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情绪不太稳定,动不动就紧张、焦虑。最近我发现自己有个进步,就是情绪不好时,会马上开启“觉察”模式,去探求自己焦虑的原因,然后想办法解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我经常为弟弟的工作焦虑
昨天下午忙工作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想起弟弟的工作,一阵焦虑感就涌上来,怎么样都控制不住。
我是家里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当年弟弟初中毕业,才15岁就出去跟一个亲戚学开挖掘机。现在弟弟在这行干了快10年,已经是个技术娴熟的“老司机”了。
但是,最近挖掘机行业不好做,主要是商业用地逐步收缩,可以接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少。最近几个月,弟弟他们工程队都没有活做,每个月只发1000多的保底工资。
作为姐姐,看着已经25岁的弟弟收入这么低,简直要为他捉急。可是弟弟只有初中文化,这些年又从事一个行业,没文凭又没技术,他到底能做什么呢?
以前为这事焦虑时,我一下子情绪就非常不好。然后就会找弟弟聊天,还给他转发一些《趁年轻要多赚钱》、《有钱人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这才是穷的根本原因》之类的文章,希望他看了以后,能打打鸡血,奋发图强。
结果总是收效甚微。弟弟也会附和我说要努力,要多赚钱,可是回头就又跟着朋友喝茶唱歌去了。
那么,后来每次跟弟弟聊天,我都会习惯性地训他,训完了又苦口婆心地劝他要趁年轻多努力。他也附和我一下,没几天又恢复原形了,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借用情绪管理ABC法则去改变
昨天又感到焦虑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自己的情绪不对劲。我想那时我的脸色一定很难看,皱着眉头苦着脸,要是照镜子都能被这样子丑哭吧。
然后,我想起了杨小米在《行动变现》里提到的管理情绪ABC法则。她在处理情绪时就用了埃利斯的情绪诱因ABC公式,A代表我们日常遇到的人或事,B是我们对具体发生的人或事的思考或判断,C是在A的情况下我们的感觉和行为。
比如,拿我这次焦虑的事儿举例,A是弟弟的挖掘机行业不景气,他的工资比较少;C是我觉得弟弟不够努力,经常训他。
那么,真的是A导致了C吗?不是的,中间还有个B,就是我当时比较焦虑,最近小组布局的全网文章阅读量很低,效果不太好,我就联想到项目不好赚钱,再加上最近家里开支大,压力也大,越想越焦虑。
这么一梳理,我自己也清晰多了,A不会导致C,它只是个诱因,而是B导致了C。也就是说,并不是弟弟工作上的事让我焦虑,本身就是我自己的焦虑,导致情绪不好,才找弟弟来“背锅”。
既然了解到问题出在哪儿,那就想办法解决吧。后来我也分析了一下,其实弟弟也想改变现状,也希望去做点事,但以他现有的资源和平台来说,要做出改变很难。
除非引导他找到一个平台,让他全心全意投入去做一件事,边做事边学习才有进步空间。否则,无论我转发多少文章给他,或者给他说多少努力奋斗之类的话,他也只是三分钟热度,脑子一时热血沸腾,过几天就又冷却,被打回原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三、普通人如何做好情绪管理?
话说回来,坏情绪谁都不想要,那应该怎么改变呢?
第一步,反思自己的C,即行为和模式;
第二步,认真觉察自己的B是怎么造成了C的样子的;
第三步,学习用更进化、更理性的思考方式来管理原始、非理性的情绪。
当然,这中间还需要结合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来进行。理论可以通过多阅读书籍来获得,《非暴力沟通》、《当下的力量》等都是很好的书。
实践则是很好的训练方式。每次情绪失控时,可以冷静一下,在纸上写出来。然后问自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又专注于解决问题时,一切已经在发生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