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地软

作者: 李月芳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20:15 被阅读30次
    “山珍”地软

    人们习惯把山珍与海味连在一起说。今天所说的山珍“地软”与海味没有半点关系。既不是动物,也不是植物,若不是问度娘,我还搞不清它到底应该归为哪一类。

    地软,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规律可循的栖身之地。褐绿色,站不端,立不起,匍伏状。暮春后,遇雨水,有温度,需潮湿。

    地软生于春雨绵绵之后,现于山坡草地。不待秋风吹起,即藏身匿迹。俗称“山珍”,俗名好几:地软、地皮,学名普通念珠藻,是真菌与藻类结合体。别名地耳、地木耳、地皮菜、地踏菜、雷公屎、雨菌子。

    渭北人熟知地软。暮春气温上升,只需天雨湿润,荒地山坡人迹稀少之地,皆有匍伏的暗黑色地软。

    少时,总以为地软是牛羊粪变的,不喜捡,不耐洗。其紧贴于土,附着于枯细草,不好拾取,不易洗净。近年来,在酒店食堂的餐桌上,频繁出现地软做出的饭菜,方知其重要,又悔以往对其之轻视。

    在超市可以买到袋装的干地软。价格适中,与获取所费功夫基本吻合。此物因获取不易而惜之,只做配料,不充主菜。一包干品,可用多次。

    先用温水侵泡一会儿,再用清水冲洗几遍。因土色难去,需用手反复揉搓。一搦一松,丢掉不少。于是,多次换水要轻要柔,耐心重复,直到水清味去。

    吃着地软和鸡蛋、豆腐、韭菜掺到一起做成的饺子、包子、秭卷等,你的心情已经平复许多,也会一遍遍地认可地软“山珍”的美称。

    过去不以为然的东西,慢慢被挖掘出来。人们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行为越来越接地气。尤其是具有商业意识的农村人,充分挖掘身边的一切资源。

    让地软进超市、上饭桌、尝美味,需要一系列的运作。钦佩国人的商品意识,跟随市场需要,作出不同产业投资和发展,满足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

    赞叹国人对美食的孜孜不倦。天地之间,可食之物无穷无尽。加之有营养丰富、延年益寿之美称,更不能失之。

    再有阴雨落地,邀朋前往拾取。

    “山珍”地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珍”地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eq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