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长篇连载:花贞节连载小说巢湖文海
花贞节.三(72)勇军拜见准岳母,敏怡写诗述感怀

花贞节.三(72)勇军拜见准岳母,敏怡写诗述感怀

作者: 扶青 | 来源:发表于2017-08-17 12:54 被阅读113次

内容简介与目录

上一章:宋天瑞回忆往事,王晓晗身世大白

第72章:勇军拜见准岳母,敏怡写诗述感怀

恢复高考后,年逾三十的郭勇军考上了北京大学。一九八零年年初,他寒假回家时特意找霍遇杰长谈了一次,对自己当年的行为作了深深的忏悔,他说:

“一想到王老师和他家人的死与我有关,我就有种犯罪的感觉。我常想,假如我不让你们去闹,假如我不同意任成松的提议去抓王老师,王老师是不会被打死的。王闻道老师的音容笑貌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咳,杰子呀,虽然我没有打老师,虽然我没有带过一天红袖标,也没有参与后来的打砸抢。可我内心一直不安,我无法回避王老师那双对我们青年人充满期待的眼睛。

“记得当年王老师在课堂上说:‘古人说: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话,我认为最初肯定不年轻人说的,一定是浪费了大好时光最后一事无成的皓首老翁发出的懊悔心声。当他的生命临近终点时向晚辈喊出他的告诫:你们要珍惜年轻的生命啊!你们要珍惜每一寸时光啊!’当时我们都被王老师那真挚的声音所打动。

“杰子,你说我们当初有多蠢,我不知你的感觉怎样,这么多年我在精神上一直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我想王老师的案子早晚有一天会得到平反,压在他家人头上的反革命家属的帽子一定能够扳掉。”

霍遇杰说:“你说的一点都不错,去年市里文教界平反的第一个人就是王老师,追悼会很是隆重,参加追悼的各界人士有一千多。”

郭勇军说:“平反报导我看了,王老师是恢复名誉了,可压在我心里的石头却是永远也扳不掉的,它已经镶嵌在了我心灵的深处。”

霍遇杰劝道:“要说忏悔我比你严重多了,越到后来我就越觉得自己的行为可耻,我就像是个玩偶泥人一样让他们摆布,这十多年来我一直不敢回忆那段往事,有时候我觉得那就是一个梦,一个噩梦!勇军大哥,别老是这么和自己过不去。四人帮和林彪集团的那些个败类不都已经抓起来了吗?”

郭勇军苦笑了一下说:“是啊,这么多年了我也想忘掉它,可老天不答应,他继续用道德的力量来惩罚我。”

“噢?怎么回事?”

“杰子,你说巧不巧七七年我不是考上大学了吗,第二年春天在去北京的车上我碰到了王老师的二女儿王晓晴。由于都是老三届,我高三,她高一,这次我俩又都是考的北大,所以一聊特别近。她是农村插队的知青,她和我讲了由于他父亲的原因她们一家的遭遇:大姐王晓昕受不了当时政治形势的压力,写了封声明与家庭脱离关系的信后就再也没有了联系,直到现在生死不知;母亲被劳动改造了好长时间;她本人连建设兵团都不要,最后只好去农村插队;最小的妹妹虽然没有下乡但也因为家庭问题进不了国营单位,只能在街道小厂工作。

“我问她哥王晓晗咋样?他哥也是咱们校的,我们班都认识他。他比我高一届,人长得非常帅,学习又好,哪次开运动会都打破校跳高记录,后来响应党的号召放弃考大学去一个国营小厂当工人了。提到她哥王晓晴哭了,她说一九七〇年他哥被人诬陷为现行反革命,遭到造反派的非法拘禁,后来说是要开公审大会还要被枪毙,他哥就吓逃了。这都超过七个年头了,一点音迅也没有,很可能是没了。

“我当时真不知该怎样安慰她,只能陪着她流泪。她问我为啥也哭了,我说王老师教过我们班你哥我也认识,我们都爱打篮球嘛,打球时经常见面,多好的一个人啊,现在这么个结局我也难过。我和她讲了一些王老师和王晓晗的事情,她听了后眼泪又流了出来,说见到我有种见到父兄的感觉。

“在学校里我们的关系自然走得近,我们一起讨论,一起散步。我们学的是同一个专业,我们有共同语言共同志向,有共同的爱和共同的恨。我们说好一毕业就结婚,再有一年我都三十四了,人生的一半过去了我才找到生活中的伴侣,我是又高兴又有点悲凉。

“这次寒假回家她要我春节期间一定去她家,让她妈看看我。我是又紧张又害怕,你想啊,她妈要是认出我来我可怎么说呢?当年抓王老师我可是第一个冲进她家的人,当时她母亲在场。你说?我怎么去?不去吧又说不过去,所以我一直犹豫,要不要向王晓晴坦白呢?”

