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夜深人静,星稀月隐。京城繁华热闹的集市此刻静寂无声。附近的房屋隐没在黑暗里,融进一片静谧中。
暮色低沉,一黑衣人步履轻盈,似蜻蜓点水不留痕迹,飞奔过四条街,三个弯道,稳稳落在一户人家前。黑衣人看看四周,隐约见邻近房子门上有块牌匾,上书几字。他知道是“神机妙算”几字。那户住着老翁,是个算命先生,口碑似乎还不错,不过命这东西谁又说得准?
他轻巧地开了门,快而轻地穿过弄堂进了里屋,借着隐隐的月光,他看到床上一人正熟睡。那人似乎没有发觉。他视线看向一个柜子,稍作停顿,飞身出去,不知何时门已关上,他的身影瞬间消失在一片朦胧夜色里。
床上的人却起身,目光看向柜台,她感觉柜台上多了样东西。点了灯,是一封信。她吃了一惊,她孤身居住于此地数年,谁会给她写信?
她仔细地观察信封,确认无诈后小心地拆开,读罢,她的眼角露出一丝笑意。
2.
旭日初升,朝霞掩映。集市上各小摊贩陆续开始一天的工作。在集市一个角落里,一老翁高竖一招牌“神机妙算”,集市上的常客也都熟悉了,有道这老翁装神弄鬼,骗人钱财,也有说这老翁懂占卜等术法,算得八九不离十。
这天,老翁正给一妇人算她儿子的病是否可医,老翁道:若不露面见风,一月内当可痊愈。那妇人喜不自禁,忙付算命费,老翁笑笑收下。
这时,一青衣公子拍拍老翁的摊,道:“好大的胆子!竟敢招摇撞骗!”那老翁吓了一惊。看向那青衣少年,却道:“怎么是你?”
青衣公子眉目俊秀,笑道:“我有要事请教,您先打烊吧”,说着便收了老翁的龟甲等物件,那公子在前,老翁亦步亦趋地跟着离去。走过四条街,转过三个弯,二人在一处老房子前停下。房上牌匾上书“神机妙算”四字。
一张小木桌,两张小凳。青衣公子随老翁进了屋,老翁端出酒肉饭菜,整齐地摆放在木桌上。老翁做了“请”的手势,那青衣公子回了礼,便大方入座。
青衣公子盛过饭菜,却并未动筷,问道:“听闻先生能算尽天下大小事,不知先生如何看待当今朝中局势?”
老翁斟了酒,笑道:“在下不过江湖术士耳,平日所知不过市井小事。何况你于江湖中恣意潇洒,何必惦念朝中之事?”
青衣公子闻言,摇头道:“自古朝局动荡,殃及百姓。况何人称帝也必将影响黎明百姓。而且,”青衣公子顿片刻,道:“吾志在于此,望先生指点。”
老翁叹口气,道:“既如此,在下自当尽力相告。”
“自瑶太子遇难后,太子之位便传给年龄最长的简太子。而瑶太子与简太子相争非一日之久,两家积怨已深。瑶太子的党羽,或倒戈简太子,或被简太子一一铲除”,老翁抿一口酒,道,“唯有彧公子因与瑶太子过从甚密,虽归依简太子却遭疑。简太子欲除之而后快却畏惧彧公子的兵权和威望。两人互相提防,扩充自己的势力,如今却是难分胜负。”
青衣公子思索片刻,便向老翁告辞。
3.
京城传言:瑶太子遭人暗算丧生,很可能是简太子所为。江湖侠义组织瑶风派乃瑶太子生前所创,专访民间生活,除恶济贫。只是自瑶太子离世后该组织也随之销声匿迹。
皇宫中,珠帘翠幕,绫罗衣饰,美酒佳肴,不亦乐乎。等着老皇帝归西就继承皇位的简太子,已安心不少。只有取孟彧的命和铲除瑶风派是两件大事,他需要仔细计划一番。简太子嘴角冷冷扯出一丝笑,这天下他志在必得!
公子府内,彧公子与谋士商谈。
谋士白先生道:“太子视公子为眼中钉、肉中刺,一旦登基,稳固朝局,必将置公子于死地,到时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将难以抗衡。”
公子目光沉遂,似早走决断,笑道:“天下之大,江湖之远,听闻有瑶风派,为民办事深得民心,其首领瑶堰不知能否有幸结识!杨坤将军,粗犷易怒,当离间之;丞相刘盍,胆小怕事,宜以利诱之;百官不过是听风声看形势,江湖势力当能助吾一臂之力。”
说话间,从屋外传来爽朗笑声,公子吃了一惊,破门而出,剑直指门外之人,那人一个侧后翻,灵巧避过。孟彧此时已看清,是个紫衣女子。彧公子感到眼熟,似乎是位故人,忙收回剑,那紫衣女子眼角溢出一抹笑,却并未动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