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点击这里:面对孩子“买买买”里面是说孩子见到东西总要“买买买”,不买就撒泼打滚等等这种情况下,可以怎么引导孩子。这其实也是消费观培养的一部分。
上次文章里提到,一个小朋友总是拿着零花钱下去楼下买小玩具。这一次还是这个小朋友,“五一”期间奶奶给了500块钱,在爸爸和他去存钱的途中,爸爸让他等会儿,一转眼,花了70块钱买奥特曼。
首先,我要说,这是很正常的一种成长过程。而且我认为是好事儿,所以,我建议闺蜜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对孩子进行全方面的“财商教育”。
图片来自网络延迟满足能力
很多讲财商教育的文章,都会提到一点,就是“延迟满足能力”。我今天准备写文章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生噗噗前最后一次讲系列课,当时的内容就是“财商教育零花钱压岁钱”,讲完没几天,孩子就出生了。
过了三年多,当时的内容,我几乎都不记得了。我现在能记得的唯一一个内容,就是“延迟满足能力”。财商教育与延迟满足能力息息相关。
延迟满足能力(delay of gratification )一般是指让儿童在一个地方等一段时间才能去做一件有诱惑力的事情。也是因为这个心理学概念的普及,很多父母开始纠结到底要不要满足孩子当下的要求,是不是自己在溺爱?
我个人认为这个定义有一点“堵”的意味,大禹治水的堵,会给人的感觉是更强调“当下的不”,而不是“未来的可以”。
它的意思其实是说“让孩子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情”,当下不可以,是因为未来更好更适合,所以未来可以。如果从这个角度跟孩子解释,相信会减少很多难度。
这个定义,包括延迟满足的“延迟”两个字,给了很多父母没有必要的很多压力和纠结。认为不满足孩子才是好的,要是满足孩子就有溺爱的嫌疑,所以,常常不假思索的拒绝。
其实,只要想好,什么时间是合适的,就好了。如果现在这个时刻就是合适的,那么当然可以现在做。为什么明明可以现在做,还要未来做,“欲擒故纵”?偶尔欲擒故纵是可以,常常欲擒故纵也会破坏关系。
联系到财商教育,就是让孩子知道“买东西或者消费”什么时间是合适的,买什么东西是合适的,如果当下是合适的,就可以当下买;如果当下不合适,可以找一个时间再买。而不是一定要未来买!
图片来自网络0-3岁
1.买东西要付钱:小宝宝们一开始并不知道,商店商场超市等的东西,是需要付钱的。所以,在带着孩子买东西的时候,哪怕是小婴儿,就可以跟他说:“看,我们要结账了。东西是商店的,我们想要这个东西,就需要给钱,才可以拿走。”
但是我发现,即使从小就说这句话,噗噗一岁多的时候,也仍然有一次,在楼下商店,拿了东西就要走。我提醒她,需要给叔叔钱,才可以拿走以后,她愉快地递到了收银台。
认知和实践还是有差距的,哈哈。
所以,孩子一两岁的时候,就可以在买东西的时候,让孩子给钱。这之后一段时间,我为了让噗噗理解,买东西是需要给钱的,特地拿了现金去买了一段时间的东西,每次请她把钱给收银员。
一两岁的孩子,正是体验“我可以做好多事”的时期,这个小小的给钱的动作,也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能做好多事的自信。也深深体会到,东西要想拿回家,需要给钱。
图片来自网络2.付完账才可以拆包装:噗噗有时候会特别想立即吃一种东西,特别是渴的时候,拿瓶水就想喝,我是坚决不允许这种行为的。每次都会告诉她,“东西结完账才是我们的,现在不可以打开包装,噗噗要等待一下(说明规则与原因)。等收银员结完账,我们立即就可以吃(强调什么时间可以,给孩子希望)。噗噗现在特别想吃,是吗?妈妈抱抱。(表达感受与肢体安慰)”或者给她寻找可以试吃试喝的替代品,来帮助她平复一下情绪。
付完账再拆包装,这其实就是一件“延迟满足”,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噗噗现在就会,喜欢的东西一直抱着,等到收银员结账后,立即就要打开。甚至楼下便利店有时看一眼,直接收钱,噗噗就不同意,一定要扫码。流程要完整,哈哈。
图片来自网络3.想要和需要:很多的财商培养的文章或者书籍,都会提到想要(want)和需要(need)。但这两个概念,对于小宝宝肯定还是非常抽象。
我仔细回想了一下,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已经在用这两个概念。所以,日常生活中,如何潜移默化来使用这两个概念呢?
比方,面对孩子要买东西,我们同意或拒绝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在用这两个概念:“你喜欢这个东西是吗?你想要买?妈妈想想,哦,你最近的蜡笔刚好用完了,所以需要再买一个新的。这个可以买。”
“你想买这个玩具?你喜欢这个玩具?可是家里已经有好几个这种玩具了,再买我们就重复了。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一类玩具,你很想要买。可是这个月你的预算里,是要买一大套英文书。因为最近你英语进步很快,家里的书已经不适合你现在的阶段了,所以,非常需要买一些适合你现在的书,这样才能更好地匹配你目前的情况。不可以买这个玩具了,需要买你现阶段更迫切的英文书。”
图片来自网络这些潜移默化的过程,就会教给孩子思考,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想要的。我看,有些书上,将需要解释为生活必须。其实我认为,这是不符合现实生活的。生活必须无非是吃穿用住,但是现代人每天要面对的生活消费抉择,比这个范围大多了。
很多父母因为迷茫,看到有道理的看法就会借鉴去实施,如果父母看到“哦,需要的才可以买,不需要的不一定买”。很多人是把握不好这个度的,肯定就是以拒绝为主。孩子其实还是没有学会真正的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想要。
我个人认为,需要就是“雪中送炭”,想要就是“锦上添花”。当然这样的说明对孩子仍然很抽象,但家长就容易理解多了。父母只要想目前这个东西,对于孩子的生活是不是“雪中送炭”,就可以想明白能不能买了。
而且不同家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比方有的家庭认为“给孩子买泳镜”是雪中送炭,因为游泳课的时候,泳镜坏了。但可能在另外一个家庭就是锦上添花,甚至根本不在选项内。所以,做决定时,也要考虑,对于自己的家庭来说,是“锦上添花”还是“雪中送炭”。
图片来自网络4.小存钱罐:孩子一两岁以后,也可以给准备一个小存钱罐。目的不是为了存钱,是为了让孩子熟悉接触钱这个概念。三四岁前,孩子对于钱,都是没有概念的,所以,很多孩子春节收压岁钱,红红的人民币和一颗糖之间,大多数都会选一颗糖,扔了红红的钱。哈哈。
噗噗有一段时间,对硬币和一块钱特别感兴趣,常常拿着偶然翻到的硬币爱不释手。然后找类似的铁片之类的,她以为是同一种东西,常常放在一起。她爸爸看到了,就打断过几次,给她没收了。
其实,对于孩子,这是很好的引入钱的时机。我当时就找了个空盒子,将家里的大硬币小硬币都放进去,告诉噗噗,“这些是钱,硬币,可以用来买东西,所以不可以乱丢。这个盒子里的硬币都是噗噗积攒的,现在给找了一个特定的盒子,方便你保管。”
现在她有时候时而不时就拿出来那个盒子,看一看。然后再装回去。过了3岁以后,可以有进一步的措施来发展“存钱消费投资的意识”等等。所以,3岁前是一个铺垫,可以让孩子到时候自然而然去接触。
图片来自网络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本来还想分享3岁以后的内容,但是因为更多,更复杂,下一次再好好讲。
今天就酱!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