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义琳
前几天一男子上班因穿短裤被开除在网上讨论的纷纷扬扬。
金先生就职于一家律师事务所,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公司就有书面告知对于工作着装有要求,上班禁穿短裤,不允许在上班时使用私人手机,他也签字表示确认。
因多次穿短裤上班,违反公司屡教不改,最终被公司开除,金先生把公司告上法院,要求获赔2万5千余元。相关视频↓
不少网友参与讨论,正方反方各持己见,有人支持公司,也有人支持被开除的金先生,表示上个班而已,还不能穿得舒服点了?
类似观点其实经常会碰到,每次义琳推穿搭文的时候,也总会有看官表示:
这些讲法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公司是不是真的错了,关于穿短裤上班被开除这件事儿合不合理,咱们暂且放放。
义琳先给各位讲讲衣服是怎么诞生的,又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成现在的样子的。
各位听完自然会有论断。
1. 服装的诞生真的是为了「遮羞」么?
16世纪,著名的思想家蒙田就对人类的穿衣行为提出过疑问,研究学者们从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等领域对服装的诞生做了深入的研究,最终形成4种最为经典的学说:保护说、遮蔽说(羞耻说)、巫术说、装饰说。
关于服装的起源,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圣经》旧约的创世纪中关于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夏娃被蛇诱惑偷吃了智慧果,认识到裸体羞耻用树叶遮蔽身体。
再次细读这段故事,你会发现有了智慧才懂得要「穿衣」,其实「衣服」恰恰是智慧的象征。
考古学家发现:人类文明出现在水草丰茂,温度宜居的地区,东方的沿河流域和欧洲的地中海文明都是如此。
史前遗迹表明:大多数人活着以及死后都是裸体的。
可见,保护说和羞耻说都是站不住的。
现在研究学者们普遍支持的观点是:
人类通过穿衣、纹身、人体彩绘等象征性装饰行为,形成威慑力、吸引力,以及对财富和能力的夸耀。
服装从诞生之时起,就是一种「社会行为」。
2. 活着or死去,穿衣服都是件奢侈的事儿
早期的衣服都以织物形式出现,东方的丝绸和棉布,西方的麻织物。历史上古代文明大都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因此,古人穿衣更重要的作用是「防暑」。
但当时的织物产量太低,价格昂贵,能穿上衣服(袈裟一样的卷衣)本身就是富有和权力的象征。
古人笃信来世,相信死者在另一个世界中会过和现世一样的生活,是与活人一样的存在。这种「事死如生」的来世观,不但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在古埃及也是一样的。
一具木乃伊要经过尸体解剖、防腐、缝合、晒干、吐香膏、化妆、亚麻布包裹、造型等程序才能完成。一具高档木乃伊在当时要耗费银两250磅。
衣服哪里是用来遮羞的,根本就是用来炫富的。
3. 衣服,神的旨意,僭越者死罪
「君权神授」这事儿在地球上都是一样一样的,我华夏大地上帝王自封真龙转世。在西方,很长一段时间,皇帝也是教皇,是人间基督。
皇帝的服装不是普通的衣服,而是「圣服」,推演下去,大臣、侍从的服装都有一定之规,只要你有一官半职,如何穿衣都要遵从神的旨意。
紫色是古罗马皇帝的专用色,凯撒和奥古斯都都曾规定除了皇帝不准使用紫色。尼禄皇帝规定:凡擅自穿用紫色衣服者处死刑。
不过罗马帝国使用的紫色并不是三棱镜中折射出来的紫色,而是接近胭脂色的暗红色(Crimson),即「红衣主教红」。
在我华夏大地,历朝历代帝王也都有自己的专用色,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明黄色就是清代帝王的专用色,溥仪弟弟对幼年的记忆中,有一次两人一起玩耍,忽然溥仪一把抓住他袖口露出的一点杏黄色问道,你是想要僭越么,怎么敢穿黄色?
