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相对专心地把这张Diabolus in Musica听完,之前在做事之余曾断断续续地当背景音乐听过很多次,除了几支我在其它专辑上也听过的曲子我有所留意并且专门多次对比听过,其他的几首连名字都没多看几眼,只是随手点击着听,有时候直接拉到中间部分试图去听节奏比较明快的部分,有时候甚至单纯的去寻找一首曲子里的左手拨弦部分,刻意去找那种很爽的感觉。
如果只是就这张专辑来说,我并不算是个合格的听众,因为自己对于音乐的欣赏仍然处于比较浅的水平,恐怕还没有触及到一些更深层次的细节,对于乐理什么的更是尚未入门。但是音乐很多时候不仅仅关系到它本身,一个听众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对于音乐欣赏来说也很重要,这张碟就和我爱上小提琴音乐的历程的几个节点有关,似乎有着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喜欢小提琴音乐应该是开始于小学那个时候了,起初是因为妈妈买的一套古典音乐磁带,这套磁带是以提神解闷、开胃佐餐等作为标题的,据说是经过研究,听古典音乐有助于身心健康。我记得很清楚的是磁带里包含了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等众多名家的代表作,那时候家里磁带不多,使用的播放器也是很平常的音质很一般的台式录音机,但是我第一次听这套磁带的时候就被其中某曲子的旋律所吸引了,记不清是哪首了,似乎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或者是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第五首”这两首的旋律都是节奏明快的,应该也是比较容易吸引人的。起初总是喜欢磁带里那些如上面这两首一样的短小精悍的节奏明快的曲子,但是之后慢慢地开始注意一些比较长的,有起伏的作品了,当然,旋律依然是比较简单欢快的,大多是施特劳斯的一些圆舞曲,可能那个时候的自己确实无法欣赏一些感情复杂的曲子吧,当然另一方面,器材也很重要,音乐的还原度会很大程度上影响音乐的表现力。总之这些古典乐磁带以及我在小学那几年买的其他几张古典乐磁带一直是我小学阶段音乐欣赏的大部分内容,其实家里民族器乐磁带也不少,但那时确实对民族音乐提不起兴趣,可能相对于那些节奏明快,音色柔和的西方音乐来说,懵懂阶段的孩子对民族音乐的接受能力更弱一些,流行音乐则基本没怎么听过,可能在幼儿园阶段倒是听过不少流行音乐,记得很清楚的是尹相杰的几首红的不行的曲子,还有一首我一直记得很清楚,“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真是觉得这首曲子作曲作的真好,很美的旋律。这些算是我儿时仅存的一点流行音乐记忆了。
古典乐接触的的多了,自然会接触到梁祝协奏曲,因为梁祝这曲子太有名,所以听到的机会也比较多,只是很少完整从头到尾的停下来,在电视上很多时候都是断断续续听到的,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家里已经有计算机了,又买了一组漫步者2.1的多媒体音箱,那个时候第一次认真的听完整的梁祝,而且音质相比老旧的录音机也好了很多,完整听完梁祝的感觉和之前断断续续听得感觉很不一样,之前梁祝给我的映像一直是那个主旋律,其他的部分并没有那样熟悉,现在则知道了梁祝的情节起伏,而且,“同窗”的那一部分很吸引我,节奏欢快的小提琴,从那时起我算是真正开始注意小提琴这种乐器和它的声音,其实小提琴演奏时优雅的姿势也是它吸引我的一个原因吧。当然,很遗憾的是直到现在我也不会拉小提琴,应该说连琴也没摸过几下。自从开始注意小提琴,我开始寻找小提琴音乐,但是那时寻找信息的手段比较匮乏,音像店的古典音乐更是少的可怜,古典音乐的mp3也很难找到,找了半天,只找到了一首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当时也没太注意曲子的名字,但是注意到了帕格尼尼这个作曲家,因为搜索小提琴协奏曲的时候出现最多的就是这个名字,但当时并没有深究,完全没有想到他在小提琴方面的居然有惊人的天才和贡献。这首曲子在我的mp3里躺了很久,整个初中到高中,我也只是偶尔拿出来听听,记得它的旋律,但并没有特别的喜欢这首曲子,因为它的旋律相对比较琐碎,并不是很明快。这首曲子算是大学以前我手里为数不多的小提琴曲,因为学业紧张,也没有什么时间去深究一些想要的音乐,倒是更多的听了一些流行音乐,相对于之前,这段时间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倒多了几分。之后的自己才慢慢切身地感觉到音质和临场感对于古典音乐乃至各种非流行音乐的重要性。
