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5月12日 星期六 晴
今天我们可以一起坐在这里分享读书的心得,非常幸运!因为我们许多人素味平生,我们在此之前并没有什么交集,能够坐在一起进行心灵的交流真的非常不易,值得我们珍惜这宝贵的读书时间和奇特的缘分。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想起了十年前的那场汶川大地震,看了一篇报道,是讲述一对父子天人永隔的悲惨故事。如果躲过汶川地震,施文今年该24岁了,参加工作、结婚生子,父亲施先志总是这样假想。
四川都江堰聚源中学的教学楼塌成一片废墟,震后第一个早晨,救援人员抬出一具遇难学生遗体,当掀开遇难者面部的白布后,他瘫倒在了地上。
儿子稚嫩的手上,沾满了灰尘,40岁的中年男人双膝跪地,使劲扳开、并紧紧抓住了儿子的手,尽管它是冰凉的。
这个令人泪目的瞬间,被华西都市报记者朱建国,用相机定格为“心手相连”,并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为世人熟知。
十年,施先志没有再婚,仍然保留着儿子留下的一件外套、一件毛衣和一辆自行车,时不时拿出来穿穿。
这个悲伤的故事听来总会让我动容。因为十年前的今天发生地震的时候,我在武汉同济进修,正在从寝室午休后到科室的路上,没有明显的震感,而女儿在恩施市中心幼儿园,她那时才五岁,恩施的震感还挺强的,至今她都记得老师叫他们从教室跑到操场上去,当时小朋友们还觉得挺新奇和开心的,现在想来还是心有余悸。而老公在单位上班,同事们都惊慌失措地跑到坝子上去,他还跑回办公室拿了重要文件才跑。我们三个人都在不同的地方,只不过恩施的震感比武汉强多了。
十年一晃而过,而那一刻的情形至今仍定格于我们的脑海中,如果当时我们在汶川的话,今天可能我们一家人都不在人世,也有可能生离死别,我们仨之中有人也会像施先志一样承受着失去亲人的刻骨痛苦。
不要认为这一切绝不会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因为七年前我亲自到汶川地震发生的地方去过,看到了地震后的遗迹,那些断壁残垣、那些压在石块下面的烟盒和书本,还看到那些巨大的掩埋尸体的大坑后,觉得我们每个人都不会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降临在自己头上。
记得我曾经在QQ空间上写过关于地震现场的描述,于是我翻到了2011年的7月25日的日志,我写下了《北川之行》这篇文章,文中这样写道:我们到达的第一站是汶川县映秀镇,这儿也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进入映秀,一栋栋别墅一样的民居进入我们的眼帘,小学和中学都已经重建,但给我的感觉总是有点怪怪的,仔细一想,原来是在镇上没看到多少人。
路上遇到一个长相清秀的卖碟子的小姑娘,她说地震发生时,她在学校读书,那段时间下午上课时间是14点20分,地震的时间是14点28分,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得以逃生,她指给我们看的学校那一栋四层楼房,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明显的断裂,但实际上在那地下还有一层楼,当时在一楼睡午觉的部分老师被活活埋在了地下。在那次地震中,这个小姑娘也永远失去了自己最亲爱的奶奶,说起这些时,小姑娘的眼中透露出悲伤的神情。
第二天,我们抵达北川县城。先去参观旧城,面对着那一栋栋坍塌的楼房,当年那一幕幕惨不忍睹的景象似乎又重现眼前。当年一位死里逃生的小学老师陪我们同行,我问她是不是跑快点生存的几率就大些,她说她亲眼看着一个比她跑得快的人遇难,而她幸运的从3楼掉到2楼,然后跑到街边的坝子上幸存下来。
当我们邀她一同到她原来的学校去时,她却掩面说无法同行。的确,在经历了那样的灾难后,心灵上的疮疤再被揭起的感觉是谁都难以接受的。
在大自然巨大的破坏力面前,人类的力量似乎是渺小的,但有一种力量却是它所无法比拟的,那就是人类爱的力量,有时它甚至能够穿越生与死的距离。
地震中一位母亲在最后时刻留给孩子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在那度秒如年的黑暗中,母亲沉重如铁的指尖下,一下一下敲打的,不是文字,而是地震中那一轮高悬的太阳。只要有爱,妈妈也会在天堂微笑。
参观完旧城后我们去了北川新城区,美丽的新城里超市、小区、花园、湖泊样样俱全,北川的人民已经过上了新的美好生活。唯一的缺憾和映秀镇一样,街上人很少,孩子就更少了。
世界上除了生死,其余的都是小事。可是,这些小事却像我们华丽袍子似的人生中的一些虱子,弄得人非常难受和烦躁。而读书会让我们忘却这些虱子,让我们宁静和快活,特别是雪漠老师《世界是心的倒影》,会让我们在尘世的日子里学会放下,学会觉醒。
这本书是我们读书会长送给我们读的,她自费买了几十本,送给我们每个读书会的会员来读,结果前些日子我拿起来就一口气读完了。文字浅显易懂,佛理清晰明了,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意思。然而,真正要做到那种豁然大度、处于达观的精神状态还真是不容易的!
