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绳计数——最原始的备忘录

作者: 逸之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20:26 被阅读45次

01改变世界|前言
01改变世界|手指计数
01改变世界|石子计数
01改变世界|结绳计数
01改变世界|印加奇普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周易·系辞》

引言

前面讲到手指计数石子计数。手指「随身携带」,拿出来就是,但不便存数,没人会常年比着一个手势;石子既可携带又可存数,但数量一多,难免就重了,而且携带时也无法保留石子间的拓扑关系,其实并不便携。

聪明的先人想到在绳子上打结。

据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人类的结绳记事约起源自新石器时代,历经漫长的传承,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并遍布世界范围,中国、日本、波斯、埃及、墨西哥、秘鲁、波利尼西亚等地均曾盛行。

在我国,藏族、蒙古族、傈僳族、独龙族、哈尼族、德昂族、怒族、佤族、高山族、基诺族、苗族、黎族、普米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也都有结绳的历史。

最简单的结绳用一个结表示1;进阶一点,可以用绳结的大小或位置来表示不同的数位;心灵手巧些的,还能打出不同花式的结来表示不同的含义;或者选用多种材质、给绳子染色、拴上一些物件等等,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久而久之,结绳不光能用来计数,还有了许多其他用途。

结绳计数

传说波斯王派军远征时,命他的卫队留下来保卫耶兹德河上的桥60天,但60在当时是个很大的数,如何掐准日期呢?又不能像现在这样每天早上掏出手机看是几月几号。聪明的波斯王在皮条上打了60个结,嘱咐士兵每天解开一个,解完所有结就任务完成可以回家了。

我国佤族用高挂在墙上的结绳记录债务,大结表示1,小结表示1/2,绳子上部的结表示借债金额,中部的结表示年利息,底部的结表示出借了多久时间。

结绳记事

除了数字,结绳通常还能记录其他事情,被赋予各种含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结绳记事」。

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在《周易郑康成注》一书中有言:「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1937年《贵州苗民概况》一书中提到:「苗人识字甚少,犹保持上古结绳记事遗风。遇事暗中以草记之,简单实例,日久尚能忆之。」

秘鲁曾经的印加帝国(11世纪~16世纪)则给绳子染上不同的颜色,比如用黑色代表死亡或灾祸、红色代表士兵、黄色代表黄金、白色代表白银或和平、绿色代表谷物……他们甚至用这种方式记述传说。

结绳通讯

结绳还充当着彼时的信件。

我国普米族将结绳形象地称作「羊毛疙瘩」,即打着一个个结的羊毛绳子。战时,普米族用羊毛疙瘩联络、集合队伍,在一条主绳上系若干细绳,每条细绳代表一个村,一个个的「疙瘩」则表示时间、人物、事件等,此外还附上鸡毛、辣椒、木炭、骨头,分别表示「迅速」、「激烈」、「炽热」、「坚硬」等附加信息。

印加帝国曾设称为chasqui的邮差,日行240公里,在国内和国际传递「公文」——即结绳。

带着结绳、吹着海螺的chasqui(图片来自维基「Chasqui」词条)

结绳为约

结绳还常被用做契约、凭证,常言道「口说无凭」,任何时代人们都需要一件契据。

《九家易》曰:「古者无文字,其有约誓之事,事大大其绳,事小小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各执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

云南哈尼族买卖田地时,用结绳标识田价,买卖双方各执一根,像极了现在收据的一二联。

傈僳族用结绳处理民间借贷,比如借几斗米就打几个结,每还一斗解开一结,等到绳结全部解开就两不相欠。

结绳以治

上升到国家或集体层面,结绳甚至有了治理社会的功能。

我国的基诺族在举行祭祀活动时,由酋长挨家挨户征收物品,每家都有一根结绳对应,比如要征收2只鸡、3筒米,便先打上一个双重结(2只鸡)和3个单结(3筒米),每缴一物便解一结,绳结全部解开为止,谁家都不能抵赖。

