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斯特罗姆的诗歌语言凝练,风格冷峻,主要表现出意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特征。任何一个诗人的写作,必然与他身处的国家、时代和生活经历有密切关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Tomas Transtromer)1931年生于斯德哥尔摩,1954年出版第一本诗集《诗十七首》引起瑞典诗坛轰动,成为五十年代瑞典诗坛上的一件大事。
成名之后,特朗斯特罗姆又陆续出版诗集《路上的秘密》(1958)《完成一半的天堂》(1962)《钟声与辙迹》(1966)《在黑暗中观看》(1970)《路径》(1973)《真理障碍物》(1978)及《狂野的市场》(1983)《给生者与死者》(1989)《悲哀的威尼斯平底船》(1996)等多卷,先后获得了多种国际国内文学奖。
他所处的时代,虽然在他的近邻以至整个世界先后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但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因而这种生活的境遇决定了特朗斯特罗姆既不可能像米沃什、布罗茨基这样的流亡诗人,心灵充满了伤痛和对大屠杀、大清洗的记忆;也不能像金斯堡那样面对美国社会的精神荒原发出嚎叫。
特朗斯特罗姆的面容是慈祥的——从照片上看,他的深邃,隐藏在淡淡的微笑后面,没有布罗茨基的冷峻,也没有奥登的“沧桑”,他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等——沉思,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于他的难度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
唯有这些诗歌文本是雄辩的。当你打开它,走进去,必在某个地方和诗人相遇。文本像藏头诗一样藏着诗人精神的藏宝图。只有语言能够带来惊喜——那清新而明晰的存在。
瑞典是一个海洋国家,自幼和大海打交道的诗人,诗中充满了海的意象,甚至他的家族,都和海息息相关。如果不是有作为领航员的祖父,如何会对大海上的雾有如此真切的体会:
大雾弥漫时:慢速,前面模糊不清。仅仅一步岬角就会从看
不见的东西里面冒出来,撞上他们。
每隔一分钟都有大声喊叫的信号。
——《波罗的海》董继平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