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
你一个理科生,怎么还偏偏喜欢上了舞文弄墨?
听说,一不小心还在那个大平台的小说比赛中,获得了个第二名?
我眼睛眨都没眨,一本正经地告诉她,之所以得了一个第二名,就是因为我学了理科的原因。
如果当初填报大学录取志愿的时候,不是心血来潮,把之前的第一志愿,改动了一下,使自己彻底失去被文科专业抢先挑走的机会,这次小说比赛的第一名,说不定,就真没榜尖那个第一名啥事儿了。
过去的事情,都是已知的。
尽管我的话,说得有点儿大,但毕竟一部分是被事实证明过的。
至于,哪句话是事实,哪句话是玩笑。能够把嗑,唠到如此程度的两个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避讳。
也只有像我们这种,知根知底的老朋友,才能把那么敏感的天儿,聊得不尴不尬了。
说心里话,打能掐着铅笔头儿,在那32开田字格本上写字的那一天开始,从来都没动过写小说的念头。
甚至,刚刚接触到那本,比平时写字的方格本和田字格,大了一倍的16开“大”作文本子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排斥。
尤其是翻开作文本的封面,看到那一列列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小格子的时候,顿时,脑瓜子嗡嗡直响。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密集恐惧症。
后来,我才知道,跟我一样,一见那本,比其他本子,大出了一倍的作文本子,脑瓜子生疼,还嗡嗡作响的人,还真是不少。
那个时候,我把这种反应,归结为一种永远都不可能把那一排排一列列的空格子填满的深度恐惧。
一种沉重的压力前所未有。
在我的记忆里,从小学到初中,好像从来都没有把一整页的空格子填满的时候。
直到进入了高中,特别是到了临近高考之前,才在与那密密麻麻的格子之间的反复️较量中,找到了一点点对付它们的自信。
直到今天,我一直都觉得,高考之前,准备最糟心的那一科,就是语文。
而语文这科里,心里最没底的,也就是占语文整张试卷总分四分之一以上的作文。
可幸运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高考结束之后,我的语文成绩,位居物理总分之后,排在第二位。
有得便有失。
平时心中期待值有点高的数学,竟然,掉了链子。
今天看来,当时无论是进理科,还是入文科类的专业院校,都跟自己的兴趣,没毛线关系。
特别是七八十年代。
完全由不得自己的性子。选择权不在自己手里。
我们有的,只是被选择。
即使是被选择,那也得靠一些运气。
有些人,总是自以为是的以为,当年,能从数以百万计的考生中,脱颖而出,全凭自己的实力。
我却不以为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