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哲思简友广场
1万小时就能成为天才?你疏忽了这一点那也是白忙活

1万小时就能成为天才?你疏忽了这一点那也是白忙活

作者: 暖暖冬末 | 来源:发表于2021-03-14 22:44 被阅读0次

在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和他的同事,对“除了天赋还有什么是成为天才的秘诀”进行研究。

这个研究在柏林音乐学院进行,他们把小提琴专业学生分成3组,根据不同水平分成高、中、低3组。

水平最高的是明星学生,水平最低的那组,毕业后连职业演奏的水平都达不到,只能做普通学校音乐教师。

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在5岁开始接触小提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练习小提琴的时间长短差别也越来越大。

在3组学生中,水平最高的一组,累计练习的时间已经达到了10000小时,而水平最低的一组,练习时间只有4000多一点。

神经学专家丹尼尔·利瓦廷也做了相关的研究,指出“研究发现,任何一个领域的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10000小时的训练。”

这就是1万小时定律的来由。

一年365天,每天抽出6个小时,一年就有2190个小时了,1万小时就是4.5年。

在4年半的时间里,每天抽出6个小时练习就能在相关领域成为专家!这个想法让很多人都兴奋不已,1万小时定律风靡一时。

在我出来工作那年,医院领导在会议上,特意对刚出来工作的新人说:在你们毕业后出来工作的这五年中,是你们与别人拉开距离的关键。

当时没完全明白领导的意思,只知道是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在看到1万小时法则的时候,我以为完全明白了领导的深意。

可是,后来又想想,有点不对!同一个老师,同样练习1万个小时,也不可能每个人的水平都是一样的!

我花100个小时掌握的技能,可能别人花50个小时就不仅掌握并开始创新了。这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大的差别呢?

《刻意练习》的作者给出了答案,大部分人只是在进行天真的重复练习。

只进行简单的重复练习,是不可能得到提升的。要是简单的重复练习就能成为专家的话,那些日夜不停重复生产的机器早就成精了。

要想练习达到预期,就需要我们具有高质量的心理表征。即提升练习时的专注力,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针对在练习时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即在我们练习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之外,还需要对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行回顾。

同时进行探索,做得是否正确?有没有达到标准?有没有改进的方法?用其他的方法是否可行?及时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如此循环重复,只有这样的1万小时才有可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这也是复盘的过程,想要成功就需要掌握的能力。

相关文章

  • 1万小时就能成为天才?你疏忽了这一点那也是白忙活

    在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和他的同事,对“除了天赋还有什么是成为天才的秘诀”进行研究。 这个...

  • 疏忽你了

    今天看到同事发的一张照片,儿子在办公室改错。晚上碰到儿子老师,给我说题乱做,老师单独叫过去辅导,我心存感激。...

  • 宝贝,疏忽了你

    最近确实有点疏忽人,实在是因为我可能是太忙了。也可能是我实在是没有时间能够见到你,也可能是因为我的世界里除了工作没...

  • 天才就是你!

    看到题目,你就惊呆了! 天才不是天生的吗? 要是有方法练出来,我也能成为天才了! 没错,你也可以成为天才 迄今为止...

  • 1万小时定律

    你们会相信天才吗? 你们会相信努力就能成为天才吗? 你们会相信后天其实也是可以成为天才的吗? 有一句话说”1万小时...

  • 疏忽了

    背景:2020.11.20~中午到医院接住院的老人,住院部侧门前,地方不是很宽敞。 真没注意 到了住院部侧门后,给...

  • 30天读30本书,挑战第9本《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这应该算是一部成功学的书籍了,教人如何成为天才的!对,你没看错,是教人成为天才的!天才可以学会吗?天才不是天生的吗...

  • 争论没用,保持沉默。

    听着人家把黑说成白,你忍不住去争论,真的没有用,人家认定那已经是白的了,你再说也没用。你在争论,那也是此地无...

  • 读《让达成目标成为习惯》

    虽然我无法左右外在世界,但至少我能决定自身感受。为生活中一切事物赋予意义的人是你自己,一旦明白了这一点,你就能成为...

  • 做好这一点,你也可以成为天才

    年前听樊登读书会有一本书叫做《刻意练习》,里面讲到没有所谓的天才,天才就是在一件事情上专注,刻意练习,不断总结进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万小时就能成为天才?你疏忽了这一点那也是白忙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eth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