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新国娘上吊死了……”村里有人开始传播消息。
“什么,什么,昨天不是还见她的吗?”
“谁知道呢,儿子不孝顺呗,不然七八十的人了,怎么会走上这条路呢……哎,真是可怜啊,成了吊死鬼……”
众人围在一堆,摇头嗟叹不已。只是新国娘再也听不到了,也不会再拎着小板凳去田地里干活了。
一、童年、麻子
新国娘苏李氏是个苦命的孩子。虽是最小的娃,上头有两个哥哥姐姐,但是三十年代的农家娃,都是泡在苦水里长大。吃不好,穿不暖,姐姐们们穿的破衣烂鞋,流转一番,最终会穿在她身上,套在她脚上。
就这样,老天还嫌她喝的苦汁汤不浓,就丢些苦瓜苦胆进去。那年的天花,轻飘飘的盖到了她身上。她命大,干倒了死神。只是天花可不是好惹的,好像不甘就那么落荒而逃,临走还往她漆黑的眸子里,扔一片花朵。
漆黑的右眼眸不复存在,从此一个满脸坑洼,右眼深凹的独眼龙来了。
十来岁的姑娘,正是爱美的年纪,接受不了这样丑陋的自己,哭了三天三夜,只是任她怎么哭,那深凹的右眼,怎么也流不出眼泪了。
她本想一死了之,看着爹娘的面如死灰,她又不舍得了。那个时候的孩子,还哪有那么多心思啊?虽然自己痛彻心扉,但不至于在父母面前寻死腻活,她得擦干眼泪下地干活啊,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的爹娘。
虽然成为独眼龙是她的痛楚,但是依然改变不了别人以此笑话她的事实。
她在田间干活,会有同龄的娃子笑话她,男孩子甚至戏谑,宁死也不会娶她这个独眼龙。
二、嫁人、虐待
时间在不停往后翻,一晃她就成年了。长大后的她,也该嫁人了。
只是想用嫁人改变困难,实在是太难了。毕竟她也挑不到什么好人家啊!
男人倒是极老实的,而且还有点儿“大仙”的样子 ,整日里说些卦辞,和一些俏皮话。夫妻俩过得倒也和美。
要是你以为,这就完美了,男人不嫌弃她那副样子,不是已经烧高香了吗?毕竟世上男人都爱色,一个不爱是虚伪。
在婆家干活,这不成问题。虽说在家做姑娘时,她最小,干活最少,但是农家姑娘哪有不会农活的呢。
只是啊,婆婆。提到那个婆婆,她嘴巴里就往外冒苦水。
婆婆是丈夫的后娘,自己无子,对儿子倒凑合,对儿媳却是百般挑剔。饭咸了,骂;饭做晚了骂,完全不顾及她从刚从田地回来带来的一身暑气……
婆婆骂人那是村里无人敢与之匹敌。她那骂声如鼓点儿一般,声声敲在她的心上,二三百人的村子,男女老少听到那骂声,都是摇头叹息,但无人敢去劝和。曾有胆大心善地跑去劝,没想到火势一转,烧到自己身上,那婆婆本只是骂儿媳,又转到自身不要紧,她不忍旁人被连累,拉婆婆回屋,结果惹来的拳打脚踢。而男人,也不敢却唯唯诺诺不敢上前进言,因为一旦为老婆说话,只会让她受更大的罪。
三、鬼门关、叔婶
婆婆打她,除了家务俗事对她的挑剔,更重要的是子嗣问题。
不是说她不生育,苦就苦在,明明可得,经受很多痛楚,最终却希望落空啊。
出嫁过来的七八年间,她的肚子大了五六次。第一次是刚嫁来没俩月,她的肚子就鼓起来了,婆婆非说那是孽种,硬生生踢掉了她肚子的娃,她捂着肚子,看着身下流出的血,完好无损的左眼,涌出了无穷无尽的泪,像要把身体里的水流干一样。
没等她做个小月子,婆婆又骂她好吃懒做。男人深知,被踢掉的那个孩子是自己的,但那是娘啊,能怎么样呢?孩子还会再有的,只能劝慰她。
好在她肚子也争气,没半年时间,她又害喜了。只是那天,她在地里割麦子。挥汗如雨的时候,她丝毫不知道自己会腹痛难忍,她晓得自己还有几天才到生产日呢才忙着抢收,却忽略了娃提前发动了。
男人跑着去叫接生婆,却被婆婆骂:“生个娃有啥矫情的,喊接生婆还得花钱呢,你把他衣服脱掉接住孩子,就让她躺在地上生,待会儿用镰刀割下脐带就行了……”她疼得听不清婆婆说什么,只能任由他们摆布。终于出生了,在田间地头。只是孩子出生几天就夭折了。
后来她又接连生了几个孩子,不是未足月流产,就是出生后夭折。第五的孩子是养到一岁多,刚会喊爹娘,踉踉跄跄会走路,一日不知为何染病也去了。
男人本就有些信鬼神,听人说是她命太硬,命里无子。除非改让孩子喊叔婶,不然难成子息。
可怜可怜啊,怀胎十月,一朝分娩,鬼门关里走一遭,得子不能喊爹娘啊!
