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楼上下来,就听见阳台上有呼喊声传来:奶奶,快来呀!丝瓜又长出来了……
声音传来,一听就是以恒的,兴奋至极。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点,他怎么又跑阳台上去了?
房屋院子里的西边搭建的是一间小平房。此时的恒宝正站在二楼阳台上,将平房顶一览无遗。而那平房顶上枝叶藤蔓、长势郁郁葱葱的正是丝瓜。
小时候在家乡,夏季蔬菜类吃得最多的是嫩南瓜和四季豆、长豆、扁豆,西红柿等。唯有这外表粗壮结实的丝瓜极少吃到。
长大后,离开了家乡到了江南,后安居。最早与先生居住在一个叫“秀士村”的村庄里。典型的江南水乡田园,村里的庄稼人几乎家家都会在房子周围或种蔬菜的地头区域搭建个临时棚。诸如丝瓜棚、南瓜棚,黄瓜棚,葫芦棚,羊眼豆棚等。从开花到结果,郁郁葱葱。
于我个人而言,对丝瓜的偏爱源于先生。
先生喜欢吃丝瓜。记忆至今,从上市到落市,从没见他讨厌过。而我,这个过程终究是受他影响,反正也吃不厌。
江南一带,据我所了解,生长出来的丝瓜有两种,一种细而长。一种短而粗壮,当地人称之为“肉丝瓜”,很受欢迎。先生偏爱的也是它。这种蔬菜丝瓜,可以从初夏一直吃到秋天。
回忆起来,那应该是十八年前,拆迁之后,每家每户的房子都是按规定、建筑规划。这个时候,土地对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来说,越发珍贵。
水泥路与围墙边的距离是统一的。宽约一米左右。正是这点珍贵的空地,有的人家用它来栽花,有的人家直接把它浇成水泥地,还有的人家是直接打理好种点时令蔬菜。
我们的邻居是一对刚退休下来的老夫妻俩,他们的女儿一家住在古镇东面。老夫妻俩原本都是镇上人,没做过农活。但自从住到这边后,竟然将家门前的那一点点土地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如此,老夫妻俩还利用一些空泡沫盒,空花盆等盒子放在小院子里种植出各种各样的蔬菜。
院子靠西面,老夫妻俩养了一只狗,两只鸡。分别搭建了两个小棚子。而在棚子的上面,你猜是什么?就是一个链接住房二楼的丝瓜棚。丝瓜棚是用结实的布绳打花结做成的。
利用鸡粪做肥料,这些来自天然的蔬菜又肥又壮,惹人垂爱。老夫妻俩种植出来的蔬菜,吃不完就送给左邻右舍。我家就是这样多次享受到这种待遇的。
一次,无意中得知我家先生非常喜欢吃这品种粗壮的丝瓜后,邻居撺掇我,你们家完全可以种几棵丝瓜的。怎么种?就种在西面围墙边的花台里,再在围墙上做个牵引,然后让这些丝瓜藤沿着爬到上面的平房顶上结丝瓜……
这是个好办法。邻居还讲,平房顶上用布绳和他们一样扎个架子就行。经邻居这一提醒,我似恍然大悟。立即采取行动,想办法。女儿讲,可以在网上买几张网片,有了它更方便。
四月中旬,邻居老太太友好热情地为我们送过来五棵丝瓜秧。用心种下,真的是长势喜人。
自从丝瓜秧开始结果后,八岁的以恒经常到阳台上去寻觅,查看,然后迫不及待向我们汇报……
有两次,我带着以恒轻轻来到平房顶上,在枝藤茂盛的叶子下,惊喜地发些那些丝瓜,小的,大的,以恒既高兴又兴奋。这种时光成了他暑期最大的乐趣。
据了解,丝瓜虽含有比较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够增加胃肠道蠕动,有利于加快体内的新陈代谢,但丝瓜吃过多有可能会增加胃肠道负担,从而有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胃痛、胃胀等。
从古至今,写丝瓜的古诗词举不胜举。如宋代杜北山的《咏丝瓜》:“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赵梅隐的《咏丝瓜》:“黄花褪束绿身长,白结丝包困晓霜;虚瘦得来成一捻,刚偎人面染脂香。”杜汝能的《丝瓜》:“寂寥篱户入泉声,不见山容亦自清。数日雨晴秋草长,丝瓜沿上瓦墙生。”等,读来轻快上口,甚是亲切。
从这些诗中读出,邻居说得没错,作为蔬菜丝瓜,结果实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不信你看,当下已经时过处暑了,平房顶上的丝瓜藤还在蔓延,青青绿绿间冒出一朵朵可爱的小黄花,裸露秋阳,仿佛要让我们听见它越过烈日之后,冗长生命力里的微笑声。尽管,那些声音没有归宿,徜徉云朵,与远方汇合。
2023/8/2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