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秃笔自言自语|不为别的

作者: 乐健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9-05 23:05 被阅读0次

即使没有多少人愿意看,我也喜欢头不抬、眼不睁死且白咧地一个劲儿写下去。

不论在这儿,还是在别的地方,或者用老式钢笔,把自己当下最想说的话、最喜欢表达的意思、最深切的关注、最痛彻的领悟等等等等,统统都写在那牛皮纸封面的笔记本里。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这与那些被逼无奈的迫不得已没有一毛钱关系。百分之一万地出于自己的兴趣。

这可比为了考级而练琴、为了参赛获奖而画画、为了出人头地,而把自己逼在墙角里死磕那些自己并不是真正喜欢的数理化,这些完全“写实”的东西,“写意”了许多。自然也就飘逸了许多。

别误会。不是说“写实”有多么不好,只是觉得“写意”来得更自在、更无拘无束、更没什么功利色彩。

与那些“著书都为稻粮谋”的手艺人相比,毫无章法的随心所欲,丝毫不在意循规蹈矩。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点点青涩,涂抹于一张白纸,使得字里行间,没有沾染上一丝丝的匠气。

与那些“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有大志向、高追求的完美主义者相比,胡同串子口里常常流露的家长里短,虽字糙句拙,但是,街坊邻居的大爷大妈们都能听明白。你的只言片语也好,长篇大论也罢,都可能遇到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与那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大智者相比,笨笨拙拙的“孩儿体”文章,可能更耐人寻味,让人驻足停留。“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这首著名的《送别》作者红衣法师李叔同,书法以魏碑见长,但是让世人记住,并真心推崇的并不是他那章法缜密的“魏碑”,而是让世人永远回味无穷的是,他那一尘不染,超凡脱俗的“孩儿体”。

进入一枝秃笔自言自语模式。对于喜欢写字的人来说,大致相当于习武唱歌之人的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对写作的兴趣,虽远没有达到如饥似渴,不可餍足的程度,更没有达到遗世独立,凭虚御风那种忘我。但是,一天当中最快乐的事儿,大抵都发生在一枝秃笔自言自语这个码字的过程。
秃笔,如果说还有点作用的话,那就算可以用作杠杆去撬动灵魂。吱吱呀呀的较力中产生的火花生腾出来文字,轻描淡写地让自言自语静静地流淌,那枝秃笔也许能沾光于太阳。
我会把这种自言自语,定位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把零打碎敲的时间和空间,幻化成文字去对付那些无聊和寂寞。在这其中如果还能顺便把属于自己的时间,点缀得绚丽多姿一点儿,把空旷干瘪的空间,充盈得饱满圆润起来,那就再好不过的了。

相关文章

  • 一枝秃笔自言自语|不为别的

    即使没有多少人愿意看,我也喜欢头不抬、眼不睁死且白咧地一个劲儿写下去。 不论在这儿,还是在别的地方,或者用老式钢笔...

  • 【一枝秃笔自言自语】之自言自语

    试图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囿于一种自言自语的封闭状态,其实并不是很容易。 曾经无数次地告诫并且强制过自己,“两耳不闻窗外...

  • 【一枝秃笔自言自语】春分

    进入一枝秃笔自言自语模式。对于喜欢写字的人来说,大致相当于习武唱歌之人的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对写作的兴趣,虽远没有...

  • 一枝秃笔 自言自语|痕迹

    大大咧咧的我,让一辈子谨谨慎慎的娘操碎了心。特别是长大了以后,每次临走出家门时,娘都特意嘱咐我,出门在外,少说点儿...

  • 【一枝秃笔自言自语】烙饼

    真想把今天的“战果”拿出来显摆显摆。转念一想,毕竟这还称不上绝对意义上的“个人首秀”。 宅在家里苦练“厨艺”快有小...

  • 【一枝秃笔自言自语】等你回来

    中午,纽约的同学吴先生在微信里一边打着哈欠,一边告诉我,上周就得到了航空公司的消息,原定五月五日回国的航班取消了。...

  • 【一枝秃笔自言自语】天佑吉林

    危险悄悄逼近,我们竟猝不及防。 昨天,当得知离我们仅有八十公里的舒兰突然间一下子冒出来11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时候...

  • 【一枝秃笔自言自语】爱惜自己

    此时,小区物业管理公司的广播喇叭里,是第几次播放疫情防控新举措,已经记不清楚了。 反正是早中晚反复滚动播出的那种。...

  • 【一枝秃笔自言自语】大操场

    看什么都变小了,是最近几年才有的感觉。(尤其是那些记忆之中,曾经无比宏大的地方) 人一旦有了这种感觉,是不是一个提...

  • 【一枝秃笔自言自语】难为自己

    一、洁癖 写点东西也真不容易。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吭哧”出来星星点点的文字,还生怕与别人的大作“撞脸”。 时间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枝秃笔自言自语|不为别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if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