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作者: 宁都1086谢健成 | 来源:发表于2018-08-03 15:43 被阅读6次

    ——《技术支持下的自然笔记》学习体会

           昨晚南科大实验二小王思思老师带来了《技术支持下的自然笔记》,为我们解读了自然笔记这一新鲜而陌生的领域。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有很多行业会慢慢消失,如高速公路收费可以扫二维码或电子收费,高速公路收费员逐步被机器代替,机器能代替很多东西,但唯一不能替代的是人的大脑。

    一、什么是好课程

           好课程是可持续理解的教育,我们每上的一节课,它留给孩子内心的是超越课堂的持续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去超越学科,与其它学科建立联系。

           怎样建立一个可持续理解的课程?四个关键词:人、跨学科、美术、技术,无论怎么改变,最终的核心是人,人是所有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从美术课的角度来说,要培养人的艺术核心素养,跨学科的学习是策略、美术课程是一个最基本的载体、技术是支撑。美术≠技法,而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探究性思维……技术定位是沟通媒介、脚手架,我们眼里看到的是“人”和“课程”,聚焦人的发展和构建能培养学生面向未来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教学技术应该像“空气一样”,自然地浸润到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凸显人的发展和课程的构建。

    二、我们为什么做自然笔记

            开展自然笔记课程,让学习联接生活,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核心素养。这是从儿童视角来考虑的,儿童的视角看这个世界是整体的、生活的、真实的、经验的……脑科学也表明知识和技能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接触了、运用了才更有意义,更重要的是教育改革,无论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将艺术和自然科学相结合,将生活与经验相结合,自然笔记符合这个课改要求,孩子、家长都愿意探索这个主题,了解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反映,让学习变得可视化,让孩子置身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

    三、怎么去做自然笔记

           自然笔记的起源:它是反映大自然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历史上先人们记载狩猎战斗、时光的变迁、探险的成功,人们把它们记录在墙上、刻在木棒上、或是羊皮纸卷上。如哥伦布的航海日记。

            做自然笔记的四个关键词:工具、合作、主题、场景。工具除了传统手绘,还有拍照、语音描述、IPAD绘画。合作有两层含义:一个是跨学科学习、一个是学生与老师思维的碰撞。学习场景可以走出教室,到大千世界去看看。学习方式是以项目式主题来进行的。

            王老师给出案例一:源于教材主题(学科不限)——《蚕宝宝成长记》由美术、科学、信息技术三位老师协同合作完成,美术(绘画为基础)、科学(实验为支撑)、依托信息技术进行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主要步骤:学情分析——课程流程——学习单设计——主题写作——分享展示——课程评价——学生反思——教师反思。

              案例二:源于生活主题(身边的素材)——《一面会盛开的墙》,美术(墙的色彩)、科学(建筑材料)、社会实践(砖厂参观)、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听了这节课后,对自然笔记有了更清晰的了解,自然笔记类似于日记,采用图画、文字、视频等形式,对身边的大自然进行记录。自然笔记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从小养成仔细观察、严谨认真等科学态度和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把自己所看到的记下来、画下了,学会做自然笔记,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wzy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