真是旁观者清,听了郭勇军的担心霍遇杰朝他一摆手说:“大哥,我知道做人应当诚实,可这个诚实却是万万要不得的。你要是坦白了就等于往她们母女的伤口上撒盐!你俩今后也不可能再在一起了,就是在一起的话她心里也会有疙瘩。你听老弟一句话,就装作没那么回事,我记得那时你不戴眼镜吧?”

“是,那时还没戴。”

“那就没事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她母亲绝对不可能还记得你。”

大年初三郭勇军鼓足勇气来到了王晓晴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不敢在河沟街行走,今天是头一次。

木栅栏,黑大门,门框上钉有108号的牌子,还是这个门脸;院子偏左一侧有棵大榆树,树下放着一把刷绿油漆的长木椅子,还是这个院子;黄墙、绿窗、红顶的俄式建筑,进门有个门斗,唔,还是这所房子。听晓晴说这所房子让房地局的头头给强占了八年,去年在市教委的干预下才将占房子的人撵走。

敲门之后晓晴开门迎接,嗯,还是这间客厅,客厅里还是那套老式沙发,墙上还是挂着那个超长的像镜框,里边还是那张王老师与国家领导人合影的照片。除了壁炉让张顺子给拆掉了,增加了土暖气之外这里的一切都没有变,仿佛和昨天一样。

朱敏怡迎了过来,王晓晴介绍说:“妈,这就是我跟你说的郭勇军。”戴着眼镜的郭勇军上前行了一个礼,忐忑不安地叫了一声:“伯母,过年好!”

“啊,你就是晓晴的同学呀,好,好,过年好!过年好!快进来,请里边坐。”

当年颇具风韵的朱老师哪里去了?站在眼前的晓晴母亲已是一位满头白发一脸皱纹身体赢瘦的老妇人了。看到墙上王闻道老师的遗像郭勇军又是一阵紧张。

朱敏怡热情地招呼郭勇军,仔细打量这个未来的女婿。嗯,不错,个头高,人长得结实;嗯,模样也不错,有些学者风度;嗯,态度也诚恳,你看那恭敬的眼神就知道他对晓晴的情意。看到三十多岁的女儿终于对生活有了热情,还交了这么好的男朋友,朱敏怡高兴得不得了,跟郭勇军说了几句客气话后就到厨房忙饭去了。

小霍说得没错,从眼神和话语上郭勇军判断朱老师确实没有将他认出来。

是啊,时间过去得太久了!十年风吹雨打的兵团战士,十一年学业的荒废,十二年不断的反思,他早已不是文革刚开始那个头脑发热的青年,神态甚至面相都发生了很大改变,朱敏怡怎么能认得他?在她的记忆里只有推她的那个高个子初中生的凶恶和丈夫王闻道临走时的泰然平静。至于那个口称王老师的白面学生她早已没有了任何印象。

晓晴看着哄孩子的晓晖笑着说:“咱家顶数你小,没想到你倒最先结婚成家。”

晓晖笑着自嘲道:“顶数我没心没肺不知愁,也顶数我没本事没出息。”

晓晴说:“咳,咱哥要是还在该多好哇!”

晓晖看了一眼郭勇军神秘地对二姐说:“咱妈找瞎子算了好几回,每次都说卦不落空,人一定还在。咳!就是不知在哪。”

晓晴说:“杨白劳躲债只躲了七天就回家转,咱哥躲灾都快十年了,也应该回家转了吧?”说到这她对准晓晖的耳朵小声说:“我这次回来发现咱妈特别高兴,眼角眉梢总是带着笑,脸上也有了光彩。诶?你说是不是她得着咱哥的消息了?”

晓晖诧异道:“不能吧?咱妈高兴是因为去年好事多嘛,你看,咱爸平反了,房子也夺回来了,这不,你又有了对象。”

晓晖每说一样晓晴都摇一次头,她眼睛看着妹妹,嘴里连连说:“不对,”“不对,”“也不对。”

最后晓晖犹犹豫豫地说:“要不,要不就是那个‘小小兵’有消息了?”

