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北京市
那些年我们一起折叠过的北京—《北京折叠》读后感

那些年我们一起折叠过的北京—《北京折叠》读后感

作者: 老乔理查德 | 来源:发表于2016-09-03 21:03 被阅读233次

由于我还是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科幻迷,所以看到又有一个中国人获奖雨果奖之后,还是比较激动的,就趁机拜读了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虽说也不算很快)

(以下内容有剧透)
怎么说呢?如果用三句话来概括:

  1. 北京折叠只是一个novellette, 自然比不上大刘的《三体》novel的宏伟。
  2. 北京折叠一个小时即可以读完,故事也比较容易理解。
  3. 北京折叠的故事其实也是我们现在生活的一个具象化,其实最可怕的折叠是底层人民自己折叠了自己的时间,自己还不知道。

优点

最震撼的一点:时间的不公平
在北京折叠里面,一个时间cycle中,第一空间有24小时时间,第二空间有16小时时间,第三空间却只有8小时时间。
对于所有人来说,时间是公平的,因为每天都是24小时。但是《北京折叠》给人这么一个具象,就是时间也可以是不公平的。的确,对于社会层级越高的人,就越趋于用钱来买时间,而社会层级的越低的人,就越趋于用时间来换钱。这个也是我们现实社会的状况。

另外这三个空间也是金字塔结构(第一空间500万人,第二空间2500万人,第三空间5000万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这个也比较写实。

吐槽

不够硬科幻

一个城市要折叠起来,让第三空间的人过的时间只有第一空间的1/3的时间,这个在当今如此沟通自由的社会来看,是不可理喻的。另外,从科技树上来讲,发明地底的科技其实很难,需要克服地下水问题、地核温度高的问题、建筑重组问题等等。这些在现在看来都是黑科技,而且投资回报率并不见得高。

世界小

觉得北京折叠最终来看,它所描绘的世界还是太小了。一个城市竟然需要翻转,这样要消耗的金钱是巨大的,而效果不见得好。而如果把这些钱投入到太空科技中,说不定都能够殖民火星了吧。
然而,这个并不影响《北京折叠》成为一本优秀的小说。

未来

个人:不要折叠自己的时间

永远提醒自己,不要折叠自己的时间,把时间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中去。

世界:太空才是未来

如果有读过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以及银河系列的书的话,就会发现人类对于宇宙的想象,还是大于人类在地球上做的种种动作的。人类对于宇宙来说,真的很渺小很渺小。然而宇宙是无垠的。我觉得人类在前面100年里面实现了工业的巨大发展,以后100年,如果继续加强科研的投资,人类是有希望在太空进行殖民的。借用《0 to 1》里面的概念,作为人类的一员,需要保持 definitive optimistic的世界观,好好地过每一天。

相关文章

  • 那些年我们一起折叠过的北京—《北京折叠》读后感

    由于我还是自认为自己是一个科幻迷,所以看到又有一个中国人获奖雨果奖之后,还是比较激动的,就趁机拜读了郝景芳的[北京...

  • 《北京折叠》读后感

    北京折叠这本书火了好久,读了好多遍,今天有空写下读后感。 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2016年4月入围美国第74...

  • 折叠了的北京,疼吗?

    █文/叁未 北京,折叠。 那样的北京,疼么? 夹在期间的人们,疼么? 看完《北京折叠》 似乎有了答案 《北京折叠...

  • 北京折叠,折叠社会

    读完了之前遗留了一半的《北京折叠》。作为一本科幻小说,其实《北京折叠》的脑洞开的并不大,甚至还不够《天才,疯子》的...

  • 北京折叠

    《北京折叠》 2016年8月21日,第74届雨果奖正式揭晓,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荣...

  • 北京折叠

    我想也许背景折叠所描绘的是一种时代的落寞吧,在改革开放经理40年,在这个大浪淘沙,英雄辈出的的后面,在闪光灯聚焦不...

  • 北京折叠

    听说不少人读了无感,必须中年人读起来才有感觉吧…… 都是中年人在这个变幻世界里的酸楚:排队上幼儿园、花钱买学位、人...

  • 北京折叠

  • 北京折叠

    篇幅不大,意蕴却深远。北京折叠,雨果短篇小说奖。 小说里的世界分为三个空间,48小时的轮回。第一空间有五百万人,生...

  • 《北京折叠》

    写在前面 读书的时候养成了两个习惯: 如果看到作者的书写得好会去把作者的书都看个遍,算是和作者有个深入交流了。 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年我们一起折叠过的北京—《北京折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fl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