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祝福伙伴们在春节期间安享团聚的温暖,在新的一年,仅为自己出征!
01 它不是一部童话
《盔甲骑士》思维导图我也没想到,这本仅有150页的《盔甲骑士》,被我翻了至少三遍,才最终罢手。
可是,这本书明明只是写了一个骑士一路打怪升级、脱去生锈的盔甲的故事,对于成人而言,它可能就是你花1个小时就可以翻完的茶点故事而已。
但是,为何精于赚钱李嘉诚先生倾情推荐它,而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评价它为“非常值得一读”呢?
而它的销量也印证了其影响力:被翻译成33种语言,全球畅销2500万册,全美热销超过800万册。
对于一部童话而言,取得这样的销量,非常神奇。它对我也发挥了同样神奇的“魔力”:
我在看完一遍之后感觉不过瘾,又接连翻了两遍,甚至为此创作了一幅思维导图,还将它推荐给我的来访者阅读。
因为,对我而言,它不仅是一部童话,它更是一部探寻自我、高效成长的心灵疗愈宝典。
02 有关作者
盔甲骑士这本书的作者是罗伯特·费希尔,以下是他的统一介绍:
他是美国著名喜剧作家,曾创作出许多当代经典喜剧作品, 曾创作出许多当代经典的喜剧作品,其中有:《格鲁克·马克斯》、《鲍勃·霍普》、《红色骷髅》、《露西尔·保尔》。
还独自或与人共同创作了超过400个广播节目和近千个电视节目, 包括:《艾莉斯》、《好时光》、《家庭》、《杰斐逊》、《莫德》等。
罗伯特与他的好友兼搭档阿瑟·马克斯,编写了无数百老汇舞台剧,包括《浪漫千金》《远走高飞》等,许多好莱坞著名影片的剧本也出自他们的手笔。
《盔甲骑士》是罗伯特·费希尔探索生命本质的代表作。
可惜中文资料太少,但从中可以管窥出他对生命的“深度阅览”:
因为在我看来,能够创作出优秀喜剧作品的作家,一定也是对人性有深度洞察的生命体验者。
03 如何阅读此书
虽然如今快速阅读非常风靡,但对待经典书籍,我并不提倡速读一遍就够,而是希望你还能精读——慢慢地品阅书中的精华。
我更建议你这样阅读此书:
第一遍常规略读——
快速翻阅此书,了解故事的梗概,在心中留下印象,该部分可能在30-60分钟就能完成。
第二遍精读——
可以找到自己与盔甲骑士一样的烦恼和难题,仔细阅读他是如何找到破解之道、直达生命本质的部分,并进行摘录和完成读书笔记。
第三遍默读——
合上此书,找一个安静的空间,给自己一支笔和一张纸,留出专门的时间,可以是1小时或者更长,选择完成以下有关个人成长的内容:
1、写下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盔甲”。
2、通过文字与自己对话。写出以下答案:
我是如何穿上“盔甲 ” 的?
什么是真正的爱自己?
我有哪些内心的“苹果”?
我有哪些“大怪龙 ” ?
我有什么“执念 ” ?
当你看到自己的“盔甲 ” 、“执念 ”、“大怪龙 ” 之后,还可以学学“盔甲骑士”,放下它们,获得自由。
3、通过画画与自己对话。画出两个自画像:
一个是自己理想的样子、一个是自己真实的样子。
注意:绘画不需要考虑画功如何,只需要画出来,并写下自己两张图不同的地方所在和自己绘画时的感受即可。
在你写完或画完之后,就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穿上“盔甲”的历程,并且能了解真实的自我,因而获得心灵的成长。
04 跟着盔甲骑士一起为自己出征
准备工作都做好之后,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跟着“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吧!