我们还能从诸多古籍中找到结绳治国的痕迹:

三皇结绳而天下泰,非惟象刑缉熙而巳也。且太古知法,所以远狱。
——《晋书·纪瞻传》

若夫龙官之岁,风纪之前,结绳而不违,不令而人畏。
——《隋书·刑法》

其吏治,无文字,结绳齿木为约。
——《新唐书·吐蕃传》

可见,结绳在那个时代有着法律效力。印加帝国更是为他们的结绳安排了专人管理,神圣不可侵犯。

结绳轶事

轶事其一:周、秦时期掌管奏章、图书的官吏称作「柱下史」,因其上朝时站在殿柱之下而得名,道家老子也做过「柱下史」。一说则认为这一官职是由结绳而来,因为结绳本身正如晾衣绳那样是拴在柱与柱之间的,那时的「图书馆管理员」就在柱下工作。

图片来自网络

轶事其二:我国神话传说中,女娲、伏羲竟是人身蛇尾。有观点认为,在没有文字的结绳时代,人们靠附在绳上的各种物品来表示人物——而蛇皮就是其中很常用的一种——其他细节只能靠世代口传,或者文字诞生前的绘画,久而久之这两位上古圣贤就被传成了人身蛇尾的模样。

图片来自网络

绳结与汉字

说到结绳与汉字的关系,其实已经扯远了,与计算机没了关系,但实在很有意思,忍不住不提。

《周易·系辞》有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文言文过于极简,并没有说清楚「后世圣人」是把结绳上的内容转记至书面,还是把结绳本身演化成了文字。

但今人的研究至少可以确认,甲骨文、金文中的部分文字确实是从结绳中发展而来的。上世纪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学家徐中舒先生在《结绳遗俗考》一文中谈到:「文字有取象于绳形者,或为屈曲之形,或为分股纠合之形,或为结绳之形。」

其实这一说法几乎是不证自明的,下面几个例子就很能说明问题:

十:简单粗暴,就是绳子上的一个结,金文第二个比较明显。(截图来自象形字典网,下同。) 廿:二十,即绳子上的两个结。 终:绳子两头的结。 系:金文比较明显,一只手抓着一串结绳。 专:结绳旁边一只手,意指专门管理结绳。 传:「专」左边多了个人,手持结绳交给别人,是为传。

参考文献

  • 胡守仁. 计算机技术发展史(一)[M].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4.
  • 严行方. 会计简史:从结绳记事到信息化[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7.
  • 徐继明. 对人类阅读活动开端——“结绳记事”的认识[J]. 图书馆建设, 2002(6):109-110.
  • 杨全照. 我国民族地区原始统计计量记录行为散论[J].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3, 18(2):92-96.
  • 陈有君, 俞登荣. 结绳何以记事[J]. 海外英语, 2017(13):207-208.
  • 钱荣贵. 史前时期"实物之编"的思想灵光[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1(6):45-49.
  • 刘正英. 我国上古结绳记事探究[J]. 寻根, 2000(5):4-12.
  • 黄钰, 黄方平. 瑶族原始记事法管窥[J]. 广西民族研究, 1996(3):75-79.
  • 吴永章. 南方民族原始记事法论略[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4):39-43.
  • 陈含章. 结绳记事的终结[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3, 23(6):71-76.
  • Wikipedia. Chasqui[EB/OL].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asqui, 2018-05-23.
  • 韩立坤. 傈僳族原始记事方法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5):133-137.
  • 徐中舒. 结绳遗俗考[J]. 说文月刊: 第4卷合刊本. 重庆: 说文社, 1944:185-188.
  • 靳青万. 释"传说"--兼探结绳记事的内部运作机制[J]. 文史哲, 2002(5):124-127.
  • 象形字典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结绳计数——最原始的备忘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tpq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