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不上卖惨

作者: 乐健君 | 来源:发表于2021-08-12 16:07 被阅读0次

不知道这个帐单一晒出来,算不算卖惨?

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上看,入不敷出是肯定的。

话说回来,这期间,得到的快乐和收获与金钱无关的惊喜,却是意想不到的。

每天朝九晚五之余,还要挤出点儿时间,写点自以为不算是什么东西的东西,说不累,那不是真话。

但是,并没有为每天一睁开眼睛,就欠自己一篇文章而感到慌张,因为正是有了这一份的挂念,才为昨天晚上的梦里,种下了满满的希望。

让梦无法再为“噩”腾出地方。

努力地在为自己的文字,寻找一种匹配度略显合适的风格。不幸的是,一直在路上,暂时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

如果为自己的低能找一个托词的话,一定会说,一个曾经在军营里,一呆就是30多年舞枪弄炮的人,与那些把舞文弄墨当饭碗的人,在新媒体圈子里同场竞技,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先天不足。

从来没经过什么系统的“科班儿”训练,趟着野路子,摸着石头过河,形成了很多固僻动作,积重难返,想改真难。

每一个人的语言风格真的千差万别。千万别说不好评价孰优孰劣,这个真的可以有。

好的语言抛开长短,细细品味,韵律真的优美,让你过目难忘。王朔的随笔里,有很多字数非常多的大长句子,经常会是几十个字,没有停顿。

他一定是带激情一鼓作气地一挥而就。当你读的时候,也得顺着节奏一眼不眨地一气呵成才能过足了瘾。否则,真的难以读出王朔作品中,在语言表达时那种特别的精彩。

阿城作品出彩儿的地方,就是那一串又一串的三五个字成就的小短句,四两拔千斤,呈现出迷人的魅力,轻描淡写中孕育着强大的气场。

能够将罗伯特·麦基那那厚厚的一大本子的《故事》中,枯燥乏味,有些归纳类似“说明书”一般的创作核心原理,说得幽默风趣、清新自然,使人读起来,完全像是出自于一个混迹于中国文坛多年的“资深老炮儿”之笔。既不费劲儿,又不费解。

翻译周铁东功不可没。人们看到的《故事》作者的名字署的是罗伯特·麦基,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是因为有了周铁东锦上添花的二度创作,才使得《故事》名声大噪,作者在翻译的“塑造”下,才显得熠熠生辉。

绕这么远,仅举三例,想要表达的就是,每天都在苦苦追寻,把文章尽量能写得稍微要有那么一点趣味,真的没有什么捷径。更不是用一个天赋有别,就能遮过去的。

每天都在输出,还对质量有要求,如果说没有压力,那是说大话,也是言不由衷。压力还是有的,特别是在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这两大方面,颇费思量。

毕竟能够仅用几个字,就可以把文章写到“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那么经典的人绝无仅有。

幸亏当初通晓古今的郭沫若同志,把这副对联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翻译了出来,并公之于众。不然的话,很有可能让后人误会聪明绝顶的古人。让古人也摊上一个“学识不够,用字来凑”嫌疑呢。

自打有了郭沫若同志的翻译之后,才有了之后或三种、或四种的断句方式和解释方法。至于这样几种演绎,是不是歪曲了原作者的真实意图?还需放在历史长河里去仔细甄别吧。

相关文章

  • 算不上卖惨

    不知道这个帐单一晒出来,算不算卖惨? 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上看,入不敷出是肯定的。 话说回来,这期间,得到的快乐和收...

  • 卖惨

  • 卖惨

    1. 「卖惨」在人际关系中是一种常见的沟通方式。 通常卖惨者,会让原本陷入冲突或矛盾的对话暂时中止。但卖惨之后,往...

  • 卖惨

    既可以用“丰富”,也可以用“复杂”来形容的生活,会使每人都有惨痛的生活经历。惨痛的生活经历,是博取同情的资本,“卖...

  • 卖“惨”

    尼采曾经说过:“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一个受苦的人,如果悲观了,就没有了面对现实的勇气,没有了与苦难抗争的力量...

  • 卖惨

    伪君子和真小人,我向来是更害怕伪君子的。 因为真小人往往人们有所提防,而伪君子凭了他的伪装,却总是让人防不胜防。 ...

  • 卖惨

    很多人,特别是女性,喜欢卖惨。 两三个人一聚,呱唧呱唧可以从脸上长个痣到夫妻生活和不和谐,再从娃的成绩...

  • 为什么我劝你不要卖惨

    卖惨,其实这种现象在网络上更常见,能够卖的惨通常就是自己的身世,原生家庭,身体缺陷这些了,在网络上卖惨赢取别人的关...

  • 2018-06-25

    一时的卖惨让人觉得你可怜,一直卖惨让人觉得可恨。

  • 要会卖惨

    这个年头,不能炫幸福,得会卖惨。 朋友圈,越幸福,别人越嫉妒,越卖惨,别人会想,他过的不怎么样! 卖惨是一种自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算不上卖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pl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