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教学文摘》朋友是老酒申请简书故事伯乐试运营专题齐帆齐微课
为什么“熊”孩子越来越多?李玫瑾:3岁立恩,6岁立威,12岁立价

为什么“熊”孩子越来越多?李玫瑾:3岁立恩,6岁立威,12岁立价

作者: 方海敏 | 来源:发表于2021-02-19 23:50 被阅读0次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千年流传的育儿经。曾经,先辈们就是用一这句话教育自己的儿女。而人们评价一个孩子时,也总爱这句话做对比。

    可是如今,在一系列先进教育理念引领下教育的孩子,有些行为总要颠覆那句流传千年的金句:三四岁的小斌明明知道杯子是喝水的,非要把鱼缸里的小鱼捞出来养在杯子里,奶奶不给就躺地上打滚耍赖;五岁的强强明明知道前面是水坑,非要一脚踏下去弄湿鞋子;七岁的轩明知阿姨怀孕要爱护,非要推几下,差点摔倒,还说就想推一下阿姨,看看到底会不会流产……这些举动让人哭笑不得,真是头疼的“熊”孩子。

    前几天看到一视频,13岁男孩做错事,一女子好心规劝,没想到这个“熊”孩子竟然拿戒尺朝女子脸部刺去,导致破皮流血。更奇葩的是,这个“熊”孩子的父母不但不及时制止他的不当行为,反而放狗助追女子。

    路人看到此,都义愤填膺,替女子报了警。警察来处理时,这位母亲的
    解释让人匪夷所思:“小孩子不懂事,长大就好了!孩子经常对别人动手动脚,其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听着这奇葩母亲的奇葩解释,不禁令人唏嘘。十三岁了还小?要怎么宠溺才算他长大懂事,想不通这是怎样的一对父母?

    著名教育家李玫瑾说:3岁立恩,6岁立威,12岁立价值!想对这位母亲说,不要拿一些理论来就错将错地教育孩子了。偏离教育和做人的基本核心,再多解释都是犯错者的“帮凶”!

    当然也有一些问题引人深思:

    一、“熊”孩子是怎样形成的?

    有一句话说“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熊家长”!所以说,“熊”孩子的出现都与家庭教育和家长教育有很大关系。分析当前“熊”孩子共性表现,形成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1.家长在孩子小时候不立规矩,长大不听管教。在上述案例中,十三岁的孩子打小区的孩子,成人去规劝,反而拿利器把规劝女子戳伤,这就是典型的小时候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过错行为、长大了不停承认管教、是非观念淡薄所致的结果。

    2.家庭成员无限度满足孩子需求,让孩子缺失了责任意识。如今的孩子生活在物资富裕的社会、家庭生活中,不论独生还是二孩,家庭成员关系多成为6+1或6+2,成人对孩子的需求基本都是“有求必应”,即便做不到面面俱到,也绝不让“自家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而输在起跑线上”。所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假.富二代”。

    往往看到父母在工地上拼死拼活搬砖挣钱,上了大学还失业的独孩却在KTV唱着“我的老父亲”或“白发亲娘”、“不怕太阳晒,不怕风雨打”......明明到了该奋斗的年龄,却选择安逸、啃老,让“顶梁柱”缺失了责任担当,还怨自己父母没有创下一片天地。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在小时候父母的“一片好心”处处包办,在孩子幼小心灵里没有树立责任担当意识。

    3.父母不科学的教养方式,让孩子形成攻击行为。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家长,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所以每个家庭的教养方式都各不一样。有的家长还由于文化水平、教育理念等差异,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比如有的家长经常“吼”孩子,有的家长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殊不知,孩子小时候家长的吼、打下,导致孩子多半性格或孤僻、或暴躁。而且,在这种“语言暴力”、“肢体暴力”背景下成长的孩子,多半带有攻击性行为或叛逆行为。所以说,父母教养方式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好坏。