那些日子处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惶惶不安的状态下,心慢慢变得很乱很繁杂,甚至午夜时分依然不能够平静的入睡,即使入睡了也会半夜醒来,无法继续入眠。心中有许多烦恼让人心烦意乱,愁绪太长挥不去,苦闷太多散不去,真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为他人而颠倒黑白,为无中生有的事情和无事生非的纠葛而让自己身心憔悴、愤懑不已,这值得吗?明明知道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但就是不能够平息心中的不甘啊!
曾经奉为圭臬的人生准则,曾经坚信“无为而治”的老庄哲学似乎都在嘲笑我的傻,什么时候了,你不害人,人家就不来害你吗?你的善良在别人的眼里就是软弱、无能,你的好心在他人眼里就是无知、无用。就在这个时候,我读到了这本书。
“不管你执着还是不执着,世界都一直在变。白昼终会滑入黑夜,黑夜也会迎来黎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假如你能进一步明白,现实也是一场以假乱真的梦,你就能活得非常自在。”
“大善铸心、命由心造。”
“真正的快乐其实很简单,它就是你心中的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永远觉醒清明于当下,触目随缘,快乐无忧。做事如彩笔描空,描时专注,描后放下。心中空中了无牵挂。这就是典型的任运宽坦。”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几乎所有的智慧修炼,都是为了对治分别心。因为人间所有的纷争都源于分别心。”
这些话如清凉的甘饮灌入浮躁的心灵,令那喧嚣外境成了宁静的乐土,心灵得到滋养的甘露,原来世界真如倒影般在自己的幻影映照......
太在意别人的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举动了,为别人而活着,丧失了自己,这种活着都只是一种痛苦!其实,这又有什么必要呢?我最喜欢陈果老师的一句话“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我自己开花、绽放,和任何人没有关系,我与这个世界都没有任何冲突,我不和任何人争,只是做好自己就行了!他人只是你人生中的匆匆过客,你的心才是与你相伴终身的朋友,你的一生就是要把自己的心照料好。
然后我烦扰多时的心,忽然慢慢的静下来。如果我们在梦中遭遇到的一切不会对我们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那醒来的现实又何尝不是另一场大梦,又何必萦绕所怀。如果把物质,功利都看淡一些,总有继续生活下去的理由,又何必看重得失。
原来,所有的烦恼也是自己庸人自扰之,心有多大,世界便有多广。我唯一能改的只有自己的心,唯一可以把握的也是自己的心。还是开心快乐地活好每一天,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更有价值。
读过这本小书,才发现自己的心与世界原来是一体的。世界是我心的倒影,我心也是了不得的。
希望今天下午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这里有所收获!感谢大家!

网友评论
昨天看到地震后3000多个新生婴儿,很多还都是高龄妈妈冒险怀孕,开心的是后来孩子都健康出生,幸福成长!
那一年,他们因为孩子,愁眉不展,悲伤不已,而今,他们因为孩子重绽笑脸,佩服他们!祝福他们!
感谢妹子的文章,让我们想起并记得那些感动的时刻,提醒自己,生命必须敬畏!生活再难也要坚强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