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子路死不免冠
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
第二年,子路死在了卫国,孔子因此病倒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
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蒯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kuī)之邑宰。蒯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蒯聩入立,是为庄公。
卫出公辄继位十二年,他的父亲蒯聩一直在流亡在国外,不得入国。子路这个时候在卫国大夫孔悝家里做家臣。孔悝是蒯聩姐姐的儿子,也就是蒯聩的外甥,此时,是卫国当权的卿大夫。蒯聩在姐姐的帮助下,进入孔悝家里,挟持了孔悝一起袭击了卫出公。卫出公逃到了鲁国,孔悝带领大臣们拥立蒯聩为国君,这就是卫庄公,是卫国的第三十任国君。卫国第十二任国君的谥号也叫卫庄公,所以历史上将蒯聩称作卫后庄公。
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
孔悝作乱的时候,子路有事在外面,听说国内发生了暴乱,立即马驱车往回赶。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羔这时在卫国做狱吏,碰上这样的大暴乱,他只好仓皇逃走。刚出城门,就碰上了子路,他对子路说:出公已经逃走,城门也关了。您可以回去了,不要白白地去受这个祸害。
但是子路说:我吃他的俸禄,就不应该逃避他的灾难。子路是孔悝家的家臣,孔悝是卫国的大夫,子路也就是卫国的臣子。既然吃着卫国的俸禄,就应该帮卫国出力。子路认为,现在孔悝和卫出公有难,却只顾着自己的性命,一走了之,这是不义了。子羔劝说无效,只好自己走了。这个时候,正赶上有使者要进城,城门开了,子路就跟了进去。
造蒯聩,蒯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蒯聩弗听。於是子路欲燔台,蒯聩惧,乃下石乞、壶黡(yǎn)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子路找到蒯聩,蒯聩和孔悝都在高台上。子路对蒯聩说:您为什么要任用孔悝呢?请让我捉住他杀了吧!
子路是孔悝的家臣,理应救孔悝,可他为什么请求蒯聩让他捉住孔悝杀了他呢?子路这样说的目的,正是要救孔悝。因为孔悝现在被蒯聩挟持着,处在危险之中,自己根本没有办法接近孔悝,只有用计谋使孔悝脱离蒯聩的身边才行。于是子路想了个挑拔离间之计。
因为这十二年来,一直都是孔悝辅佐卫出公阻止蒯聩回国。子路这样说,就是想激怒蒯聩,让蒯聩恨孔悝这个外甥,居然长期帮助别人而拒绝自己回国,真是该死!而蒯聩是孔悝的舅舅,如果亲手杀了孔悝,对自己的名声不利。既然你蒯聩那么恨孔悝,又不便下手,那就让我子路来帮你杀了他吧!但蒯聩没有中计,虽然他对孔悝恨之入骨,但他知道孔悝是朝中重臣,如果现在杀了孔悝,其他的大臣也不会拥护自己。所以,蒯聩没有听子路的建议。
子路见计谋失败,便放火烧他们站的高台。蒯聩害怕,叫石乞、壶黡两人带着士兵到台下去攻打子路。石乞和壶黡都是当时力大无穷的勇士。子路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这一年,他六十三岁,人生七十古来稀,子路已经是个老人了。在两个年轻力壮的猛将和一群士兵的围攻下,子路寡不敌众,渐渐体力不支,身受重伤。一个不防,用来固定帽子的缨带被割断了。
子路知道自己好像战必死无疑,于是,他扔掉伴随了他一生的长剑,腾出手来,扶正头上的帽子,大声说:“君子可以死,但帽子不能掉。”就在子路系帽子的时候,敌人一哄而上,将他砍成了肉酱。
孔子闻卫乱,曰:“嗟乎,由死矣!”已而果死。故孔子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於耳。”
孔子一听到卫国发生暴乱的消息,急切说:“唉呀,仲由要死了啊!”不久,果真传来了子路战死的噩耗。孔子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地说:自从我得到了仲由,再也没有听到恶言恶语。仲由啊,这都是因为你在保护我。现在,你却先我而去了,你再也不保护我了吗?你再也不陪伴我了吗?你再也不顶撞我了吗……
孔子拖着刚刚稍有好转的病体,哭得伤心欲绝。他望着卫国的方向,喃喃地说:我曾经说过,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路,你做得好啊,你是个真正的君子!
子路与孔子(终):子路死不免冠一年前,颜回的去世,像挖空了孔子的心。而这一次,子路的去世,连支撑他身体最后的一根支柱也倒塌了。孔子再次重重地病倒了。
一年后,孔子也离开了人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