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第一篇开头的那个问题:“神乎其神地给主公出主意的人们,如果撇开主公单干会怎么样?”一个似乎是唯一的验证机会不期而至——
诸葛亮主动坐到对局的马扎上——这是一场历时十多年,改变中国历史格局的棋局。被动坐到诸葛亮对面马扎上的对手是谁呢?有人说是司马懿,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那个庄重地坐到马扎上对局的人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被称为魏氏三祖之一的魏明帝曹叡。
魏明帝曹叡在他的十二年执政生涯中,军事、政治、文化上都有建树。与西蜀国统帅诸葛亮执政期间发动六次大的战役只有一次胜利(南征)其余尽皆败北相反,曹叡在抵御吴蜀攻伐、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的十数次大小战役中,只有指挥大司马曹休对阵东吴陆逊的石亭之战告负,其余皆取得胜利。
在陈寿《三国志》对魏明帝曹叡流水账式的记录中,穿插在一系列大事件之间,我发现这样不起眼的两句话:“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赐谷。”和“所过存问高年鳏寡孤独,赐谷帛。”就像诸葛亮时期的西蜀国当然赶不上刘备时代兵多将广一样,曹叡时期似乎也赶不上曹操时期;然而,上面那被陈寿老先生穿插在诸多大事件当中的不起眼的两句话,可否看作是另一种形式的兵多将广乃至所向无敌呢?
在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操持北伐战事时经常用到一个词语:“凡事亲力亲为”。 “凡事亲力亲为”除了令瓜众们“泪目”外,它还应当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用人无方或无人可用。
我们知道,在刘备时代,手下也可算是人才济济,猛将齐集,为何到诸葛亮的蜀国,就无人可用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刘备手下几个旧臣的下场吧。彭羕、刘琰、刘封(刘备义子)被处死,廖立、李严被流放。这虽然是刘备时代就发生的事情,但背后都有诸葛亮的影子。总之,这些人物要么不合诸葛亮的口味,要么威胁到诸葛亮的地位。还有一个人是极不合诸葛亮口味的,但诸葛亮一直没有对他痛下杀手,这个人就是魏延。诸葛亮不杀魏延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魏延是一位有勇有谋、能征惯战的悍将,杀这样一位屡立战功的大将,不但不合情理,动摇军心,也会大大削弱己方的战斗力。
在诸葛亮第一次领兵北伐时,魏延曾向诸葛亮提出带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秘密运兵,奇袭魏都长安的计谋,但并没有被诸葛亮采纳。诸葛亮反驳魏延的理由是:“此非万全之计也。汝欺中原无好人物,倘有人进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杀,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伤锐气。绝不可用。”
笔者对于以上的将帅争讼是这样认识的:诸葛亮以弱国之力去征伐强国,无非是抱着侥幸的心态寄希望于一战而定乾坤,从这个角度出发,魏延的计谋则应当是不二的正确战略。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绝无可能战胜强大对手的情况下,出奇兵妙策还是有一线制胜希望的,既然如此,魏延之谋为何不用呢?
当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从诸葛亮的角度出发,子午谷之谋一旦取得巨大战果,其主谋和施行者魏延必然如蛟龙入海那般难于控制了,这一番计算哪是我等侈谈过往之辈能参透得了的呢!
诸葛亮为了稳定大后方,七擒七纵蛮王孟获;为了解决长途运粮的难题,在边境屯田,士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诸葛亮在酝酿最后的决战;坐在对面马扎上的魏主曹叡为了发散没有鹅毛扇子可摇的尴尬无聊,便摸出了一张手札,漫不经心写了四个字:守险不战,往司马懿脚下一撂,站起身来掸掸灰,溜溜达达该干嘛干嘛去了。这下可好,求稳的遇上了更稳的,人家压根就不和你开战。难道老丞相大老远的把十万军队带到这里,就是为了搞野营拉练自娱自乐吗?你们曹魏家也太欺负人了吧!
本来以为这将是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巅峰对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就像花大价钱从黄牛党手里买来一张世界杯决赛的门票,准备攒足了近看一场生死对抗的球赛,然而事实情况却是从开始到结束的一边倒。一直以来,被后世腐儒们当功绩来宣扬的N出祁山(北伐),本身就是诸葛亮蜀国的战略上的巨大错误。以曹魏的实力,以曹魏的权谋,以曹魏上涨的势头与魄力,你地处偏僻的蜀汉即便据险自保,恐怕都未必能保全,哪里还能有力量去远征强国呢?有了这个错误的大前提,那些个战役的失利就用不着以什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来粉饰了吧。急功近利、穷兵黩武,终于导致了我们的智慧圣人兵败身死的下场。
这里面最辛苦的要数粉刷匠罗贯中了。用了许多溢美之词,再加上许多文过饰非,结果还是包头露脚,欲盖弥彰。罗粉匠到底没有相声《扒马褂》里那个替二愣子圆话者的魄力:面对二愣子一再以索回借给他的马褂相要挟,索性把马褂脱下来往地上一扔——“爷还不伺候了!”
笑逐流觞 二〇二〇年五月二十七日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