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 ‖幽居·读书·陪伴

作者: 流星雨儿下 | 来源:发表于2019-07-07 21:28 被阅读250次

今日小暑了。

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夏天的第五个节气,一年快过一半了。

外面天气燥热,风中夹杂着闷人的气息,浑身上下都觉得黏黏的,没有一处清爽的地方,汗水一茬又一茬地流淌,让人心情也难免烦闷。

暑热始流金啊 !

水深火热的夏季正式拉开了序幕…

这个时节最想做的事,就是找一个清幽的地方“潜伏”起来。

《易经》中不是说,小暑卦象为“遁”嘛。

此刻正如那个清朝最会生活的李渔所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想起了《红楼梦》里林妹妹的潇湘馆,应该是那个最幽静的、罪适合藏身的所在吧。

宝玉写给潇湘馆题的诗,描摹出了此处的意境: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鲜亮青绿的翠竹青翠欲滴,竹叶荫浓,带来阵阵凉意;

茂密的竹林,挡住了即将要迸到阶台上来的绕阶的溪水,又使房中鼎炉上所焚的熏香气味,不会穿过帘子而散去;

使人也很想,在这翠竹的浓荫之下,睡一觉,但又怕风吹竹摇影晃,而打扰了自己的清梦。

还有那“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的楹联,更是精妙。

“尚绿”、“犹凉”四字,便如置身于森森万竿之中,清新隽永,令人向往。

就连贾政都感叹:“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试想,月华如水之夜,竹影斑驳,竹竿摇曳,竹叶婆娑,真真幽雅清静,卓尔不群!

能在此抚卷沉思,何其雅致、惬意啊!

真是闭门读书的好地方呢。

黛玉“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

她是有林下之风,崇尚任性逍遥的,

这个清幽的住处,也和她最相配。

说到书,突然想到小暑时节,对读书人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晒书。

据说此日晒书,可以避免被虫蛀。

《世说新语》载有一件东晋名士郝隆的风雅趣事。

也是小暑时节,见邻人皆晒衣被,他就跑到太阳底下平躺着,掀起衣服把肚皮对着太阳晒。

旁人不解,问他干什么,答曰:“晒书。”

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东坡居士也应该出来晾晾肚皮,晒晒他的一肚子不合时宜哦!

小暑时节,有一候是‘’蟋蟀居壁"。

《礼记》里说:蟋蟀此時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在野。

小才女武亦姝在诗词大会飞花令环节,飞“月”字时,一口气说了四个“月”,着实让人惊艳。

当时她说的就是《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那个名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中的八月,即是农历的六月,正是小暑节气。

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阴凉下避暑。

这让我想起小的时候,趁着夜色,蹑手蹑脚地和小伙伴们去捉蟋蟀、罩萤火虫的情形。

当时总是满载而归,是多么单纯快乐啊!

那时夏夜的晚霞、星空、虫鸣、蛙声,都是最美的。

玩累了,就躺在竹椅上,有妈妈给摇着蒲扇,轻声地哼着歌谣…

那时你未老,我还小,那是最美的时光啊。

珍惜吧,趁现在父母健在,努力多多尽孝!

但惜夏日长~

相关文章

  • 小暑 ‖幽居·读书·陪伴

    今日小暑了。 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夏天的第五个节气,一年快过一半了。 外面天气燥热,风中夹杂着闷人的气息,浑身上...

  • 安静读书

    春来红花开满树,轻风飘然拂绿竹。 幽居山间闲无事,思考人生静读书。

  • 小暑计划

    下班之后,进咖啡馆,阅读写作。 今日小暑,读诗五首。 再写小暑计划: 1.这半个月,读书11本,完成夏至计划。大暑...

  • 幽居

    竹篱茅舍门自开,小桥流水拥入怀。 山光水色奔流镜,照映清河莲花台!

  • 幽居

    七绝 《幽居》 秋瓷书 柴门三径种花田,故里幽居别样天。 萍客几时归旷远,东陵瓜下北窗眠。 三径:归隐者家园...

  • 幽居

    近日失眠的毛病又犯了,半夜愣精神,凌晨迷糊。某次晚上,喝了一杯咖啡,我天,像打了兴奋剂,直接想裸奔,以后改喝奶了,...

  • 幽居

    石拱桥,铁栏杆 构成弧形连接着两岸 芦苇丛,三角梅和不知名的野花野草 长期在这里幽居 静静的水面下,植被们的倒影 ...

  • 幽居

    寻遍秋虫四五家,何时不在夕阳斜。 鹿门常作客来合,幽句独雕花自夸。

  • 幽居

    一帘幽居水连天 人间何处独偷欢 如画美景好个秋 闲来只恨言词疏

  • 幽居

    西山夕照玉楼人,身卧幽斋梦断魂。 不计乾坤心自在,狂花满屋镂香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暑 ‖幽居·读书·陪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gi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