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处建筑

作者: 瀚能设计师俱乐部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09:06 被阅读26次

    文:瀚能设计师俱乐部

    如果我问你,木心是谁?你可能会说,不知道。

    但提起一首歌,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那就是由木心创作、刘胡轶作曲的《从前慢》:

    他就是那个临终前说着“风啊,水啊,一顶桥”的诗人、作家、画家。他就是那个因自己的人格魅力而成就一座美术馆的孤独清高了一生的人。

    论·生活

    木心——“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他说,现在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

    建筑的生活性来源于空间的多样性和戏剧性的转化中。自栈桥走进建筑,巨大的玻璃幕将室内的孤寂与室外的喧嚣分隔,透过幕墙能看到室内天窗洒下的光线和室外的湖岸景色。这种分隔设计会让你产生若即若离之感,内与外,进与出,都在一念之间。走进室内再回望,走过的栈桥在水面上无限延伸。栈桥与山、与水、与天色连成一片,融为一体,空间室内外的界限就此而变得模糊,变得自然。

    论·时间

    木心——“有人说,时间是最妙的疗伤药。此话没说对,反正时间不是药,药在时间里。”

    光是表征时间流逝的对象。空间和时间的依存变化,表达着事物的演化秩序。进入大厅抬头,顶上透光的玻璃屋顶静静地洒下一缕缕阳光,投射到墙面上,留下深深的阴影。整个空间处于一种洗练的灰色光影之中,展现出极为静谧的空间氛围。随着时间推移,光线似乎在叙述着光阴的流逝,让参观者的心情开始沉静下来。

    没有光作用的建筑,空间就会失去生命。通高的大厅,从一开始就把人引入一种静谧的空间氛围中,空间不再注重装饰和色彩,而是强调光与影的视觉冲击。明与暗、黑与白,空间幽静而洗练,人们静心而自省。

    论·生命

    木心——“生命的悲哀是衰老死亡,在这之前,谁也别看不起谁。”

    人生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不是忙着活,就是忙着死。忙着活,就不断往前走,进入另一片天空。

    自大厅前行,转入第一个展厅,展厅一侧有一道引导性很强的直跑楼梯,与第二层的主题展厅相连。既是对游客的暗示,又是空间的顺延。顺着光线的明暗交替到达第二层,不断穿梭于展厅与自然环境之间,展品所呈现的主题与人的精神需求达到平衡。

    忙着死,就不断终结行程,返回到生命的起点。自二层的展厅回到一层,光线的不断减弱暗示着新序列的再次展开,走完最后一个展厅即可以沿一部旋转楼梯到达负一层,所见之处即是一个水院。

    论·纯粹

    木心——“美学,是我的流亡。”

    对于木心,他只想永远站在美的一面,活得干净一点。光线作为建筑材料,可以让人在这个喧嚣的尘世中,隔离出一片净土。空间的纯粹基于生活的纯粹之上。用最本质的建筑语言来构建空间,用最简单的建筑语言来叙述建筑。

    论·自由

    木心——“不自由,就是不自然。不自然,就是不自由。”

    他说着“生命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然而他的每一次转身每一个脚步都走得坦荡。这或许就是他内心深处对自由的崇高信仰。

    自由空间就是在建筑功能交替出现的间隙,二层的休息室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自由空间。坐在这里,你可以隔着巨大的玻璃幕墙看到一个充满意匠精神的院子,深沉、静谧。

    整体来看,木心美术馆的展厅流线顺畅,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明,流线中也不乏停歇观景的空间,积极回应着大自然优美的景色。正如木心所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最好的艺术其实就是生活本身。

    因为一座建筑遇上一个人,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建筑,都是幸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木心: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处建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km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