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泪点奇低,作为一个看《夏洛特烦恼》都能哭1个小时的观众来说,看《摔跤吧,爸爸》这部影片,从开场十分钟哭到电影最后一分钟,应该不算很丢人。
看电影的时候,泪眼朦胧中,我环顾四周,发现大家都有抹眼泪的动作,心下暗爽,终于有一部片子,大部分人是跟我感同身受的,不是一个人在掉眼泪了。
这部片子,抓住的每个因素都能直指人心,家国情怀,父权主义,性别歧视,青春叛逆,贫穷,梦想,坚持,奋斗。
再加上编剧情节的合理真实,印度国宝级演员的倾情演绎,总有一个点能戳中你,感动你,点燃你,不喜欢都难。
也许每个为之动容的观众都会由影片延展开来,联想到自身境遇。太多的镜头可以把人打动,但对我来说,让我泣不成声的那个场景,可能跟大部分人都不同。
不是在两个小女孩被剪掉头发的那一刻;不是参加婚礼时,新娘哭诉自己的人生无从选择,而她们的爸爸为了她们愿与全世界对抗的顿悟时刻。
也不是吉塔在国际大赛中屡屡受挫,丧失信心,打电话给父亲时,电话线两端父女双双哭泣的亲情和解;亦不是最终吉塔拿到世界冠军奏响国歌的激情澎湃热血沸腾。
而是,吉塔在印度国家体育学院学习一段时间后,假期回家,用在学校学到的新技巧把自己的父亲摔倒在地,毫无亏欠之意,她的眼睛里带着恨,言语中全是对父亲的不屑。
年少时候,父亲的严苛,不近人情,霸权独裁,不管她们给他多冠冕堂皇、意义非凡的理由,可一旦她以为自己的翅膀坚硬,可以飞得很高很远的时候,那些一直掩藏着内心深处的恨意,总会适时地蹦出来,让她的眼神不再温顺和乖巧。
父亲,你强大我弱小的时候,你曾经如此残酷地对我。
那么,有一天,我也强大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同样对你?
即便所有人都不理解,觉得我做错了,可这一刻,我只想报复你,我只想把你一直以来强行嚣张的优越感狠狠击垮。
父亲渐渐老去,女儿却无温情,用带着恨的眼睛注视他,想来实在心酸凄凉。
青春叛逆的时候,我们只顾着考虑自身能力的宣誓,飞扬跋扈。以为天空再高我也能触到,世界再大我也可以独闯,谁都不服,谁都敢伤,初生牛犊不怕虎,幼稚得可怕,残忍得可怕。
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我心里五味杂陈,作为一个旁观者来说,吉塔的行为实在很过分,很不懂事,很叛逆冷血。
可作为当事人来说,我却非常理解她。
因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曾经对我的父亲恨之入骨,我知道,这是怎样痛苦又疯狂的感悟。
02
同影片中一样,父亲年轻的时候,重男轻女,一心想要个儿子。
我出生那一年,父亲22岁,并不成熟稳重,小乡镇惯有的思维,让他期待他的第一个孩子是个男孩,可以跟在他后面屁颠屁颠地做个小跟班。
我到现在才渐渐明白,父亲的重男轻女并无逻辑可言,他只是像个大男孩一样,觉着在儿子面前更容易逞英雄而已,而非因为其他偏见。
所以当我的第一声啼哭,打碎了他的梦幻,他一夜未归,在街上游荡,抽掉了整整两包烟。而平时,他是不抽烟的。
童年里,我对父亲几乎没有印象,我不记得他的怀抱,不记得他的微笑,甚至不记得他的声音。
我们像居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两个陌生人,丝毫没有父女亲情。他像个大男孩,工作之余,去跟朋友喝酒打牌,贪玩不恋家,对我和妈妈的关爱,少之又少。
