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11次作业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11次作业

作者: 俪璇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16:54 被阅读0次

弟弟恋爱失败后,一直不愿意再谈朋友。

父母托人给弟弟介绍了两三个个他们认为很满意的女孩,他也借口太忙顾不上,就给推脱了。

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可是父母就因此陷入焦虑,特别是在几次催婚下,弟弟抱怨了一句“我想出家当和尚去”之后,他们更是坐立不安,走坐不宁。

只要弟弟回家来,他们就轮到上阵,各种道理,各种举例,发怒,哭泣,各种折腾,软硬兼施,甚至动用亲戚邻居各种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几乎36计都用遍,而结果呢,可想而知,结婚的事,感情的事,怎么能是说教就能解决的?

弟弟不堪重负,无奈选择了“走为上”。

一连半年几个月不回家,也不打电话。

偶尔父母主动给他打电话,他也以“太忙了”为由,不等父母切入正题,就匆忙挂了电话。

陈海贤老师说,我们为什么会有人际关系的烦恼呢?

其实主要的根源就是:分不清什么是别人的事,什么是我的事。

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一个理论,指的就是要想解决人际关系的烦恼,就要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我只负责把我的事情做好,而你也只负责把你的事情做好。

可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啊!

当我和妹妹试图劝说父母,让他们过好自己的生活,不要再操心了时,他们差点急眼。

还说“孩子让你享福就有福,孩子不让你享福就没福”,还有什么“看看人家谁谁孩子事业有成,还生个大胖小子”……

当劝他们搬离老家那个破旧的土房子时,他们就说啥时候我弟弟解决了婚姻大事,啥时候再考虑换新房子,不然就一辈子待在这里……

“孩子成家立业了,父母才算完成任务……”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

所以就算他们听了陈海贤老师的课,也明白什么是课题分离,他们还是不会有所改变,依然会把孩子的事当成自己的责任。

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明白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人生。

另外,陈海贤老师说,

别人提出请求,那是别人的事,他遇到困难,应该提出请求。可是你接受还是拒绝,那是你的事,你也不能因为自己拒绝有困难,就抱怨别人不该提请求。

如果你拒绝了,别人怎么评价你,那又是别人的事了。

它既不是你能控制的,也不是你能剥夺的。别人怎么评价你,不应该成为你的行事准则。

我们总是会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去尝试。

可是害怕失败害怕的是什么呢?说到底,还是害怕别人的评价。

即便明白了这些道理,可是我依然放不开自己,感觉依然生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我想,这需要更积极主动的锻炼自己的思维。

相关文章

  • 谈谈转变

    今天,我读完了陈海贤老师的《幸福课》。我是通过得到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知道陈海贤老师的。在《自我发展心理学》课...

  • 读书30《了不起的我》

    2020年9月第二本,总第30本。陈海贤:《了不起的我》/这本书脱胎于得到课程《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读书之前...

  • 读书笔记:《了不起的我》

    这本书是陈海贤写的关于自我发展心理学的书,脱胎于陈海贤在得到的课程《自我发展心理学》,这个音频课程我买了,但是听完...

  • 《自我发展心理学》学习心得1——改变的本质

    以下内容是学习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的心得体会,部分内容摘自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 人总在慢慢变化而不自...

  • 9.《自我发展心理学》听书笔记2,26-30小节

    书名:《自我发展心理学》(26-30小节) 作者:陈海贤 日期:2020-7-14​ 方式:得到APP看陈海贤亲述...

  • 改变,你一直都有选择

    改变,你一直都有机会 of 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on 得到 2018年12月25日 圣诞节? 陈海贤老师在得到...

  • 了不起的我

    新到一本书,名字叫《了不起的我》,陈海贤写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书到了,刚刚翻开。 陈海贤是谁呢? 他是浙江大学心理学...

  • 关于“改变”所需要知道的一些心理学知识

    参考: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课 及笔记 自我发展心理学·1 1. 每个人都有选择,误以为自己没有选择时,...

  • 关于

    听 得到 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对比自己,记录轨迹,希望自己能够有所进步。

  •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19丨控制两分法:如何找到烦恼的根源? 陈海贤 欢迎来到《自我发展心理学》。 陈海贤有一次去学校做讲座,有个同学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第11次作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bwc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