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4-04 阿姆斯特丹、埃因霍芬
阿姆斯特丹
从瑞士回来,钱钱告诉我,荷兰一年一度的春季花展已经开始了,那可是郁金香花开最好的时节啊,那颗还没来得及安定下来的心又开始骚动了。当时已是四月中旬,据说郁金香的花期都很短,两三个星期就败了,而且这样的大型花展一年只有一次,错过今年就没机会了。简短商量了一下行程,便匆匆定了下个星期的火车票,钱钱在埃因霍芬有朋友,省去了寻找旅馆的麻烦,加上陶陶,我们三人开始了令人兴奋的荷兰之旅。
出了阿姆斯特丹的火车站,被拥挤的人群推搡着前进,瞬时仿佛回到了国内。特别是等红绿灯时,等待的时候还算平静,一旦变为绿灯,耳边瞬间出现了轰鸣,左右塞满了人。后来发现,这样的人群,也只有在火车站附近见得着,稍微走远些,荷兰又恢复了属于欧洲的宁静。
这次来阿姆斯特丹的目的,就是为了看风车和郁金香,至于这个城市其它的旅游景点,我们盘算着二上阿姆斯特丹及其周围的城市。至今我仍有些后悔,因为后来才发现,如果当时不玩总想着下次,那么永远不会有下次,我总是在想,已经来过阿姆斯特丹了,不如把时间让给那些根本没去过的城市,以至于最后离开德国,都没有机会再来荷兰了,不禁有些遗憾。
花展在离市中心较远的肯霍夫公园 (keukenhof),需要坐直达的专用Bus,我们买了Bus的票,那是几小时以后的。利用这几小时的时间,我们去了阿姆斯特丹两大著名风车区之一的Zaanse Schans。 Zaanse Schans是郊外的一个小镇,保留了古朴的农家风貌。一路走近,自然的田园风光逐渐映入眼帘。一边是大片绿色的农田,野鸭在呱呱叫(终于看到在陆地上的野鸭了),牛羊安静地吃着草,周围的小溪悄然地隔开了游玩的人们,我们只能远观而无法跨越到这绿色的田野上。
另一边则是一片清绿的河水,河上微风中正打转的是向往已久的大风车。这里虽是风车区,风车并不多,只有三架,但是体积较大,感觉很厚实,叶片复杂部分呈网状,不似印象中的的一根杆子上几片叶子那样单薄。除了风车,水上错落有致的绿色小房子,以及船上的水上人家,都是这里独特的风景。
路上到处都是自行车的标志牌,我们游玩的时候,有一大帮少年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队伍及其壮观,只是速度太快,我们按下的快门都是模糊的。在荷兰自行车的普及率极高,说其是自行车王国应该也不为过。
这里有名的还有小店里琳琅满目的奶酪制品以及木鞋,老板很友好,我们在小店里肆意地拍着照,还穿上了那双硕大无比的木鞋。
离开Zaanse Schans,我们赶上了去肯霍夫公园的大巴,到达后便自由活动。下了大巴的我们立刻如鱼得水,奔向这片花卉的海洋。实在是太鲜艳,太灿烂了,灿烂的有些耀眼,我们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欣赏了。绿树郁郁葱葱,花儿万紫千红,已经明亮耀人的荷兰在这里将它对色彩的诠释发挥到了极致。
这里的花儿并非零乱散落着,而是被在划分在一块块有着艺术造型的花圃中,不同颜色不同种类的花交错排列,繁而不杂,与园中的湖水,假山,雕塑相映生辉。这些花圃设计得很巧妙,不是机械似的方形,它们总是有一块圆弧或者干脆一条小径,游人可进入,站在这里拍照,有一种“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意境。远处还有一望无际的郁金香田,像一根根彩带,飘逸着,迎接每一位游客的到来。
有意思的一件事,不论我和钱钱走到哪里,总是能看到一对新婚夫妻在摄像拍照,也许今天他们婚礼的举行地就是这浪漫的花园吧。好像我们的路线总是一样,碰到的次数多了,我们冒出了和他们合影的想法,他们似乎也觉察到了,便在郁金香田前喊了我们过去,于是我们一人一边,把新郎新娘夹在中间,完成了四人合影。时间都过去这么久了,希望他们还是像合照中的那样那么幸福。
埃因霍芬
晚上赶到埃因霍芬钱钱同学那里住宿。来到埃因霍芬,也许才会更明白,如果说德国是一幅中国传统素雅的水墨山水画,那么荷兰就是有些凌乱色彩的印象派绘画,在阳光的照射下直现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因为埃因霍芬不是个旅游城市,我们住在那里,体会到的是普通荷兰居民的生活。其实荷兰与德国一样,家家户户的前前后后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块土地,德国人总是在土地上种植蔬菜瓜果一些实用性植物,以至于每次去德国朋友家临走前都收获一堆西葫芦番茄还有自制草莓酱之类的小礼物。而在埃因霍芬,我们看到的是,每家的门前种植的都是郁金香,熏衣草,水仙之类的花卉,一家不足为奇,但是当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房子前都是繁花盛开的景象连接起来的时候,那壮观的场面,不亚于肯霍夫公园中的花海。荷兰是鲜花的王国,鲜花以这样最普通的方式贴近居民生活,这样的国家怎能不绚丽多彩?
在埃因霍芬体验了一天当地的居住生活,去超市购物,还品尝了超市免费自助的咖啡,当时真是羡慕天天可以来超市的当地居民;白天沿途在繁花绿叶丛中散步,享受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晚上钱钱的同学做了丰盛的晚餐,我们有些乐不思蜀了……这是在荷兰最真实的一天,别样的旅游,简单的生活。
离开荷兰,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德国的柏林,以后再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