都说男生的成熟比同龄的女生要慢一些,在我父亲身上,这句话尤为明显,更何况,母亲原本就比父亲大两岁。
成家有娃之后,父亲仍如从前一般贪玩,而母亲,却把我视为一切。在那个孩子不如今天这么娇贵,衣食住行,早教启蒙都接近放养式的时代,母亲却自打我一出生,就放下手边的所有事情,全部身心扑在了对我的智力开发和行为习惯锻炼上。
母亲是如何有那般超前和无私的想法,我无从得知。我只知道,在别的小朋友坐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看动画片,在泥堆里摸爬滚打的时候,我手里拿着的是唐诗三百首,伊索寓言,格林童话,数字卡片,乘法口诀。
因为小时候母亲无意间帮我养成了对电视兴趣不大的习惯,所以到今天,相比于一本好书,一个好的益智游戏,影视剧对我的吸引力实在不值一提。
读幼儿园的时候,我脑子里装的唐诗宋词足以让我出口成诗,数字运算能力敏捷得让便利店的售货员目瞪口呆。读小学的时候,我试着翻阅《红楼梦》,虽不甚很懂,但却已然能感觉文字本身的力量和绝望,人情冷暖,世事无常。
比起同龄的小朋友,我更安静,更成熟,更容易忧伤。
母亲很多次埋怨父亲对我的生活不关心,对我的教育不参与,父亲总是轻描淡写:“女儿你管,你再生个儿子,我管。”
日子久了,母亲也不再对他抱有希望。而我,对父亲,从不抱有希望。
03
尽管如此,我只是认为父亲不关心我,并未伤害我,所以很小的时候,我只是失落,并不恨他。
恨意第一次产生,是从一个暑假开始的。
那年,我7岁。父亲临时借调到武汉工作,相对自由。暑假的时候,母亲在家脱不开身,就让父亲把我带到他身边。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跟父亲独处的时光,对于7岁的孩子来说,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满心欢欣鼓舞,充满了期待。
我想要父亲带我去游乐场,带我去吃好吃的,带我去看长江大桥。我想要,他带我去看这个大大的城市,大大的世界。
可是,父亲常常的做法是,留我一个人在屋子里,给我留下一张大钱,在我脖子上挂一个当时还很少见的大哥大,让我有事打给他。
我独自待在房间里,无所事事,对陌生的城市心生畏惧,不敢一个人出去,真是孤单得可怕。
隔了几天,我跟父亲争执,不愿一个人呆着。父亲倒也同意了,后来的很多天,都会有不同的漂亮阿姨带我出去玩,她们衣着光鲜,笑容明媚,给我买好吃的,买毛绒玩具,买漂亮的衣服,可是我却无法喜欢上她们。
我不知道她们是谁,我只是觉得有威胁感。
父亲年轻时候的容貌像极了焦恩俊,不能不说玉树临风,温润如玉。一张嘴又特会说话,每每有女子送上门来,实在是家常便饭。
只是我第一次接触,心里还是极为恐慌。年幼的我不知道父亲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在我心中,玩世不恭,贪玩不负责的父亲,本就配不上知书达理,温柔贤淑,任劳任怨的母亲,何况,当时当地,母亲确实也是不折不扣的美人。
而如今,他不在母亲身边的时候,这么多莺莺燕燕,当着我的面还不知收敛,如此肆无忌惮,我实在无法不在心底看轻他。
我不索问,不求解,在心里固执地认定,父亲就是轻浮随便。很多女孩青春期幻想自己的白马王子时,以父亲为原型,而在我的想象中,我未来的他,只要不是父亲这样,就可以。
彼时年幼,我隐约恨他,带着无法向外人道也的羞愧。试想,谁能坦然告诉别人,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花花公子呢?
