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箫人去玉楼空

作者: 苏城之歌 | 来源:发表于2021-12-14 23:28 被阅读0次
分享周志宏、黄治平、杜俊辉、洪启峰的单曲《吹箫人去玉楼空》

《孤雁儿》

作者:宋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箫箫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译文:

初春的早晨在藤床纸帐这样清雅的环境中醒来,却有一种说不尽的伤感与思念。此时室内唯有时断时续的香烟以及香烟灭了的玉炉相伴,我的情绪如水一样凄凉孤寂。《梅花三弄》的笛曲吹开了枝头的梅花,春天虽然来临了,却引起了我无限的幽恨。

门外细雨潇潇下个不停,门内伊人枯坐,泪下千行。夫君赵明诚既已去逝,人去楼空,纵有梅花好景,又有谁与自己倚阑同赏呢?今天折下梅花,找遍人间天上,四处茫茫,没有一人可供寄赠。

李清照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寄托了词人对于朝廷南迁后不久,不幸病故的丈夫赵明诚的深挚感情和凄楚哀思。

全词以景衬情,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婉的意境,取得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静夜读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怀念亡夫的一篇悼亡词《孤雁儿》,叹吹箫人去玉楼空,只剩下词人形单影只,多情自古空余恨,肠断能与谁同倚?

静夜听台湾自然派音乐家周志宏先生的萧曲《吹箫人去玉楼空》,凄婉动听的洞箫之音,在清脆悦耳的钢琴,和周先生惯用的虫鸣蛙叫,鸟语花香背景音效,双重烘托之下,时而低吟浅唱,时而娓娓道来,诉不尽那人去楼空的凄切和悲凉。

静静的夜里,静静地读诗,听曲,有感于诗词和音乐,同为艺术的高超表现形式,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实则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

一篇凄凄惨惨戚戚的悼亡词,一首缠绵悱恻哀怨的萧曲,一个用有形的文字,一个用无影的音符,记录了一种同样的情怀。

有道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珍惜当下静好岁月,珍惜陪伴你的眼前人,懂得惜福之人,才配有源源不断的福报!

相关文章

  • 吹箫人去玉楼空

    《孤雁儿》 作者:宋 李清照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

  • 李清照:吹箫人去玉楼空

    池阳,一池阳光,不冰不凉,疏洒在院子里的每个角落。 可惜这时的她,不再是那个她,而赵明诚,也不再是那个赵明城。 多...

  • 闻箫声

    吹箫人去玉楼空, 情思念念又闻声。 婉蓉重叠预倩影, 生生世世盼重逢。

  • 吹箫人去云楼空

    文/豆儿 吹箫此去云楼空,彳亍晨风故里红。 晓看山岚霾重起,何须几处踏途穷。 乾隆御制诗(乾隆九年1744年) 飞...

  • 等你…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蒙蒙的小雨,如丝穿线,眺望远方的天空,朦胧中的烟雾...

  • 孤独寂寞-谁人解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宋 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在世界上,独处是必不可少的。通往世界的道...

  • 顾念

    十月初一“寒衣节”,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这个日子让人懂得珍惜,悟透人生。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寒衣节,一...

  • 毕业湿季

    《夏伏八月天》 吹箫人去宿舍空,欢喜悲流与谁同。 月照杏园五楼处,谁恨毕业太匆匆。

  • 人去楼空

    菱花九霄 檀香红尘 落红听雨 独孤失宠 唇齿轻启 深情誓许 叶落无声 轻负秋风 苦酒入喉 剑没眉心 屋檐雪融 湖中...

  • 人去楼空

    人死后的必经之路: “鬼门关的恐惧 黄泉路的孤单 孟婆汤的遗忘 奈何桥的陌路 续写你我来生” 别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吹箫人去玉楼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ku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