一、脱不下来的“盔甲”
脱不下来的“盔甲”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曾经有一位心地善良、英勇善战的骑士,屡立战功,因而获得了一幅金光闪闪的盔甲,他穿着这副代表他荣耀的盔甲四处征战,杀死恶龙,拯救少女。
这副闪闪发光的盔甲使他威名远扬,也使得他长年在外征战,甚少回家,有村民说:“当骑士穿着这套盔甲,骑着马去征战的时候,他们曾看到太阳从西边升起,或者从东边落下”——其实那不过是骑士飞奔的身影。
因而,骑士陶醉在这副盔甲中,连吃饭睡觉都舍不得脱下,最后,他的妻子和儿子都记不清他的面容了,甚至连他自己都忘记了自己的真实面孔。
终于,在他一次又一次征战的短暂间歇回到家里,收到了妻子的最后通牒:“你爱盔甲甚过于爱我,如果你不脱下盔甲,那么,我就带着儿子离去”。
这时,骑士才发现了几近崩溃的家庭,在他思考良久,痛苦地抉择想要脱下盔甲之时,却发现盔甲已经脱不下来了!
读到此处,我想起了著名的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曾经说过:“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他人或社会规范通过价值的条件化,形成了与自己原来真实经验不一样的自我概念,并由此生出一套符合别人的需要,适应环境的一套生活方式、思想、行动和体验的方式,使得这个人生活得越来越不像他自己,仿佛带着面具生活一样。”
骑士被“荣耀”的盔甲所困所迷,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有远超于此的“盔甲”。
金钱的“盔甲”——
我有时都会感慨:现今的人们似乎只会追求钱了!当我们穷尽一生、使尽手段追求金钱之时,也就变成了它的奴隶。
“三聚氰胺”奶粉、镉污染大米、仿造肉……连连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人类对金钱的渴求,远超过对道德、健康的追求,最后将自己困在“盔甲”里,自尝恶果:现在真不知道还有什么能放心地吃了?
欲望的“盔甲”——
适当的欲望是推动人类前进的动力,但过多的欲望,也会将人困在“盔甲”里,变成自我的奴隶。
为了短期经济发展而损害环境的做法最后也让我们自尝恶果:空气质量变差、水质变差……每当我看到空气净化器、水质净化器大卖时,总在后悔:如果当初不污染,其实它们都是不必要的!
个人为了不停歇的欲望,也往往将自己逼上了绝路。这几年,太多的企业创始人英年早逝,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小马奔腾创始人李明……是他们(身后的投资者)追求快速增长的欲望,让他们做出了错误的抉择,放弃了生命的平衡,比如健康;而去年一些中年高层被逼跳楼,也是因为难填的“买房”欲望(家庭的欲望)。
如果他们没有那么多欲望,而是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慢慢前行,或许结果也能不同?欲望的“盔甲”在当今世上将人锁得尤其牢靠。
爱的“盔甲”——
可能你会疑惑,爱也有“盔甲”?
我想请你回忆一下,你是否为了迎合另一半而选择扮演一个TA所希望的角色呢?你会为爱作出微信或内疚的事情吗?
我在咨询室就常常见到为爱所困的男女,正是因为他们用爱的“盔甲”将自己牢牢地困在里面,从而丧失自我,最后也丧失了爱人。
知识的“盔甲”——
你有没有发现,在你的身边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学历很高,谈起知识来头头是道,可是,你总觉得自己和他们隔了一些距离,看不清他们?
我自己就曾穿上过知识的“盔甲”,更确切的说,是理性的“盔甲”,总以为像机器一样精密计算概率,那么,总不会发生问题吧。
可是我错了,比如在爱人、亲人、朋友面前,就无法穿上知识的“盔甲”和他们论正确与否。
而我看到我的来访者的很多问题,也在于此。
明明爱人需要的是关心,ta像你要礼物只是要一份重视,可你告诉ta,**礼物却要几天后买最合适。这就是以知识的“盔甲”隔绝了和ta的情感。
还比如,有些人精密地将朋友分类管理,把朋友等同于人脉,将朋友量化、价值化,这种传授“人脉”的成功知识学,如果没有心,没有情感,真的就能“成功”吗?最后,会不会也只是给自己穿上了知识的“盔甲”而已?因为,那不是真实的自己呀!
所以,正如书中所写“人人皆困盔甲中,只因盔甲处处有”。
二、穿上“盔甲” 只是因为我们害怕
穿上“盔甲” 只是因为我们害怕可是,“盔甲”是如何穿上的呢?