穿衣要守规则,破坏规则乱穿衣,会丢命的。
4.神祗普照世人,到处都有神的踪迹
这个世界是诸神创造的,世界上处处留有神的痕迹。
圆形象征无穷,鸽子表示神圣的精神,十字形表示对基督的信仰。
白色象征纯洁,某些蓝色象征神圣;红色象征血和神之爱,紫色象征高贵和威严,绿色象征青春,金黄色象征善行,深紫色表示谦德……
直到现在,很多服装上的象征性意义仍然为时人所认同。
5. 看衣识人,你的衣服会说话
古人云上阵亲兄弟,不过早期战争中并没有统一军服一说。服装自备,头盔遮住面孔,只留一条细缝给眼睛,近身肉搏起来,敌我难辨。
13世纪,十字军为了表明身份,不至误杀,在各种武器装备上,如盾牌、胴衣、旗帜、外套、马鞍、帐篷上都画上或者雕刻上家族徽章。
后来,家族徽章也成了血统的标志,用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所属家族。
到了14世纪,连普通市民和农民也流行使用家徽来装饰自己,衣服从肩到脚,无论前后,通身画上或者刺绣上放大的家族徽章图案。
服饰作为一种社会语言,在还没有官方依靠文书的年代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中世纪,外衣被赋予社会生活权力的意义,一个在光天化日之下没穿外衣的人,一定是被排除在社会生活之外的罪犯和俘虏。
如果看到一个女人被剪掉外衣的下半身,只留下衬裙,不是因通奸获罪,就是未婚生子。
如果一个骑士白日里只穿了衬衫出门,一定是获罪而被迫放弃了社会权威。
领主向下属分封土地,以赠送手套为证,手套就是一种权力移交的象征和保证。
服装是一门无声的语言,你想说的,都在你的形象里。
6. 服装是政治和经济的一面镜子
从拜占庭时代开始,随着东西方经济交流不断深入,手工艺技术的逐步发展,也带来了服装上的奢华之风。
文艺复兴时代,威尼斯、弗罗伦萨、米兰等城市不断推出天鹅绒、织锦缎,以及织进金银线的织金锦等华贵面料。
宝石、珍珠、羽毛,甚至象牙等装饰与繁复的刺绣相映成趣,布满帽子、衣服与鞋子。
到18世纪,洛可可风潮将贵族的奢华生活推向顶峰。
法国大革命斩断了欧洲封建主义制度的最后一线生机。人们再也不需要用夸张又装饰过剩的服装来表达权威感了,于是服装转向追求合理性、活动性和机能性。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男人送上了战场,让女人走出家门,穿上裤子,成为主要劳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物质资料的匮乏催生出造型简洁的「贫穷设计」。
二战则将男女的服装推向了更实用、更干练的军装风。
战后至今,服装不断在复古与机能性之间寻求平衡。
从服装诞生至今,服装的风格与审美倾向从不是按照个人喜好而发展,而是不断被历史车轮驱动着前行的「社会行为」。
我们任何一个人从来都不是简单的「自然人」,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一个「社会人」。
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下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是儿女,是父母,是学生,是老师,是员工,是上司……
你从来不只是你自己。
社会对每种角色都有共同的期待。
所以你选择怎样穿衣前,请学会这门「社会语言」。
一向以严禁而著称的华尔街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永远不要把钱交给穿破鞋的人」。
美国商圈则认同:
「Image is everything」(形象就是一切)
「打扮」不只是为了美,而是为了塑造你在别人眼里的印象。
一个看起来很邋遢的老板,往往会给人留下既不靠谱又不专业的印象。
金先生在律所工作,律师需要营造的形象主要包括下面这几个关键词:
「干净、稳重、干练、专业、睿智」。
你们想到了哪种形象?
我知道各位都想到了:藏蓝色/灰色商务套装+领带+牛津鞋。
这就是我们心中一名合格的律师应该有的形象(你敢把自己的官司交给一个穿大裤衩的陌生人么?)。
如果你要问:那我就不遵守规则会怎样?
横穿马路的最坏后果是直达人生的尽头,破坏职场规则的后果就是和这个职业说再见咯。
在你任性「做自己」前,请认清「你是谁」?
碎碎念:
这篇写了超级久,几乎把服装史重新复习一遍(说的好像我真的能背下来一样),终于完成了,如释重负。
不知你们看完会不会有些意料之外的收获,有的话,记得留言告诉我。
义琳一个人从想选题、找资料到码字排版真心不易,如果你看完觉得还不错,请记得「点赞」、「留言」并转发朋友圈,这样文章才会在「看一看」、「搜一搜」中被推荐~~
你的鼓励是我能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
授权转载,请至后台联系,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字 &图片编辑:义琳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
其次了,我最讨厌这种要求多的公司了。一般我都会问对服装有要求吗,要求正装的我都不会去。长这么大,还没穿过西装,也许得等结婚可能拍照会传吧,反正穿着不舒服。
最后,规矩是boss定的,想不遵守,当boss即可。想起原来看过一张照片,马云在国外,穿着布鞋,衣服裤子也是打太极那种,后边跟着两个穿西装的保镖,谁敢说马老哥的不是?马老哥如果去那些西装革履的公司,那些老板敢说不尊重他们吗?
可能是那些和客户打交道的要求多吧,不咋和客户打交道的一般都没啥要求。
汉服实在是个一言难尽的话题,晋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谁能代表汉就是个大问题。我觉得真正遗憾的是一些传统礼仪遗失了,这也是社会经济变革的一部分影响。寻根之路很漫长
饭店服务员没有统一着装,你分得清该找谁点菜,找谁添水?
身经百战的武警不可谓不帅,深毒窝穴卧底,可看过有穿警服的?
说个过一点的,身材好的穿比基尼也漂亮,但穿比基尼逛街就不合适了吧?
衣服永远不只是一块布料,这种“社会语言”的功能也不是随便被哪一个人定义出来的。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无规矩不成方圆。
确实衣服自己是会说话的,另外就是基本的契约精神也是应该遵守的。公司有维护自己整体形象的要求,合约都签了,遵守便是,要是当时不能接受不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