四、蜜罐里的孩子
孩子来之不易,那真是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就是新国想要星星,她也会想办法搬梯子去摘。
听村里老人说,新国、新民、小新三兄妹长成人,那是她苦汁里熬成蜜,用蜜罐教养的孩子。
男人是十里八村扎花好手。白事儿请他扎花的人不少,因此生活还过得去。
只是他出去扎花的时候,一家子都靠她苏李氏。田里家里,加上孩子。但是她脸色是带着笑意的,那是发自内心的笑意。尤其是她看着孩子在她身边叽叽喳喳的时候,她凹陷的瞎眼,好像也没有那么吓人了,整个人身上洋溢着母性圣洁的光辉。只是她心里也痛啊,九死一生诞下的孩子啊,却永远不能听见孩子叫声“娘”!
这个遗憾 ,被孩子的欢声笑语填满。不能叫娘就不叫吧,只要他们好好地活着就行。
四、退场
孩子长大了,俩儿子也都各自成家。小女儿也嫁人了。
生活如平静的河流。
干农活、帮忙照顾孙子孙女。她和男人偏居在老屋里,日子倒也自在。
婆婆去了,压在她头上二十多年的大山终于轰然倒下了。
接下来的几年,她确实也快乐了几年。虽然她已不在年轻,常年的劳作和劳累,让她开起来比同龄人更显老。心自由,人就快乐啊!小时候经常看到她在闲时扫树叶子,割蒿草晒干烧火。
他们夫妻俩也经营着一个菜园,菜长得白白胖胖的,她侍弄菜的精细,一如之前对待自己的孩子。
孩子们结婚生子了,他们继续发挥余热吧,自己种地,种菜,还给儿子们帮忙。
后来啊,村里整体搬到路边靠街的地方。大家都搬走了,只剩下些老弱病残留守老村。但是最终村子要重新填平,变为耕地。他们的老屋,也在他们的不舍中被推倒。
他们带着自己的破行李去了自己的儿子家。老两口的命运也捏在了孩子手中。
两层楼,多的是房间,只是没有给他们的房间。他们只能住在院子里灶屋旁的小破屋里。
而且还是一个儿子家住半年。
半年后,男人死了。以为男人本就比她大七八岁。这个时候已经八十岁,一直还有咳嗽病,这一折腾,就去了。
男人去了,就剩下她一个人了。也许是人老了惹人嫌吧,不知何时,儿媳烧饭,她烧火,饭好后,人家端到桌子上,她只能在灶屋啃干馒头,而她还得抢着去干刷锅的活儿。
身体不太好,一生病,儿媳妇的脸就跟锅底一样黑。她只能打电话给女儿,女儿女婿很孝顺,女婿就会跑来把她接走看病。
一次她在女儿家一呆半年,儿子连个电话也没有。但是七月半,她非闹着要回家。女儿很生气,原来她记得大儿子家种了几亩芝麻,该成熟了,她若不回去,估计家里要闹翻天了,她也别想再回去了。女儿虽好,终是泼出去的水啊。
二儿子一家,常年在外。六个月只给她留二百块钱生活费。
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她的身体一日不胜一日。女儿家里也有个幼女需要照顾,骑着车子来接她,病好后,她依然闹着回家。女儿生气了:“回去干什么,你还要累病,你总这样,想过我吗?我把孩子丢家里,跑去照顾你……”
她听了这话,想到自己连病数日,就在二儿子家,二十多岁的孙女回来了,但是却不跟她说话,整日跑去自己姨家玩。女儿说她拖累,儿子又全不管她,孙女回来却嫌她洗衣服浪费水。
于是半夜她拿着自己的裤腰带,拴在灶屋门上,活活吊死了自己。
可笑的是,她死了。第二天她大儿子才从邻居口中得知,然后一脸不情愿的走进了弟弟的家里。
过了两天二儿子才从外面回来。儿媳还叫了一大帮娘家人来,不知是为了什么。
她的孙女,大嚷大叫,在QQ上发心情:一切破事儿,妈妈回来了,都不叫事儿。
出殡那日,大家谈笑风声。好像她是正常老去一般,她娘家的侄儿,也未曾说一句什么。
只有她的女儿小新,苦得撕心裂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