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吴相对论。专业精神的价值》这一期节目里,吴伯凡说:
有一个作家叫韩少功,有一次他在大学中文系做讲座,讲到了《红楼梦》,突然对在座的那些硕士生、博士生说:”在座的很诚实地告诉我,完整地读过《红楼梦》的请举手“。几十人里头只有两个读过,这种教育里,老师主要的功能或者课本的主要功能,就是让你对着门课不感兴趣,产生厌恶感:一种是让你产生内在的厌恶,一种是当做安慰剂,安慰自己我已经学过了。所以中文系的学生会读“中国文学史”,考试分数很高,90多分。但实际读的作品非常少,因为这门课他通过了,没必要去认真地读每一部作品了。反而是我们这些不要考“中国文学史”的人,会把那些文学作品一本一本拿来读。
吴先生这个批评相当尖锐,但是恐怕我们得承认,事出有因,查有实据。吴先生说的情况不是个别的,不是特例,而是普遍存在的。吴先生关于“安慰剂”的说法很有启发性,它告诉我们,课本往往会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它浮光摄影地似乎把什么都讲到了,让学生感觉自己什么都知道了,于是就不再去看原著了。谁都看过电视剧《红楼梦》于是大家就都以为知道这本书怎么回事了,其实电视剧与原著完全是两码事。由此我们可以推论,考试会促使人假读书,应试教育对阅读有反面作用。正如吴伯凡所说,考试的东西,自己又得了高分,那就证明我已经“掌握”了,这就把自己给骗了,很满足,就不再去看原著了。语文教学的“中心意思”之类,也有这种负面作用。我想,这篇文章的中心意思我都背下来了,还需要认真读它吗?所以常常有这种情况,没有学过某篇文章的人,没有背过中心意思的人,反而会更认真地阅读原文,而且到可能拿出点独立的见解来。我希望大家不要误以为我反对任何教学,我只是说,各科教学,应该起“开门”的作用,而不要起“关门”的作用。学生读了《红楼梦》的一个片段,引起了兴趣(能引起学生兴趣是教师的本事),进一步想读读全书,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成功的,向这个方向引导的语文教师才“对头”。
读后感:最好的老师不教书,回想在有些特殊的年代里的大师们,很少有照本宣科的。当然这个对教师的自身的要求会是特别的高,不能说要求学富五车,至少要饱读诗书吧。而几十年的应试教育过去了,我们的知识和思维都被严重的束缚在了课本上了,上学读书,就是成了读课本了。而我们来自于课本教材,来自于各类考试的知识又有多少实际的价值呢?很多时候,还是考完就完了,还是一无所知。真正有实用价值的东西,其实更多的还是来自于课外,如果一个人完全过于依赖于学校课本知识,肯定就会成为一个读死书的人,思维能力会被束缚起来,而不能在校外吸收其他能量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走不出象牙塔。
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本文所说,我们的教育教学中不能然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丧失了求知欲,而只是单纯的是为了应付考试。学生的成长到成了次要的,从我自身的感受来说,特别是语文和英语是没有多少感受到学科的价值和意义的,也没有多少兴趣可言。而个人觉得,其实语言的学习,文学应该是对童年和青少年期的孩子是有吸引力的。但是,从目前来看,又有多少孩子通过学校学习喜欢阅读呢?还有对应的实际应用,写作,演讲,交流。都没有体现出来。
所以,如果我们的教育长此以往,只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会让很多人走出还未走出校门之后,就会厌恶学习,也不愿意阅读。这样下去,我还会对我们的文化精神生活的前景堪忧。娱乐不能完全替代精神追求,如果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沉醉于娱乐氛围中,那么何谈素质的提升?所以,教育如果失去了它本质的意义,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会走很多的弯路,而整个社会和国家也一定会受到相应的代价,个人觉得还是得不偿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