后来,上大学了,有时间了,注册豆瓣了,生活丰富了,特别是有了豆瓣FM这个神器,刚开始听的比较多的是轻音乐,之后偶尔会听听古典。其实仔细想想,高州毕业后有一段时间听轻音乐的密度是比较高的,可能那一段时间买了好多轻音乐的专辑吧。有一次在豆瓣随机听古典的时候就碰到了这张专辑当时随机出的是“La Campanella”,我立即就标了红心,我觉得我一直寻找到那种音乐出现了,当然之后豆瓣接二连三的给我惊喜,惊艳的小提琴曲一首接一首,所以当时的我也并不是很注意这张专辑,反倒是注意了David Garrett、Edvin Marton这样风格的小提琴家的专辑,可是不久就有一个契机使我开始进一步认识古典音乐。上个学期学校组织了国家交响乐团以及李传韵来校演出,李传韵一曲挥泪演奏的梁祝使我开始关注他,不久我就找到了他的一些表演作品,“名琴传韵”和“琴魂”是我最初听到的两张专辑,当然还要得益于我当时碰巧买的K420耳机,当然相对于中高端耳机,这耳机只能算是入门级了,但是相比于自己之前所拥有的耳塞式耳机,这耳机具有明显的优势,音场开阔,解析度相对较好,应该说是这个耳机改变了我欣赏音乐的角度和水平,也使得我开始更深入地探究音乐的欣赏,这么看来,其实在音乐欣赏中,器材真的是非常重要,唯有高质量的回放才能体现出音乐更加内涵的表现力。所以,使用K420使得我重新认识古典音乐,同时也找回了儿时对于古典音乐的欣赏记忆,我开始了解当代的小提琴家,开始了解小提琴的表现力与技术的精湛程度,开始了解帕格尼尼这样的人物和他们的作品,这个时候我开始注意以前标记过的一些古典音乐专辑了,我重新发现这张专辑,了解到它的的演奏者Salvatore Accardo在演奏家中的地位,了解到这张“魔鬼的颤音”是一张很有名气的专辑,我开始去听这张专辑的其他一些曲目,但使我进一步欣赏这张专辑确实来自其他两张专辑,一张是之前提到过的李传韵的“琴魂”,另一张是宁峰的“您好,帕格尼尼先生”,因为这两张专辑里都有“上帝保佑国王”这首应该是难度很高的曲子,因为李传韵是以技术精湛而著称的,宁峰同样如此,再者我现场欣赏过李传韵的演出,他的台风确实有震撼力,特别是第一次现场看他拉琴的人很难不被吸引。于是我开始对比欣赏他们俩的演奏,开始对比他们的区别和特点,同时也使自己能够更客观的看待网上对他们两人的评价,这时我碰巧发现Accardo的这张“魔鬼的颤音”里原来也是有这首曲子的,就又听了一下,对比了这三个版本,以我的欣赏水品自然不能深入的评价三者,但我开始真正注意这张专辑了,只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找出时间来好好欣赏这张专辑,这几天恰好心情比较复杂,尝试诸多做法改变心情未果,所以就静下心来听听这张专辑,完整的欣赏一遍,不再用哪种急躁的,紧张的心态去听这张专辑了。
其实这张专辑能最短时间内吸引人的还真是“La Campanella”,节奏明快,看来人还是比较容易接受节奏明快的音乐。循着这首曲子我还去听了那首改编的钢琴曲,相对于小提琴,钢琴的音色比较单一了,感染力比小提琴差了一点吧。当然也听了宁峰的版本,是钢琴伴奏的,不像这个是乐团伴奏的,可能气势缺了一点,然后手法上也很不一样,曲子刚开始就能听出区别。然后是Capriccio per violino solo n.24,这首也是难度很高的曲子吧,其实难度是对于演奏者而言的,对于听众,我的感觉是难度高的曲子所能表达出的直观感受不是一般曲子可以表达出的,这可能也是高难读演奏技巧的价值之一吧,这首曲子我也是和宁峰版本对比着听的,也许是因为先听的宁峰版本吧,在我听过很多版本后我依然比较喜欢宁峰版本的感觉,感觉比较流畅。当然,这首曲子有个左手拨弦的亮点,听过左手拨弦之后确实感受到这种技法的魅力,小提琴的表现力由此提升了很多,不得不佩服创始人帕格尼尼的才能。当然了,我之前提到的高中时偶尔听的那首曲子其实也在这张专辑中,是Rondo. Allegro spirituoso,在听到它的一瞬间,我突然想到了很多记忆的细节,包括我之前提到的很多都是在那一瞬间想到的。除此之外,其他几首曲子还需要我以后慢慢去感受它们的细节。
这张专辑也算是我欣赏经历上的一个标志吧,我感觉很多时候信息的传递都是很偶然的,当然也需要观察力和探求的欲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