很多年之后,我问过母亲,这一生,父亲可有负过她,母亲特别笃定地否认:你父亲,年少爱玩而已,但他是有底线的,这点你不用怀疑。
可是,后来得知的答案,无法抵消7岁开始,在我心里已萌芽成参天大树的恨的种子。
04
而对父亲的恨意加深,是在10岁那年。
有天,我无意间听到父亲跟母亲的谈话:“女孩子嘛,以后迟早要嫁人的,你何必费那么多心神,她学习再好以后不也要相夫教子,差不多得了。”
母亲听到这话,勃然大怒:“你可以不管,但你再说这么不负责任的泄气话,我就跟你离婚。”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父亲的大男子主义,瞧不起女孩,是有多根深蒂固。
我冲到他跟前,一字一句,咬牙切齿地说给他听:“这一辈子,看着吧,我一定会优秀到让你失望。”
在我的大部分青春岁月里,刻苦独立,变优秀,是带着赌气成份的跟自己死磕,跟父亲死磕,那股恨意和怨气,是支撑我再艰难也要撑下去不服输的最大动力。
其实我并不是乖巧懂事的孩子,我敏感,高傲,不听劝,一意孤行。读书求学,甚至工作恋爱,都只管自己做主,每每,也让父母不少犯愁,却又无可奈何。
从小到大,我在家里的时候,孤僻的时候偏多,没有挨过打,挨骂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也许是父母宠我,也许是他们有点怕我。
对于母亲,我不自觉温柔。可对于父亲,我几乎没有笑脸,不和他说话。年幼的时候还未很明显,越是年长,关系越发冰冷。
高二那年,我原本就读在离家很近的省示范高中,突发奇想,想转去临县的另一所重点中学,因那所学校招生条件极为苛刻,所以当我通知爸妈我已卷铺盖走人,入住了新学校的时候,他们是极为震惊的。
父母的担心不无道理,突然转学,人生地不熟,入校后马上要参加转学生考试,在2000多名的同年级学生中,考进年级前20名,并非易事。如若不能,面对的要么是高昂的转学费,要么是重回原学校的仓皇狼狈。
我打电话安慰母亲:没关系,相信我可以的。对于父亲,我只说:我的事,你别管。
那时候,不知畏惧,做事不顾一切,孤注一掷,现在想来,不同于成年后的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年轻的自己,真是勇敢。
幸亏,我顺利通过了考试,当把同意接收入学的通知单递给爸妈看的时候,我对母亲微笑,对父亲冷笑。
那是第一次,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可以回父亲一记报复,这种感觉,让我有着掌控自己人生,远离这个男人的畅快淋漓。
后来,有很多次,我决定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我决定大学怎么过,决定考不考研,决定找什么工作,决定去哪个城市,决定找什么男人…人生的无数次选择,父亲越来越怯怯想要给我提意见的时候,我总是告诉他:“我的事,你别管。”
每次,回他这句话,我都有种,我的人生你已高攀不起的狂傲。
在父亲面前,因年少时候那些深深浅浅的恨,我心如石头般坚硬,不给他机会靠近,也不给自己机会回应。
05
影片的后半场,吉塔在摔跤的赛场上一次次受挫,丧失信心。
她才想起那个一路陪伴在她身侧的父亲,才是她最可以依赖的力量,是她信心的源泉。
父亲的温柔,原来都隐藏在残酷里,拨开边边角角,最终把她包围,让她重生。
父亲的爱,从来未曾缺席,从来未曾离开。只是她一路向前奔,所以看不到。
她回头,才发现父亲一直在。父爱深沉,能原谅女儿犯下的所有错,再把她领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而与父亲和解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与自己和解,与心里的矛盾挣扎和解,与那些带刺的棱角和解,与对这个世界的敌意和解。
变得柔软,同时坚韧。
虽然最后在第一枚国家金牌的关键时刻,父亲被迫缺席,但这却是里程碑的时刻,有着象征性意义。
孩子的人生,总归是要独自面对,独自经历挫折磨难,独自坚强勇敢。
可是,父亲,带给她的勇气,却是人生独行路上,最大的底气和盾牌。
父亲终将老去,而她带着父亲的爱前行,就不再是那个孤单无依的女孩。
懂得和解的人生,才会圆满。
06
而我与父亲的和解,却来得特别晚。
30岁之后,父亲的心性就收了起来,开始顾家,开始知道疼人。
许是觉得亏欠了我,对我有求必应,虽然大部分时候我并不领情。
读大学的时候,父亲送我到学校,到的时候已是深夜。新生报道,找宿舍,折腾了大半宿,父亲在学校的招待所住下时已是凌晨一点多,第二天他一大早起床,去给同宿舍的女生买大蛋糕吃,说我性子急躁,拜托她们照顾我。
对于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女儿,父亲一万个不放心,担心我吃不好住不好,不适应新环境。他回去的时候,频频回首,担心之情溢于言表。
他哪里知道,对于新生活,我是怎样的满怀期待,我已不再是那个守在父母身边害怕黑夜的小女孩。
那也是我第一次觉得,他的背影,不如从前那么挺拔。
后来我谈恋爱,父亲只是偶尔问问男孩对我好不好,一再嘱咐我,你要懂得爱惜自己,别人才会更爱你。
我半玩笑半认真地怼他:你以为人人都跟你一样,喜欢游戏花丛中么?