在书中,骑士为了脱下“盔甲”,在小丑的指点下,踏上了寻找梅林大法师之路。
当骑士在大森林中历经艰辛,终于找到梅林大法师之时,梅林大法师告诉他:“你害怕了,这就是你要穿上盔甲的首要原因。”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写道:“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人类也是群居的生物,在人类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首要寻找的是安全需求。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和这个社会的总体需要、重要他人的需要一致,才能获得这个社会和重要他人的认可,从而获得安全感。
于是,我们为了抵御“害怕”,穿上了这个社会和重要他人要求的“盔甲”,隔离真实的自我和他人,隔离感受,隔离情感,变得越来越不像自己。
可是,在“盔甲”里呆久了,真实的自我因为被束缚而没有滋养,越来越难受,于是,真实的自我就和“盔甲”产生了矛盾,觉得很痛苦,此时,心理问题就发生了。
例如,我们的社会从小就教导一个男人“有泪不轻弹”,于是,很少见到男人哭泣。
但男人也和女人一样,需要有情绪的发泄和表达,尤其当他们遭遇特大伤害之时。但他们此时却被教导只能抑制住,于是,有些男人的自我内部就开始分裂,会感到紧张与不适,甚至会在躯体上表现出来。
所以,从总体而言,为什么高寿的男人会比女人更少呢?因为他们的情绪长期压抑在内心,长久下去,就会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伤害。
三、爱自己,找回真我,脱下“盔甲”
既然在“盔甲”里呆久了,也会对自己造成伤害,我们要如何脱下“盔甲”?
此时,梅林大法师为“盔甲骑士”指出了一条真理之路,在我看来,这一条真理之路的本质其实也是爱自己之路。
“爱自己”这条路可以这样来走:
1、看到客观的自己,接受现实
各种Title来“装饰”自己当骑士认为自己的儿子以自己为傲,一定会想要自己回去陪他时,他收到了儿子的回信:空白!
他的儿子其实对他自己一点都不认识!
此时,他才认识了儿子眼中的自己:一无所知的父亲!
穿着“盔甲”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总以为别人眼中的自己,或是善良的,或是有学识的,或是乐观的,或是高大的……
我们总是用各种Title来“装饰”自己,只是,希望我们在他人眼中是完美的。
可是,真实的客观的自己,是这样吗?我们要坦然接受客观的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2、表达真实的情感,接纳自己
面罩当骑士认识到儿子眼中的自己时,他做了一件多年来都没有做过的事情——他哭了!
这是他真实情感的流露,表达了他因为儿子不了解自己的悲伤。
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在他人面前是乐观的、开心的,至少会比他人优秀与幸福,但这样的“盔甲”穿久了以后,可能就连我们都很难接受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
可是,当一旦我们表达出真实的情感,比如一些负性情感,比如痛苦、悲伤、紧张、烦忧等等,就会感到无比放松,因为,我们不用掩饰真实的自我,我们从内心接受了这样弱小的自我了。
因而,骑士脱下了阻碍自己真实面容的面罩,你呢?
3、倾听自己的声音,活在当下
倾听自己的声音骑士穿过的第一座城堡叫“寂静之堡”。
“寂静之堡”需要骑士自己一人独自穿过。在这座“寂静之堡”中,骑士静下心来倾听自己真实的声音,放下自己的屏障,感受自己的孤独,感受此时此刻。
在那一刻,他发现了内心中的另一个“自己”,因而脱下了头盔。
这也是我所信奉的“正念之道”:与我的身体、感受和想法、我的孤独、与当下的我待在一起,倾听内心真实的声音。
正如张德芬所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只有你自己能够体会自己的全部感受,没有谁可以陪你从头走到尾。人生的尽头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悲剧——我们终将老去、死去,花了一辈子争取和构建的东西,最终一样都带不走。面对这样的真相,实在是太痛苦了!所以,我们不喜欢孤独,我们总是在逃避。”
我们和骑士都很害怕孤独,于是,我们创造了很多可以逃避孤独的方式。
比如迅速找人结婚,融入一段并不适合的亲密关系中,自以为靠另一人就能摆脱孤独,但因为不适合而更加孤独;
比如陷入各种成瘾,包括酒精成瘾、毒品成瘾、游戏成瘾,陷入自我欺骗的假象中,短暂性地可以摆脱当下的困难,但各种幻想破灭,最后还是要自己面对孤独。
所以,与其逃避孤独,不如直接面对孤独。
试着用一段宁静的时间,和你自己待在一起,听听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想法,将他们都表达出来。
试着用心去感受一顿美食,一次淋浴,看看自己在那个当下能获得什么感受与体验。
试着在春节期间全情地与家人唠家常、与朋友聊天,看看自己在那个当下又有什么体验。
因为,这些体验在如此快节奏高焦虑的生活中,都已非常奢侈和宝贵。
4、分享知识与爱,接受与感恩
爱≠需求骑士穿过的第二座城堡叫“知识之堡”。
这一次,骑士不再是独立一人前行。因为:寂静要独自一人才能体会,知识却需要大家一起共享。
在这座城堡中,骑士最先察觉到的是“爱≠需求”。
我们也可以跟着骑士问问自己这句话:“你是否曾经错把需要当成了爱?”
