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自画像(1889年)文森特·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终年37岁,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作品显露出很高的动态、很重的情绪和近乎疯狂的浪漫幻想。
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于2017年12月8日正式上映,在走进影院欣赏这部油画电影前,我们不妨先来认识一下这个我们熟悉却不了解的饱受折磨的、疯狂的艺术家和他笔下的那些土地、那些面孔、那些花朵。
一、从传教士到画家
梵高出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的父亲雷蒙德.桑多拉斯.梵高是一名牧师。小时候的他不爱学习,却很有语言天赋,共会6种语言。1869年,16岁的梵高在画商叔叔的介绍下,进入巴黎古比尔公司(Goupil&Cie当时欧洲最大的画廊)的海牙分店工作当店员,接触了大量的文学知识和艺术作品。1874年,梵高向房东的女儿求婚失败,心灰意冷,无心工作,后在1876年被解雇。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煤气灯下,真正的梵高出现了,这位古板的荷兰人对耶稣有了新的认识。当他看到那些无依无靠者,酩酊大醉者以及娼妓们,文森特特别看不起之前画廊里的小世界。他认为人生就是从尘世到天堂的一次漫长的散步,那条路很长很长。
1874年12月,他来到比利时博里那日矿区从事传道工作,梵高与矿工们吃住在一样的破房子里,并把自己全部的食物和物品送给他们,教会认为他损坏了牧师的形象,一段时间后,曾经发给他微薄薪水的教会解雇了热心过头的他。
1881年4月,梵高返回父母居住的埃登,并感受到自己不受喜爱。他开始寻求到另外一种布道方式——绘画。可那时他已经27岁,快30岁(脸看起来像40岁),且没有受过绘画方面的专业训练。但他执着地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提醒政府去关心她的子民,为穷苦人民传去福音,散发持久的生命力感动所有人。
梵高照片二、写实的画风和作品《吃土豆的人》
他早年的作品深受传统荷兰画派和伦勃朗等画家的影响,多以下层人民的生活为表现内容,风格深沉、厚实、有极强的乡土气息。
1885年《吃土豆的人》是梵高的第一幅杰作(后人评说的,当时的梵高根本不出名),该画描绘了贫困农家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吃土豆的景象。“这些伴着灯光吃土豆的人,挖地的手和伸向盘子的手是一样的,这一餐是他们辛勤劳作换来的,他们当之无愧。”画中所选用的浓重色彩并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绘画效果,从哲学角度,你会感受到,这是粪棕色、灰棕色,是满是灰尘的锄头在清洗之前的颜色。画面看起来像被挖过铲过而不是被画笔画过,他的画笔就像劳动者的工具,创作者和创作主体在画作中得到了统一。
吃土豆的人(1885年)三、从荷兰青蛙到创作彩色绘画的王子
一个盛行的说法就是:当梵高这只荷兰青蛙被印象派吻过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创作彩色绘画的王子。
1885年11月,梵高到安特卫普一边创作一边学习,他开始接触日本浮世绘;1886年2月,梵高前往巴黎,认识了许多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画家。
2年后,他又来到法国南部充满阳光的小城阿尔,这里濒临大海,阳光灿烂,他的心情变得好起来。在这里,他决定自由地运用色彩,用夸张的手法,更有力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他的画风迎来了180度大转弯,深红色、钻蓝色、铬黄色等各种斑斓的色彩在他的画作中跳跃,一切都变得色彩斑斓起来,充满了如向日葵一般的生命力和压倒性的美。
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后来的传世名作,如《向日葵》、《椅子和烟斗》、《夜晚的咖啡屋》等。1888年是个多产的夏季,这一时期他所有作品的中心思想都是贫瘠荒芜与丰饶多产的两个世界的对立,同志友谊与孤独寂寞之间的对立。