    4.父母忙碌无暇照顾孩子的教育,让留守孩子成了“散养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越来越大。特别在建筑、建设等方面的人才需求更大。所以很多家长特别是农村家长抛家舍子外出打工,让很多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也有很多家长为了生意,只顾埋头赚钱,对孩子生活、学习缺少照顾、缺少管教,让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散养人”等。要知道,成长路上缺少父母关爱和有效陪伴的孩子,多半在行为习惯、性格发展方面都存在问题。

    二、“熊”孩子对社会的危害

    1.“熊”孩子无视社会公德,有触犯法律的危险。“熊”孩子之所以熊,就是从小不缺失做人的基本标准,对一些社会公德置若罔闻。长此以往,就会触犯法律,造成社会危害。

    2.“熊”孩子遇事不能换位思考,造成对他人的危害。“熊”孩子从小在家得到父辈们的溺爱,常常都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和人交往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更不会替人着想。遇到一些不顺自己心愿的事,从来不会换位思考,有时候就会造成对他人的危害。就如案例中十三的孩子作恶伤害其他孩子,还不听人劝,反而变本加厉伤害规劝人。

    3.“熊”孩子“熊”的结果,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埋下一颗“炸弹”。熊孩子小时候在家中,所有成员对他都是百依百顺,百般呵护,或是无人管教,这就造成熊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是非辨别能力弱、行为习惯差等不足。这一连串不足,就给孩子的人生埋下一颗随时爆炸的“炸弹”。一旦爆炸,人生多半不堪。

    三、如何让“熊”孩子改“邪”归正?

    1.家长改变教育方式,明确规矩。著名教育家李玫瑾说过,“三岁上下说不行”,“0—3要立规于他,3-6岁要立威于他,12岁之前要立价值于他”,“孩子六岁之前管教,家长所有的话在孩子那都如“黄金”,十二岁之后再管教,家长的话就像“垃圾”。”

    说的就是孩子在三岁之前一定要注意行为教育,给孩子立下规矩,让她要有敬畏意识;六岁之前就要着重习惯培养,在孩子面前树立好自己的威信。因为3-6岁是一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等到十二岁再教育一切都是白费。所以教育孩子最佳时期就是六岁之前,家长要善于学习,掌握科学教育方法,起好表率,培养孩子规矩意识,管好自己,不度他人。

    2.树立良好家风,形成正确三观。家风又称门风,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好的家风如一本精彩又鲜活的教科书,让孩子拥有好的品德。形成好的家风就要注重培养孩子高尚的情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和谐的成员关系、树立明确的家庭规矩,让孩子置身其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自然养成好习惯,成就好品德,拥有好思想和好命运。

    3.把孩子当成平常人,专心做最真的自己。当今家庭中,每个父母都很爱孩子,但爱要有原则,千万不可过度关爱、过度溺爱或全家上阵“火力”爱。特别是家庭成员多的家庭,各成员之间要理念相通,口径一致,方法得当,和睦相处,“循环”地爱孩子,让孩子做平常人,做最真的自己。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都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良好的习惯,都会与人为善,和谐共处。

    4.重视孩子第一次犯错,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但关键在于父母是否重视纠正孩子的犯错行为,特别是孩子第一次犯错,家长是否给予正确引导。不要小看孩子第一次犯错,如果家长及时纠正,孩子再小都会形成好习惯。如果不注意纠正孩子第一次犯的小错误,还抱有“树大自然直”的思想,孩子还以为就是那样做。等孩子长大了,就会犯大错。所以作为对孩子一生负责的家长,就要重视孩子的第一次试错过程,注重纠正,为孩子成长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一个孩子生来就有善的本性,家长只要注意自己的教养方法,每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

    所以,面对“熊”孩子的不当行为,家长一定注意!你今天不狠心纠正孩子所犯的错误,明天社会就会狠心教他如何做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熊”孩子越来越多?李玫瑾:3岁立恩,6岁立威,12岁立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nz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