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自己持续成长,更长远的规划
近期,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并通过学习各种IDP规范方法,来规划自己的未来,参考到一种很有意思的规划方式,即通过寻求自己内心的声音,来找到自己之前没有发现或者不敢直视的一些兴趣和欲望,然后将其写下来。写下来的同时,深层次的问自己,自己真的喜欢做这个事情或者对这个事情感兴趣的原始的动机是什么,在明晰完这些事情后,设定的IDP才能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人生目标,而不是根据当下的一些事和物而设定的三分钟热情而已。
我给自己设立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定期的梳理自己的人生感想(当下这个系列的文章就是具体的成果),助力其他人也能走出人生低谷,给处在低谷的人们一些帮助。
这件事件结合了我自己喜欢思考人生意义的兴趣,同时偶尔也能够自我进行心理疗愈,分享自己的经历即可给刚入世不久的人们提供指导,又能让有经验的人们指出我的不足(这个比较难,因为有经验的人根本没有空来看我的文章)。从深层次需求来讲,我为这个社会贡献了自己的善意,这些文章或许可以帮助到那些正处于失意下的人们,让他们的心灵能够得到疗愈,助力他们走出低谷。
我也可以做一些对社会和人民有贡献的事情了,我有一些开心。
量子纠缠理论
期望理论
自我实现的预言
最近,听说今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已经揭晓,获奖的是研究微观世界的量子纠缠问题的研究课题,其中还涉及到对哲学的唯心和唯物理论的碰撞,很有意思。刚好和近期正在学习“期望理论”和“自我实现的预言”非常相关(也有“安慰剂效应”的说明,由于名字不太好听,不够正向,所以我比较少用),这里我就不过多的说明这些课题的关联性,只讲两点:
牛顿和爱因斯坦在研究完超前且前端的物理科学后,开始相信了上帝的存在,听说牛顿晚年也开始投生于神学的研究;
对自己的期许其实是未来的你对你现在行为或者所处的环境的另外一种正向的影响(一种量子纠缠?),是另外一种“科学家对光子行动轨迹的带有期望性的观察”行动。基于这种观察,或许你的“人生轨迹”可以按照你的期望只进入一个光孔,从而产生具体的光点(成就),而不是产生随机的光谱(碌碌无为)。
多给自己一些正向的期望和引导,然后步伐坚定的前行,总有一天,你可以达到你心目中的世外桃源,亦可实现自己对自己的预言。
古语有云:君子不器,大器免成(保持任何可能性);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关注当下,不急不燥,坚定目标、举重若轻)
“大器免成”,很多人喜欢将此句理解为“大器晚成”,虽然这样理解也没有问题,但是放在原来的上下文中,更符合免得理解。因为“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中,“无”“希”都是没有或很稀少的意思,所以“免”也是“无需”“不需要”的意思,这个上下文,都是从空间的维度来讲解什么才算是“大”,因为无边无界、无需修饰、没有形状、没有正名,才是真正的大。而因为不成器,所以你保持了各种可能性。结合现代的“T型人”,即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内有较深的早已,同时广泛涉猎自己的知识面,随时保持随大环境和客观规律来改变自己。从另外一个维度将,如果你掌握了一个领域的“道”(规律),横向复制到其他领域也是非常快的,很多知识的终极之地是同一个地方、道的终极都是相通的,很多智慧和道理都是相通的。
秉持“波浪式”人生理论和“大器免成”的泛化思想,我需要随时准备重新跌入更大的人生低谷的可能性,而且需要随时准备接受任何环境的变革和外部的冲击,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保持内心的坚韧,迎着太阳,向上生长!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