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又开始落雨,我一向讨厌的这座江城,下起雨来总是没完没了,每次都气定神闲地打湿我的心绪。

最后一节晚课的下课铃已经打过,不知不觉就在自习室待了七个小时了,大学的几年时光四处游荡,最好的青春里是荡气回肠的远方与天涯,这样专注于学习的确三年不曾有过。但这一刻,在长时间的专注以后,眼睛再也抓不住一个字,我向来主张劳逸结合,没有效率的做事还不如称心如意的休息,于是我收起枯燥的专业书籍,目光在这夜色中、雨幕里流浪。或许是最初的主观排斥,对这所学校一直谈不上喜欢,虽然这几年这里有我深深爱着的人。现在却猛然惊觉我们置身三年的校园是如此的美丽。我是何等的愚昧,竟只顾着向着远方,不曾珍视过近物。
眼下湖边的人儿影影绰绰,黯淡的路灯打在湖面上,微光粼粼似一闪一闪的星星,三月的风夹着雨丝还残留着冬的寒意,却使人清醒。刚抽出嫩芽的柳条温柔的随风起舞,与一层轻薄朦胧的水雾相得益彰,像古代的文人肆意泼洒的一幅水墨画,那些只能辨清伞和人形的黑影也很是写意。雨打不湿心房,他们是踢踢踏踏向远方吗?
快到九点半,我知道自习室旁边的操场马上就会来一群寒冬酷暑、刮风下雨都坚持训练的人,那是一群要骑行去远方的人,而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我的心开始痒痒,想去同他们说说话,想去跟他们一起流泪流汗,虽然更新换代后那里的人大多陌生,但骑行是将那里所有人联系起来的纽带,我知道任何时候回去都能找到家的感觉。这几年,便是我在那个群体里轰轰烈烈的几年,我不曾认真学习过,天性浪漫的我可以喜欢很多东西,但一心一意的只可能有一件。去西藏时,体质偏弱的我险象环生;去衡山时,若不是本能的求生反应我即便没死也得缺胳膊少腿儿;15年去苏杭,极寒天气令我即使是在最神往的苏杭也满面苍白……即使这样,还是心醉神迷。如今大学也快走到了尾声,决心考研时发现这几年对学习欠了很多,但我绝没有一丝后悔,总是觉得,青春嘛,要有它该有的样子,我们活过了不知天高地厚的青春,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样子,有什么好后悔的呢?以前一个学长告诉我一句话,我奉为圭臬:一个人在什么时候就会做什么样的事。只要我们知道当下我们要什么,该做什么,就依然身在路上。当年去西藏时,我经历了那么多想放弃的时候最终也看到了布达拉宫,如今这条路我自信自己会坚持下去。

雨下大了,还伴着闷雷,春天是真的来了,世界也将变得喧闹起来,我的心却慢慢静了下来,也抽回游离了片刻的目光。哦!窗边竟有一枝白玉兰,它在春天过多的雨露里盛放着,不知今晚是否会开进我的梦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