从那以后,我的感情,他都不敢再问。女儿对他的轻视,他心里也是很难过的吧,只是,他无从解释而已。
07
大学毕业,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国企上市公司,因为有很多历史遗留问题,公司的人际关系错综复杂。
虽进入公司时间不长,当第一轮中层竞聘开始后,我依然凭着笔试和面试演讲的不俗表现,拔得头筹。过关斩将,眼看着就拿到了想要的那个职位。却被紧急替换掉,因为某个老总的儿子临时出现。
领导找我谈话的时候,安慰里全是苍白:“你要体恤下做领导的难处,不要灰心,以你的能力,以后还是有很多机会的。”
我没说什么,也不是受不了这个打击,只是在那一刻,很失望,觉得真没意思。
而后,就递交了辞职报告。
同样在那段时间,在一起自以为永不会变的感情也出了问题,孰是孰非无从提起,失去了就是失去了,虽然痛苦伤心在所难免。
身体跟随着心情,也频繁地出问题,我觉得天空灰蒙蒙,让人喘不过气来。也许上天看我人生的前半段太过顺风顺水,强行施加了诸多磨难。
我失去陪伴,一个人在诺大的城市里,撑不下去,灰溜溜地回了家。
我只告诉了父母结果,感情,工作,和健康都被我弄丢了,过程不想再提。
我在家调理身体,调理心情,呆了一整年。那个时候我才第一次知道,家是港湾,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那是一段难得的清闲时光,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做。看医生,吃药,看书,看电影,听音乐,陪父母聊天,陪他们出门。
父亲掏心掏肺地跟我说了很多话。
“囡囡,其实你的性子,跟爸爸很像,高傲,任性,受不得委屈,我也是很多年之后才收敛心性,所以以前给你和你妈造成了伤害。”
“你得学着收放自如一些,其实柔软比坚硬,要有力量。”
“你不要工作,不要嫁人都没关系,不用那么逞强,爸爸保护你,养你就是。”
“我不是瞧不上女孩,更没有瞧不上你,那时候只是年轻不懂事,你得原谅爸爸。”
“其实,你一直是爸爸的骄傲。”
……
那一年,父亲像个话唠一样守在我身边,把我身上的伤口一寸寸抹平,也把我对他坚硬着的心一点点捏软。
我也终于明白,这世上怎么可能会有父亲不爱自己的女儿。年少时候的伤害是他无意为之,当我年长,他想弥补之时,我却故意回应给他更大的伤害,拒绝他的一切关爱。
如此看来,更残忍的那个人,是我才对。
在我踏入社会的首个回合,输得一塌糊涂之时,父亲用爱,给我重塑了信心,让我踏实不害怕,继续往前走。
而如今,这部突然火爆的电影,重燃我的记忆,让我想起自己的父亲,想起已经释怀的过往。
像影片结尾处,吉塔给她的父亲那个满怀深情的拥抱一般,我也想对我的父亲说:
爸爸,请原谅,很久一段时间里,我对你的爱,都夹杂着恨意。
谢谢你,一直包容我,一直爱我。
网友评论
女儿,多可爱*^o^*多好玩。
一纸生活 一纸心声
泪涌🙏🙏🙏👍👍👍👍👍👍
直到上了大学,可能是过了青春叛逆期吧,对他的恨意渐渐消失了.更多是理解他的选择,理解他性情使然.因为爸爸性格倔强加上从小也没受过什么教育,脾气呢又像旧社会那种一家之主,整天高高在上,孩子只有听从的份儿...可能爸爸小时候得到的父爱还不如我多吧。。。所以我开始更理解他,体谅他.
如今呢,我也快要当爸爸了,在我选择成为丈夫/爸爸之前,我就告诉过自己:因为生存,爸妈聚少离多,我呢也成长阶段也缺少最为重要的父爱和指导,我绝不能再让自己的爱人和孩子经受这些.
也许人的一辈子真的是到了那个时间才懂得大人所说的道理
所以小的时候父亲才会一直给我说你长大了就懂了
可是真到了时间我懂了但是却也太迟了,后悔了。
人是一种多么矛盾的动物。
而在我人生的大多数时候,感觉从来都没有过他的插手和关心,比如我高三的家长会什么的。也许是我的自主意识太强了,无论是从小到大的学习,高考成绩还是最后选大学,都是我自己一手操办的,对他而言,似乎知道结果就可以了。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爸开始讨好我,开始害怕我,开始小心翼翼地说“老爸喜欢你”😭😭😭😭😭😭😭
其实说实话,我现在一点儿也不讨厌他,我特别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