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智人》
——匮乏撬动文明
河森堡先生《进击的智人》一书,封面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一部由匮乏塑造的历史”。“进击”二字解释为:进攻、攻击。“智人”生物学分类中人属中的一个“种”。智人(学名Homo sapiens)又称人类。Homo sapiens原为拉丁文,意为“聪明的人”。
“聪明的人”是指人与其他动物比较多了更为复杂的思维力,是大脑“折叠时间”,顺应思维发展而产生的结果。本书作者以匮乏为主线回顾了300万年的人类早期历史和8000年以来的农耕文明。推理佐证了人类的进化过程。错综复杂的自然世界本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笔者深入浅出为我们娓娓道来。
“温古知今,止于至善”是人类得以理解生命价值的人文情怀,亦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契机。中国现代人文教育秉承“通达民情,化育人心”传统教育精神理念。《进击的智人》作者记述“匮乏塑造了我们”和“匮乏塑造了历史”两大部分,利用一个个例证让逝去的往昔岁月跃然纸上,令读者如临其境。拨开历史的迷雾,我们仿佛窥见我们的祖先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行走,是的,是行走。在应对匮乏的挑战中幽幽眸光里一点点燃起的智慧的火花,酷热令其褪去体毛,严寒又让其披上兽皮,文明的影子在一次次的蜕变中晦暗又明晰。阿舍利手斧在如今看来不过是一只长在木柄上稍锋利的石块,它却为人类身体的“基础建设”节约了更多的能量,促进人的“精神文化建设”——大脑的发育。
地球有其自身的运行发展规律,地震、水灾、旱灾、蝗灾……在加剧匮乏的同时,似乎令我们更清醒的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不破真理。回望曾经历过的“心灵地震”——83年安康洪灾、04印度洋海啸、08汶川地震。今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中我们正面临另一次挑战,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2020年我们都切身经历过它的可怖。该书中记录了明末时期由于全球气温变冷导致以农业种植为生的先民们被饥饿的阴云笼罩,戍守边境的战士竟然达到“鬻(yÙ)子出妻,沿街乞食”的地步。“食人族”亦不仅仅是新几内亚岛上“被诅咒”的妇女在凄惨诡异的狂笑中死去而引发的科学思考。匮乏是呃住人类命运咽喉的无形的巨手,有时它会温情脉脉的放松一下手腕,此时便是人类文明马力全开,迅猛发展的春天。我们可能会狂妄的轻蔑一笑,21世纪的科技力量已今非昔比,我们正在向大自然猛烈挥动着拳头,而且每一拳似乎都要击中要害。“一亿”这是一个冰冷的数字是自然最有力的回击,全球新冠肺炎感染人数过亿,匮乏引发的又一次思考。“命运共同体”应该是全人类的理想,更是匮乏教诲我们遵循的生存法则。
“阐幽发微,意趣兼得”,真相总是残酷的,不可否认面对书中许多阐释内心是有过一些别扭的。本书开篇便在戏剧而又幽默的讲述中给读者当头一棒——你们是披着文明外衣的野蛮人(食人族后裔)。目前有一种学术观点认为,所谓人类,可以被大体描述为“习惯直立行走的灵长类”。于地球发展史而言,猛犸、斑鬣狗、黑猩猩、智人……都是匮乏环境造就出的生命体。斑鬣狗惊人的咬合力以及群体作战的合作精神,蝗虫利用干旱提供的繁殖机遇制造噬人黑风,白色海洋之花——仙女木的盛放中智人迎来了凛冽的寒风。
读完此书或许可以令自以为是、趾高气昂的习惯直立行走的灵长类低下“高贵”的头颅,看看地下,那里,玄武岩、石灰岩,洞穴壁画里有血泪书写的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