夜晚的咖啡屋(1888年)同时,他也开始了著名的自画像的创作。据了解,梵高一生画了40多副自画像,有据可考的有38幅(不确定)。
四、割耳事件和“保罗.高更”
画了这么久,梵高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个工作室,和助手一起生活工作,他邀请在巴黎认识的充满创造力的画家保罗.高更一起工作,遭到了拒绝。一段时间后,高更又到了。相处之后,高更发现自己与文森特的绘画技巧和主题风格完全不同,他甚至有点嫉妒梵高的天赋,称梵高为画向日葵的画家。梵高也感受到了高更对自己的冷淡和厌烦,同住了一个月(62天)后,高更与梵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当晚就去住了旅馆。
大约是在午夜,文森特出现在自己最喜欢的妓院里,把一个小包裹送给了自己最喜欢的妓女雷切尔,包裹里是一大片耳朵,那个女孩当场晕了过去。也有人说,其实他只是从耳垂上割下来了一小块肉。
这就是著名的割耳事件。
文森特出院后,高更便离开了。
割掉耳朵的自画像(1889年)五、最重要的知己——弟弟提奥
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弟弟提奥坚定不移地支持哥哥梵高的绘画工作,他是他的知己。提奥每个月都会给他寄来补助金,因为画作一直卖不出去,这成了梵高唯一的经济来源。
梵高弟弟提奥通过他写给弟弟提奥的几百封信件,你会发现一个真的梵高,他一点也不傻,而且还很有思想、善于观察,字里行间都散发着他的灵气。他的心智不但没有泯灭,而且求知欲很强,且很爱看书。
“亲爱的提奥:
莎士比亚真是太优秀了,他的语言和写作方式就像由于兴奋和痴迷而颤动的画笔。酒吧里说的,我曾经或多或少对一些人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其中就包括维克托.胡戈和狄更斯,近期的研究对象还包括埃斯库罗斯和一些稍微逊色的大师级人物。"
他总是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
六、精神病患者和疯子
在割耳事件之后,他自愿进入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文森特是个癫痫病患者,还有很严重的抑郁症。他的嘴里总是念着:“温柔的粉红色,以及血红色,路易十五的柔绿色和粗糙的兰绿色,如同地狱般的熔炉。”这样一些不着边际的话。
在医院文森特被热心的医生们悉心照料着,但是疾病发作越来越频繁,而且更加难以预料,也更加恐怖。
他的疾病是个破坏者,同时也是个伟大作品的催生者。疾病发作的痉挛期间,他能看到最热烈的世界景象和在我们的世界存在天堂的启示。
这些灰色的、炽烈的、汹涌澎湃的作品,是文森特在崩溃边缘与疾病抗争的记录。
他的病世上无药可治,除了一件事——绘画。
那些大如车轮、并且还在旋转着的星星,就像是一个个他自己的人生符号,我们被他那博大仁慈的胸怀和无条件的信念所感动。
星空(1889年)七、《麦田群鸭》和生命终结
1889年,他画了自己最后一幅自画像。作品(本文第一张图)中,他头上盘旋着一个个漩涡状物,它们随着梵高的发浪在起舞,当我们被吸进其中的时候,会发现它其实是种延伸,就像是偏头痛的那种悸动,这些无情的跳动随之传遍他那被侵蚀了的身体,这是身体和精神双重悲痛的临床表现。但是他并没有屈服,因为那被漩涡海洋包绕着的面部表情一直是平静而警惕,没有一丝丝病态。
他尝试过自杀,然后康复。
1890年,在巴黎北部20英里处一个名叫Auvers-sur-Oise的小村庄,保罗.加歇尔医生照料着梵高,也是在这时,他那副惊世骇俗的作品《麦田群鸭》诞生了。
春天过去夏天来临,他努力去真正快乐起来,但举步维艰,不能前行,文森特向自己腹部开了一枪。一天后,文森特高烧不退随后失去了知觉,1890年7月29日,梵高在弟弟提奥的怀里死去,他的朝圣之旅走到了最后。
不到一年后提奥也去世了,兄弟俩又呆在一块。
麦田群鸭(1990年)在梵高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
他曾说自己不想要孩子,他的作品就是他的后代,他有一个孩子,就是表现主义,还有很多很多继承人,就像考考斯卡,德库宁,霍华德.霍奇金等。
他还说,自己只是万千俗人中最俗的那一个,而他的作品也只是想向人们展现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心中有什么东西。
此致
我们永远的梵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