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看,女人在人类历史中的地位问题,我们先从女性主义电影从产生到理论的形成中,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历史中似乎缺少了女人的记载,即使是西方在工业文明之后的一长段时间内,女人也不是主角的位置,到了1968年,觉醒了的一些女人们,终于产生了一些妇女运动,在现代化光影之下,妇女运动的口号是,“走向摄影机后面”。
在女性电影批判中,她们于1972-1975提出了方法论:形象批评/精神分析。
她们似乎想证明,男人和女人的形象,并不存在先天生成的问题,而都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所以,她们就想利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论,去发现这些问题是如何发生的,比如从小女孩开始分析,从小男孩是怎么成长的,接下来她们找到了很多问题,比如恋母情节,什么恋父情结,其中,最有影响力的,莫过于在1975-1985所形成的穆尔维的观众理论。
穆尔维认为过去拍的电影色情观,都是为了表达男人的色情欲望,于是把女人演成那个样子,就是混合着女人大腿、乳房、性感的形象,套在故事里面。实际上,人们看电影,尤其是男人,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看这个东西。
后来有人提出说,如果一个女同性恋去看这类电影,她有什么感受,然后又推及到,包括一个男性同性恋,包括白人妇女,黑人妇女怎么看,于是,这就在全球化的意义上提出了更多的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女性主义都是有西方的中产阶级的白人女性提出来的,所以后来也加入了其它的有色人种,比如黑人妇女提出来,我跟你这个不平等的受人歧视的白人妇女还有差距,你还歧视我们呢,你还歧视黑人的男人呢。
于是,这就进入了女性主义自己的全面反省的时代。因此,1985年以后,女性主义从自我反省和向社会性别研究扩展。
在银幕上的女人形象中,美国本质论认为,电影的形象是取自真实的女性原型,她们通过研究统计观察发现,从而揭露出了好莱坞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定位:恶魔,女巫,荡妇,天使,贤妻良母,性感大腿,乳房等。
而欧洲的观点和美国却还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在一些女性主义者身上,她们认为,“女人是后天教育出来的”(波伏娃),不存在“真实的女性原型”;于是,她们采用精神分析,媒体如何参与教育女人的论述方法,来探讨女性主义的问题。
1975年英国人劳拉·穆尔维(Laura Mulvey)发表的《视觉快感和叙事电影》一文,成为女性主义电影理论的来源。因此,所谓的女性主义批评主要是建立在这篇文章提出的论点和分析方法论的基础之上。
她教给了我们去发现主流电影中的父权叙事,去发现这些元素这些话语,怎么从画面上、形象上、语调上、情节上读解它,她的方法就是:运用精神分析,符号学,结构主义,侧重揭露以好莱坞为代表的传统叙事电影(故事片)中建构父权性别观念的机制(=怎样)。
女权主义电影批评较著名文本如下:
《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穆尔维
《女性电影作为对抗的电影》庄士顿
《精神分析与女权主义》密切尔
《爱丽丝说不》
我们最主要来分析一下《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中所使用的理论:
它是利用精神分析的原理,这影响到了全世界对于女性主义在电影中的评判与思考,在电影批评中在国内比较流行的是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理论。
第一个问题,她揭示出以好莱坞主流电影为主的传统叙事电影的叙事模式(在整个讲故事的一套模式)中,怎么样建构出男尊女卑意识形态的潜意识机制。
第二个问题,提出建立新的女性主义电影语言和叙事模式的需要。
而这套理论所依据的原理和方法论,如下图,就是以精神分析为核心。
那么,这个理论是怎么利用精神分析呢?
它主要是利用了弗洛伊德关于梦和文化的概念,就是说电影是我们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行为,大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想起来就会从网上下载或花钱买碟或去影院看电影,但弗洛伊德从精神分析的角度,从人类心理活动的角度,对这个事情有一个解释,穆尔维就是利用了弗洛伊德的这个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看电影,就是白日做梦。
而拉康有一个提法,他认为电影是一个镜像,大家在电影前看银幕,这个银幕就宛如我们生活中的一面镜子,它就类似于我们人类照镜子。
拉康认为照镜子是人类最早的人格,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自我,我们建立自我的最初的一个行为,就是从镜像中发现自我。所以,他认为看电影就类似于我们看镜像,看电影也就等于是我们看自己。
也就是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利用了梦与电影,镜像与电影,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去对电影进行研究。我们知道对电影的研究,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角度,有很多的流派,比如可以从阶级的角度,从技术的角度,从种族的角度等等。
那么,从社会性别的角度来研究,就会有一个立场,就是电影怎么利用潜意识里面的男女关系,最后投射到银幕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