王晓晴闻言立即怒道:“咱妈才不会为她高兴呢,别跟我提她!”在北大期间她听说了肖晓兵被逮捕判刑一事,她觉得王晓昕是她们家的耻辱。

一九八二年,郭勇军大学毕业被分到了省报社,后来成了一名学者。同意找人骂老师,带头抓人成为他终生的愧疚。晚年他用笔名写了一篇自责的文章,题目是:《永远不要这样的运动!》文章发表后他的心情好了不少。看着自己写的文章他心中默念:愿王老师在天之灵能够原谅我。

是啊,自打文革以来,八〇年的春节是头一次让朱敏怡感到喜悦的春节。王闻道平反了她激动;房子夺回来了她出了口恶气;过节期间晓晴的男朋友、大学同学郭勇军的来家让她高兴。可是最让她感到幸福的是从此她有了秘密,一个只能悄悄地对长眠在大榆树下的闻道和淑贞说而绝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的秘密!当家里只有她一个人时这个秘密经常使她笑出了声。

退休教师朱敏怡一个人享受着拥有秘密的快乐。

那是年前十二月十七日的下午,一个长得非常漂亮的高个姑娘来到她家,当问清楚了她就是朱敏怡后姑娘作了自我介绍。那些日子有不少报社、杂志社的记者来找她采访,加上她耳朵有时背,所以除了姑娘说她姓叶叫叶雅群外其它还说些什么她没怎么听清楚便客气地将“叶同志”让进客厅。

叶雅群问她二儿女晓晴,她说晓晴现在北京大学念书,要二月份才能回来。又问小女儿晓晖,她说:“晓晖四年前就结婚了,两口子都在工厂上班,他们有自己的房子。她大姨这房子要回来后有时也回来陪我住。”她一指里屋床上睡的孩子说:“这就是晓晖的儿子,过了年就四岁了。”

叶姑娘站起来看了看房子的格局问:“晓晗在家时住哪个房间?”

她怎么会知道晓晗?而且叫得这么熟?她是谁?叶雅群这个名字有点儿耳熟,好像在哪儿听过,朱敏怡猛然想起,这个姑娘不就是晓晗心仪的那个同桌么?她颤声说:“我想起你来了,啊,你气质这么好,长得这么漂亮难怪晓晗为你在家痛哭。唉,可惜晓晗他不在了。”

听了这话,叶雅群激动了,上前和朱敏怡拥抱并在她耳边轻轻地叫了一声:“妈……”

姑娘滚烫的泪水滴在敏怡的肩上,这是真情的泪水,这是骄傲的泪水,也是对主管命运之神感激的泪水……

朱敏怡有些迷茫,对于姑娘的举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叶姑娘临走时神秘地交给她一封从美国带回来的信,叮嘱她一定要将信收好千万不要给别人看。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将这封信拿出来看了无数遍,信上点点滴滴沾满了泪痕,那是她喜极而泣情不自禁流出来的热泪。有一夜,难以入睡的她思绪潮涌,胸中似有千言万语要表述,此刻她多么希望王闻道和白淑贞能出现在她的面前,与她一起分享这诸多的喜悦。她平时不写日记,这会儿却忍不住找出丈夫生前用过的那本有黄山风景照片插页的笔记本,在后面的空页上写道: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名高遭人妒,浪恶致船翻。

文革风云整十年,家被抄,房被占,

凄惨:夫亡姐死,儿失女散。

开口须看人脸,话语多违心愿;

战战兢兢度日,悄无声息过年,

艰难:似负重载爬高山。

似一声炸雷惊天,国有柱石力除四奸!

拍手,呐喊,奔走相传;

泪流满面,喜在心间,轻松有如出牢监。

妖孽灭,寰宇清,人人称快,举国同欢!

正名、平反,一朝拨云见日尽洗沉冤。

狗咬心不烦,蛙鸣意不乱;

水绿天蓝,草嫩花鲜,春意暖人间。

忽然内地传鸽海外飞鸿雁,书信在眼前。

似梦?似幻?千惊万叹。

暗自独欢喜,不能对人言。

深夜望星月,悄声与逝者畅谈。

哭声过后笑声现,泪不止,话不完。

……

悲难眠,愁难眠,惊喜尤难眠。

下一章:烈士陵园祭先烈,天瑞求索问苍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米老爹:读这一章,我情不自禁地流泪了!叶雅群叫的那一声妈让朱敏怡是多么惊喜多么安慰!不仅儿子找到了,而且在美国留学,特别令人高兴的是还有了儿媳妇!
    朱敏怡的诗写得好!不仅是朱敏怡的心声,更是扶青老师的心声!
    扶青:@米老爹 我写到这一章时也落泪了,
  • f898bf375be2:以郭勇军到王家拜年结束全书让人深思,回味无穷。
  • 福二姨:这章又哭掉我好多眼泪啊😭

本文标题:花贞节.三(72)勇军拜见准岳母,敏怡写诗述感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wg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