因为我们需要树立自己的确定性与权威感,所以,我们要求孩子按照我们希望的样子成长,以为是对ta好,是爱ta,其实,也只是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因为我们需要另一个人来帮助自己逃避孤独,所以,我们要求爱人陪自己做着ta不喜欢的事情,以为是爱ta,其实,也只是满足我们自己的需求。
我们需要他人,对他人索取爱,正是因为我们不爱自己。
当我们爱自己,我们就能自给自足,能够坦然接受他人的爱,也能将自己的爱以感恩之心奉献给他人。
这也正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主动求助他人也能主动帮助他人,而在其中所有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要具备知识。
5、看见真实的自我,尽我本分
最开始我们都是这样纯真在“知识之堡”内,还有一面神奇的镜子,它能照见每个人真实的模样。
镜子里的骑士俊美、纯真又无可挑剔,可是现实的骑士却悲伤、疲惫和邋遢不堪。
原来“你在你的真情实感与自己之间设置了一层不可见的屏障。多年之后,它终于变成了永久的屏障,并显露出了它的形状。”
所以,骑士去打仗,去杀恶龙和拯救公主,只是为了证明他善良充满爱——
他这一生都在以一种自以为会让别人喜欢自己的方式活着。
当我们还小时,我们会为了爸爸妈妈的一声赞美或者奖励而努力学习,考出好成绩;
当我们成人后,我们会为了让他人喜欢而隐藏真实的感受,变成“左右逢源”或者“八面玲珑”的“好人”;
我们会为了爸爸妈妈或者儿女爱人的期待去拼命赚钱,买房买车;
我们会为了他人的点赞而在朋友圈秀出自己最美的模样和最幸福的状态,而把忧伤留给自己;
可是,我们总是希望让别人喜欢自己,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那自己的期待呢?
于是,骑士发现他浪费了自己的一辈子,你呢?
可是,为什么人们总想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期待呢?
因为人有贪心。
贪心和抱负不同。贪心是永远不满足于只是存在,总是想成为什么,以获取为目的,而抱负是发自内心的野心,它会让我们放松地享受真正的存在,用接受和感激的心对待事物,像一棵大树一样,尽该尽的本分,实现价值,造福世人。
佛教传统认为人生的本质之一就是“人生皆苦”,因为心灵总是不满足的,总是要尽力攫取快乐、避免痛苦,所以,当我们贪心太多,而往四处抓的时候,往往会让我们走向焦虑与痛苦。
而这种贪心,也让我们总是为了讨好他人而在真情实感与自我之间设置了一层不可见的屏障,给真实的自己穿上“盔甲”。
可是,当我们看见原来那个充满无限潜力的自己时,就会如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大师罗杰斯在《成为一个人是什么意思》所说:“他……变得越来越是他真正的自己。他开始抛弃那些用来应付生活的虚假的伪装、面具或角色。他力图想发现某种更本质、更接近于它真实的东西。”
6、恐惧不过是纸老虎
恐惧不过是纸老虎当骑士行进到第三座“志勇之堡”之时,他已经只剩胸甲没脱下了。
此时,认清了自我的他牢记“恐惧不过是纸老虎”,“恐惧和疑惑都是幻觉”,以勇气让大怪龙变成了一只小青蛙。
我们的恐惧,往往来自我们的想象。
当我们不了解一件事或者不确定时,就会产生恐惧。比如呀呀学语的孩子会恐惧走出第一步,儿童会恐惧做噩梦,老人会恐惧死亡……当我们恐惧时,常伴随着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产生不适,如心跳加速或心律不齐、呼吸短促或停顿、血压升高、脸色苍白、嘴唇颤抖、身冒冷汗、四肢无力、思维障碍等。
一旦我们了解了恐惧源头,了解到恐惧只是幻觉而已,我们就可以让恐惧消失。所以,遇到让你恐惧的事情,只要去充分了解它、并给自己勇气就能战胜它。
7、放下执念,拥抱不确定性
比恐惧更束缚人的其实是“执念”。
书中用了一个隐喻:正用力往上攀爬岩石的骑士突然放手,让自己堕入不可知的深渊中,放弃对别人的责难,而只是为自己的生命全然负责,认识到自己才是原因,而不是后果。此时,他获得了一种重生的力量!
