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陆小曼、林徽因、周璇、阮玲玉,也知道萧红和张爱玲,但民国四大才女排名第一的,却不是她们。
排名第一的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吕碧城。
究竟有多厉害,才能被誉为第一?
吕碧城——
她是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之一;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
中国第一位动物保护主义者;
中国第一位女性撰稿人;
她是开创近代教育史上女子执掌校政先例的奇才女...
她与秋瑾被称为“女子双侠”,却并不只有这一个身份,她是诗人也是政论家,是社会活动家,更是一个资本家。
之所以不被后人熟识,是因她的作品多为诗词、文言文,而这比不上白话文易于流传。
吕碧城用她的一生回答了两个问题,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
-01-
吕碧城出生于1883年,时局动荡的晚清,虽谈不上有显赫的家世,却也是官宦小姐、翰林后裔。
父亲时任山西学政使,一个省的最高教育长官,其思想明达、学识渊博,传说中家里有藏书三万卷之多。母亲严士瑜是晚清时期女性文坛领袖之一,擅长诗文,也是一介才女。这样的环境熏陶下,吕碧城自然长成了一个小才女。
5岁那年,其父面对花园中的垂柳,随口来了句“春风吹杨柳”。小小的碧城听了,不假思索地接道“秋雨打梧桐”,7岁时,她便能绘画巨幅山水画。
吕碧城尤其擅长的是作词,“每有词作问世,闻名乡里”,12岁时,她作的词令著名才子樊增祥拍案叫绝,难以置信“夜雨谈兵,春风说剑,冲天美人虹起”这满怀豪情、万里胸襟的词句,竟出自一个12岁的女孩之手。
就在这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改变了吕碧城的命运,59岁的父亲猝然病逝,因为家里没有男孩,族人为了侵霸财产,幽禁了吕碧城的母亲。
吕碧城的婚姻大事也因这突发的变故泡了汤。
-02-
在那个时代,被劫持,是一件特别损害名誉的事情。吕碧城不忍母亲煎熬,内心焦灼。她写信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央求救助,使得母亲脱离险境。
与吕碧城有婚约的汪家一看这小碧城有勇有谋,胆识过人,将来一定不服管教,加上其家道中落,于是提出了退婚。
而后,13岁的吕碧城与家人一起前往寄居舅舅家,1904年5月7日,吕碧城跟舅舅提到想去天津,探访女学,却遭到舅舅的斥骂:你一个小姑娘,怎么如此不守本分!女子无才便是德,给我好好待在家。
第二天,吕碧城没有带任何行装,独自踏上了开往天津的火车。一个富家女子独自出门,这在当时也算得上是惊世骇俗之举。而此次出走,正是吕碧城登上文坛的开始,也是她与各界名人交往的开始。
来到天津的吕碧城身无分文,幸运的是,她很快的在天津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贵人,也就是《大公报》的总理英敛之。英敛之对她的文笔和志气大为赞赏,当即聘她为《大公报》见习编辑。从此,吕碧城走上了独立自主的人生道路,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
三日后,作品《满江红·感怀》被《大公报》刊登出来,被评论“思想极新,志趣颇壮”,紧接着于5月20日、21日连继发表了《论提倡女学之宗旨》,5月24日、6月13日先后刊发了《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一系列鼓动女子解放与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诗词。
这些作品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一时间赢得社会名流纷纷与她诗词唱和,对她钦慕不已。不仅认为她的文采可以和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媲美,甚至赞誉她“三千年彤史中发此英杰”。短短数月,吕碧城便在文坛大展锋芒。
吕碧城曾写道:“予之激成自立以迄今日者,皆舅氏一骂之功也。”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冲出闺闱后,吕碧城尽情地释放着她的才华,开始与诸多社会名流广泛交往。如破蛹之蝶,为以后的辉煌翩翩起舞。
-03-
在《大公报》崭露头角的吕碧城收获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始活跃于上流社交圈中,秋瑾便是其中一个。
秋瑾和吕碧城一样,将中国女性解放视为己任,但他们的做法和想法,吕碧城无法苟同,最终这段友谊仅仅维持了三年之久。
秋瑾遇难后,官方在搜查其住所时,发现了秋瑾与吕碧城的来往信件,于是派人捉拿吕碧城。最后大总统的儿子袁克文救了他。袁克文是吕碧城的粉丝,神交已久,内心充满敬意。如今偶像有难处,当然会出手相救。
袁克文将此事禀告给自己的父亲袁世凯。袁世凯对吕碧城也极为欣赏,此前因筹办女学,他与吕碧城有过交往,认为此女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大清帝国土崩瓦解后,袁世凯成为临时大总统,吕碧城随即成为他的秘书。只是三年后,吕碧城愤然辞职,因看清了官场的丑陋,也因不满袁世凯称帝,从此远离政坛,转而扎进商海里,仅短短的几年间就暴富,身价敌过当时纽约的“第二个上帝”。
1920年,吕碧城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和美术,美国商界对她非常欣赏和认可,由美国商会代表给她献上了巨束鲜花。她在美国最豪华的旅馆一住就是半年之久,那时,西方的富豪顶多在那住七天。
反驳了女子无才便是德后,她又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知识份子的能力,谁说书生百无一用?
吕碧城作为民国才女之首,才华可不仅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她能政、能商,仿佛不管把她丢到哪个领域,她都能开出花儿来。
一个写字人,到了尔虞我诈的商界,依然可以游刃有余,日进斗金。
近年来,人们时常听到关于女博士是“第三种人”的调侃。它意味着女博士们只知道埋头读书,还被贴上了嫁不出去的标签。这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思想有何区别?何时高学识的女人竟成了被嘲笑的对象呢。
每每听见轻蔑知识的言论,内心不免有些堵得慌。
我想说的是:失去什么,都一定不能失去对知识的敬仰之心。
因为无论在何处,政界、商界、日常生活中,知识都能帮我们开出一朵璀璨的花,它的力量是无形而强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