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贺新郎3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5-19 05:39 被阅读0次
夜读:贺新郎3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这又是承上启下的两句。句中说啼鸟只解春归之恨,如果也能了解人间的这些恨事,它的悲痛一定更深,随啼声眼中滴出的不是泪而是血了。为下句转入送别正题作了省力的铺垫。

“谁共我,醉明月?”承上面两句转接机势,迅速地归结到送别茂嘉的事,点破题目,结束全词,把上面大片凌空驰骋的想象和描写,一下子收拢到题中来,有此两句,词便没有脱离本题,只是显得善于大处落墨、别开生面而已。由此可以看出,辛弃疾不愧为宋代一代文豪!

综观全篇,这首词为送别抒怀之作。首尾以啼鸟相呼应,描写暮春的凄厉暮色;中间引述历史故事,铺叙古代种种人间离情别恨,借送别族弟,抒发美人不遇、英雄名裂、壮士难酬的义愤。全词笔力雄健,沉郁苍凉。

辛弃疾的这首词,之所以感人,除了其感情、气氛强烈外,还得力于它的音节。它押入声的曷、黠、屑、叶等韵,在“切响”与“促节”中有很强的摩擦力量,声如裂帛,声情并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评此词“沉郁苍凉,跳跃动荡,古今无此笔力”,反映了古人对此词的推崇。

清代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四:余平生不喜观词,嫌其绮靡作儿女语。独爱稼轩词,扬眉吐气,如见英豪须眉。“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久已脍炙人口。杨升庵录其《贺新郎》云“(词略)”此词集许多怨事,与李太白《恨賦》相似。昔岳珂讥其用事太多,究竟大气包举,不觉累坠。如项王用兵,纵横莫当,其气盛也。

清末沈曾植在《稼轩长短句小笺》中评述:《龙洲词》有“送辛稼轩弟赴桂林官”《沁园春》词,有:“三齐盗起,两河民散,势倾似土,国泛如杯。猛士云飞,狂胡灰灭,机会之来人共知。何为者,望桂林西去,一骑星驰。”云云。又云:“入幕来南,筹边如此,翻覆手高来去棋。”似即赠茂嘉者。词语可与此章相发,第彼显此隐耳。

清末学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论说:稼轩《贺新郞》词送茂嘉十二弟,章法绝妙。且语语有境界,此能品而几于神者。然非有意为之,故后人不能学也。

相关文章

  • 贺新郎·书斋夜读

    入夜重开卷。拥台灯、临窗对月,秋风轻翦。伏案千篇人不寐,又见冰轮光满。应笑我、以书相伴。漫解文章须多读,亦自知、学...

  • 辛弃疾的《贺新郎》

    辛弃疾的这首《贺新郎》,声韵有如摩擦,笔力冠绝古今,堪称古今《贺新郎》之冠: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南宋·辛弃疾 ...

  • 宋词五

    贺新郎 端午 ...

  • 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蒋捷 《贺新郎》

  • 宋词四

    贺新郎 九日 ...

  • 辛弃疾、陈亮——以词会友之行

    词作:《贺新郎》

  • No.3 夜读

    黑暗里一道光 刺的我 睁不开眼睛 我努力把光开到最低 夜读 周围一片宁静 疲惫的双眼 蓬勃的内心 为了下一个精彩的剧情

  • 夜读·宋词(3)

    宋初文士潘阆兼有儒士、隐士、游士的三重身份,逍遥不羁为其表,功名追逐为其里,由后人至今反复引用的词句“弄潮儿...

  • 夜读·唐诗(3)

    “七言歌行”从魏晋走到初唐,已渐渐脱离了乐府,变为七言古诗的形式,称之“歌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是当时...

  • 夜读:浣溪沙3

    “村南村北”概括“缫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贺新郎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xug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