正如书中所说:“空来人间走一世,未知未解人已逝。紧握已知不自知,只因难以放开执。”
在开始学心理学时,我接触到原生家庭的观念,甚至有点剑走偏锋,认为原来自己的苦难都是拜父母所赐,但随着越学越深之后才发现:那不过只是自己不负责任的归因而已。
人生的路,本来就是我自己走的,要为我自己的生命负责的只有我一人。
自那以后,我对父母就只有感恩,因为,他们没有义务为我的生命负责,他们每多做一分,都是自己的福气呀!
你对他人或者对自己有“执念”吗?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就比他人优秀,或者他人一定就有责任为你负责吗?
那么,请放下这些“执念”,拥抱自己人生的不确定性,当你能够为你自己的生命负责时,你就拥有了爱的力量,也就踏上了爱自己的人生之路。
当你踏上这条路上,就如罗杰斯所说:
“当一个人达到了自我的和谐,他就会对任何经验都比较开放,不再歪曲和否认自己的某些经验……他变得更信任自己的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他愿意使自己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使生命迈向成长,迈向自我实现。”
你会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协调,更信任自己,更适应环境,更愿意使得你的生命过程称为一个变化的过程。
也就是佛教传统所说的“无常”和“无我”的境界了。
为什么如今的人们、特别是人到中年以后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分外焦虑、急功近利?
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我们总带着我们自己的已知的“执念”,不愿意去接受生命的变化,我们很多的心理或关系问题也源于此。
为什么很多成功人士会抛弃糟糠主妇?这类情况在35-50岁的群体中特别高发。
类似于《我的前半生》中的陈俊生,因为他通过事业上的努力发展在思想上跟罗子君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他需要有爱人在思想层面上的交流,但罗子君却从未看到他的思想变化,还天真地以为他的老公只是喜欢年轻貌美的花瓶而已。
我在咨询室也曾经见过这样的夫妻。丈夫在外长期打拼,尤其需要妻子在精神上的支持,可是妻子却只是喜欢和他耍耍小脾气,找他拿钱,却从未在精神上与之互动。10年了,最后丈夫感觉太累而选择放弃了婚姻。
所以,我很喜欢张德芬的一句话,也想送给你:“亲爱的,你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亲爱的,你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当我们都能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真正爱自己之时,也就能活出自由的自己了,恰如书中的骑士一样:
骑士和天地融为一体,他就是小溪,他就是月亮,他就是太阳,他可以是世间的万物,他就是爱。
05 我想听你的疗愈故事
最后,当我们随着骑士为自己出征之旅之后,我也想听听你的自我疗愈故事!
正如在文初建议的三条:(请见02条)
1、写下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盔甲”。
2、通过文字与自己对话。
3、通过画画与自己对话。画出两个自画像:一个是自己理想的样子、一个是自己真实的样子。
如果你愿意,欢迎私信我哟,前三位免费进行心理分析和一对一答疑(30分钟)!简信或微信都可以~
(活动有效期至2月23日结束,分析内容将严格为您保密)
祝您春节愉快!喜欢我送你的这份春节礼物吗?
Hi,你好,我是素心,简书心理专题半年度推荐作者,爱好讲心理的故事,绘思维的图像。
素心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研究生毕业于武汉大学。互联网媒体从十年后,跳出自己的舒适区转行心理教育,正致力探索用活色生香的心理学自我疗愈,解决你的情感/关系/成长/教育难题。
希望你和我一起成长,慢慢走,终会看到自己人生的彩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