更懂得均衡与搭配,再加上适量运动,大四毕业时已经是纤细健康的美女子一枚了。
进入职场,工作节奏和竞争压力陡增,但我依旧会给深夜疲惫归家的自己下一碗暖胃暖心的面条。我努力学习培训,健身美容,旅游约会,但挑选新鲜的食材,研究创意烹饪方法,享受色香味俱佳的成品仍是我招待朋友,解压放松的最佳方式。
最大的心愿就是尝遍天下美食,然后加上我自己的理解和迥然的心情制作属于自己的私房味道。
总结一下,厨艺精进带给我身体和心灵的巨大改变:
1.气质容貌变得柔和
曾有一位朋友在吃过我烧的菜后这样评价,“我觉得你以后一定会是一位慈祥的外婆,给孩子们做一大桌菜,陪第一个吃到最后一个,一边看着他们狼吞虎咽,一边关爱的说外婆还没吃饱呢,外婆陪你吃”。
2.心情平静满足
做菜时的心情和表情对菜品的口味影响太大了。当你怀揣着对食物的敬意和膜拜:洗择、刀工、下锅、翻炒、加调料、等待时间和火候的魔力,这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地对待,耐心炖煮最终才能收获一件堪称艺术品的菜肴。
3.拥有和谐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
做菜给自己爱的家人和朋友吃,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表达,我们可能羞涩于言语和肢体的亲近沟通,但一顿饱含浓浓爱意的餐食在入口的那一瞬间会自然激活唇齿间的感官,电流般扩散到全身的神经和细胞,最终荡漾在彼此默契的心田,完成一场心绪的传送与共振。这比言语更加质朴深厚,比亲密的动作更加陶醉回甘……
拥有一手好厨艺,也就拥有了一份给予爱的能力,无论是爱自己,还是爱别人。一个拥有烟火气的厨房和一个温暖真挚的面庞才是现代人真正独立发光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