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37049/4a1bd6698b5ca253.jpg)
今日小暑了。
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夏天的第五个节气,一年快过一半了。
外面天气燥热,风中夹杂着闷人的气息,浑身上下都觉得黏黏的,没有一处清爽的地方,汗水一茬又一茬地流淌,让人心情也难免烦闷。
暑热始流金啊 !
水深火热的夏季正式拉开了序幕…
![](https://img.haomeiwen.com/i937049/9a13ef88ed818499.jpg)
这个时节最想做的事,就是找一个清幽的地方“潜伏”起来。
《易经》中不是说,小暑卦象为“遁”嘛。
此刻正如那个清朝最会生活的李渔所言:“应夏藏,闭门谢客。”
想起了《红楼梦》里林妹妹的潇湘馆,应该是那个最幽静的、罪适合藏身的所在吧。
宝玉写给潇湘馆题的诗,描摹出了此处的意境: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防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鲜亮青绿的翠竹青翠欲滴,竹叶荫浓,带来阵阵凉意;
茂密的竹林,挡住了即将要迸到阶台上来的绕阶的溪水,又使房中鼎炉上所焚的熏香气味,不会穿过帘子而散去;
使人也很想,在这翠竹的浓荫之下,睡一觉,但又怕风吹竹摇影晃,而打扰了自己的清梦。
还有那“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的楹联,更是精妙。
“尚绿”、“犹凉”四字,便如置身于森森万竿之中,清新隽永,令人向往。
![](https://img.haomeiwen.com/i937049/3faf07f3850ce91d.jpg)
就连贾政都感叹:“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试想,月华如水之夜,竹影斑驳,竹竿摇曳,竹叶婆娑,真真幽雅清静,卓尔不群!
能在此抚卷沉思,何其雅致、惬意啊!
真是闭门读书的好地方呢。
黛玉“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得幽静”,
她是有林下之风,崇尚任性逍遥的,
这个清幽的住处,也和她最相配。
![](https://img.haomeiwen.com/i937049/ae47c53b25b948b1.jpg)
说到书,突然想到小暑时节,对读书人来说,最重要的一件事——晒书。
据说此日晒书,可以避免被虫蛀。
《世说新语》载有一件东晋名士郝隆的风雅趣事。
也是小暑时节,见邻人皆晒衣被,他就跑到太阳底下平躺着,掀起衣服把肚皮对着太阳晒。
旁人不解,问他干什么,答曰:“晒书。”
真是令人忍俊不禁!
东坡居士也应该出来晾晾肚皮,晒晒他的一肚子不合时宜哦!
![](https://img.haomeiwen.com/i937049/bd1a22cd565711e8.jpg)
小暑时节,有一候是‘’蟋蟀居壁"。
《礼记》里说:蟋蟀此時羽翼稍成,居穴之壁,至七月则远飞在野。
小才女武亦姝在诗词大会飞花令环节,飞“月”字时,一口气说了四个“月”,着实让人惊艳。
当时她说的就是《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那个名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中的八月,即是农历的六月,正是小暑节气。
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阴凉下避暑。
![](https://img.haomeiwen.com/i937049/c10a2f1297cb14bc.jpg)
这让我想起小的时候,趁着夜色,蹑手蹑脚地和小伙伴们去捉蟋蟀、罩萤火虫的情形。
当时总是满载而归,是多么单纯快乐啊!
那时夏夜的晚霞、星空、虫鸣、蛙声,都是最美的。
玩累了,就躺在竹椅上,有妈妈给摇着蒲扇,轻声地哼着歌谣…
那时你未老,我还小,那是最美的时光啊。
珍惜吧,趁现在父母健在,努力多多尽孝!
但惜夏日长~
![](https://img.haomeiwen.com/i937049/eeabaf4230a5f65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