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有个同事离职了。他一直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在公司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所以他提出了离职。
我当时就跟他说:“离职要慎重。今年经济形势又不好,你最好找好了下家,再提离职也不迟。”
他说:“我是一天也不想待了。现在出去干点什么不比上班强……”
他还说:“我就是开个滴滴也比现在挣得多,就咱们公司那点儿工资够干啥!”
他离开公司已经有5个多月了,也不知道最近过得怎么样。昨天和另外一个同事聊天的时候提到了他。
我问:“最近小李怎么样?”
同事说:“刚找了份工作,下个星期上班。”
我说:“这段时间他在忙些什么?”
同事说:“能忙什么,还不是天天在家躺着。”
我说:“他不是说要自己干点什么吗?”
同事说:“唉,那有他想的那么容易,想找工作一直也没找到。前一段时间给我打电话,还说他当时离职太冲动了呢!”
……
小李在公司一直表现不错,能力也还可以,就是有些高傲,感觉自己特牛。我们公司虽然在业内不是什么大牛,毕竟干了这么多年,多少也积攒了一些名气。公司的平台,再加上他的努力,使他的才华得以施展。几个项目下来,他的能力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他本来就有些持才傲物,现在更是觉得自己在公司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做事变得有些霸道和独断。领导的好心劝告他当做耳旁风,不管不顾依然我行我素。
今年年初,公司架构调整,他们所在的部门有了新的分工,也换了新的领导。小李依然那样,他还看不惯新领导的一些做法,于是他与新领导之间就产生了隔阂。
小李觉得自己能力强,不想在公司受这个委屈,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自己拥有这一身本事,离开现在的公司,那还不是虎入深山,龙归大海,他觉得自己必然能闯出更好的天地。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提出了离职,老板的几次挽留也是于事无补。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离开公司以后,他投了许多简历,很多都是石沉大海。即便通过了几家公司的面试,他不是嫌工资低就是嫌岗位差也就自动放弃了。这一耽搁,将近半年的时间也就这样过去了。
小李这个人是有能力不假,但是他也有短板。比如学历不高,性格冲动,不够成熟,技术不够扎实,缺乏独当一面的能力等等。
离开公司这个平台,他的能力就显得没有那么突出了,反而凸显了他的劣势。他虽然投了简历,有的公司人家一看他的学历就压根不给面试的机会。
这个例子可能有些特殊,但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能力与平台是相得益彰的,它们之间相辅相成,千万不要高估自己能力,而忽略平台的作用。
我们在跳槽的时候,一定要清醒地区别自己的能力和平台附加的外力。有可能我们是真有能力,平台只是跳板;也有可能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离开平台啥也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