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阿森斯小城的林璎,Mayalin,是当今享誉世界的著名设计师,因为在建筑、艺术和环保方面的卓越成就,获得了2009年度美国国家艺术奖章,代表作品有越战纪念碑、民权运动纪念碑、妇女之桌、“什么正在消逝”(呼吁保护濒危动物和生态环境的艺术项目)等等。林璎的作品总是在思考生命的本质,她会在政治、商业、僵化的历史、积习的文化之外,在种族、民族、国家之上,基于人,基于自然,基于生命本身来进行表达。所以,她的作品总会出人意料,但又不可思议地真正触动观者。
事实上,林璎并不是一般的美籍华裔,她的祖父是林长民,姑姑是林徽因,姑父是梁思成,但她直到21岁才了解到自己的东方背景。那个时代的华人移民处境十分艰难和微妙,父母的不言,她自己的不问,是慎重,也是回避。在电视节目中听到Mayalin讲述这一节的时候,忍不住落泪。一个人直到21岁才知道自己的生命背景,而且是那样丰富有重量的背景,这其中的感受与滋味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当然,不知道的东西不意味着不会存在影响,血脉,基因,人所抵抗不了的力量,在参与运作一个人的人生。
自小受到的家教和自己的心性、天赋,使得作为设计师的林璎既不为生存去焦虑,亦不为名利去媚俗,她独立而自由地做着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艺术、自我实现和“努力使这个世界变得好一点”,对她而言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在浮躁、功利、浅俗的现代社会里她难得的提供给我们一种真正的“人之为人”的样子。看她的访谈,会一下子变安静,内里的浮躁、吵闹、不安、焦虑通通在心底降落。2010年第一次在电视访谈节目《艺文中国》中认识她,一下子就喜欢了,满满的喜欢。她让我看到了简洁与恬淡之中的力量,“whisper”的力量。“whisper”,是林璎在访谈中多次使用的词,“whisper”的力量,则是一种安静、涵容性的力量,不大声叫喊、不说教,用自己的努力,也不是努力,是用一种积聚性的力量,在自己的位置上轻声细语地叙说,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动人力量。这是她的作品风格,也是她的性格。她当然也是幸运的,21岁,作为耶鲁大学学生设计了越战纪念碑而崭露头角,声名远播,此间种族问题、政治问题所带来的诋毁、恶意,所引起的喧嚷,年轻的她都幸运地避开了,但我相信是她纯良的天性保护了她,并赐福于她,而她的天性则一直受到其父母的保护,家庭的滋养:
“我父母从事的都是艺术;父亲是陶艺家,母亲是诗人,两人都选择了艺术教育事业。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的哥哥现在是一位诗人,而我则介于建筑和艺术之间。对我影响最大的,我想,莫过于家庭所带给我的一个安定和清怡的环境。似乎总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力量推动着你去做一些事……”
林璎之能够成为林璎,我想,与下面这点应该也分不开关系—— “我的童年是在一片林子的环抱中渡过的。那是我真正怀念的一种隐谧与美景。我们家的后院是一大片山林,或者说是由几片林子组成的一大片山林。那些地面在每个山脊之间起起伏伏,是孩子们的天堂,其中有一个山脊,我们叫它‘巫师的后山’。”
用“whisper”的艺术风格和力量,努力着使这个世界变好一点,每次看林璎的作品都会有一种沉静的感动,然后一再想起崔卫平的那句话,“要多少好东西才能造就一个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