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黑暗与光明

作者: 请叫我战士 | 来源:发表于2018-04-07 19:31 被阅读20次

    第一次听说“罗生门”得益于一位很可爱的大学同学,彼时刚和她一起看完《至爱梵高·星空之谜》。那是一部不错的电影,画面美到令人窒息,每一帧画面都具有梵高式画作的特色风格。唯一不足的是,观赏盛宴太久,难免有些视觉疲劳,观影前请务必做好心理准备。

    言归正传,先谈谈词义。

    “罗生门”的解释是:事件当事人各执一词,分别按照对自己有利的方式进行表述证明或编织谎言,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难以水落石出。

    但这个解释更多的是引申义,原始意义是指设在“罗城(城的外郭)”的门,即“京城门”之意。由于古代日本常年战乱,尸横遍野。许多无名死尸,被拖到城楼丢弃,待年久失修,颓败之后,继而显得荒凉阴森。年积月久,在人们心中产生了阴森恐怖、鬼魅聚居的印象,故而有了“罗生门”是通向地狱之门这一鬼谈幻象之说。

    基于此,我更想分享的是一部1950年上映的电影《罗生门》,年代虽久远,黑白色调下反映出的赤裸裸人性仍值得我们思考。更重要的是正因为这部名为《罗生门》的电影,“罗生门”这个词才慢慢具备了一种新的如今更为常用的含义。

    黑泽明导演电影《罗生门》主要取材于芥川龙之介的故事《竹林中》。《竹林中》的情节通过在公堂上审讯相关证人和犯人逐一展开,电影中保留了绝大部分小说中的人物和对话,但在改编过程中加入了“罗生门”的元素。

    另要说明的是,芥川龙之介另有代表作名为《罗生门》,但讲述的故事与电影大相径庭。私以为电影只是借用了“罗生门”加以改编,并未采用其相关情节。

    黑泽明作为导演历来有名,对人性的挖掘可谓入木三分,在这部电影中就可见一斑。而这部电影在国际上更是享有盛名,分别获得了第1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但不管怎样,还是得先交代一下剧情简介:

    罗生门,日本京都的正南门。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幕拉开: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凶手、妻子、借武士亡魂来做证的女巫,都各有说法。

    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版本。荒山上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

    谈论完毕,雨过天晴。砍柴人在罗生门旁发现一个哭泣的弃婴。他决定收养下来,抱着婴孩往夕阳深处走去。

    这部电影究竟有多好,作为非专业人士只能站在业余角度说,它远远超过了我对1950年的预期。1950年的日本就能拍出一部这样的片子,这让我对日本整个民族有了新的认识。感叹之余,其给我带来的思考是我更想分享给各位的。

    “罗生门”的实质其实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们共同编织的骗局。

    “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记忆,试图控制一个业已成为“历史”的事件的解释权,夹杂谎言的话语编织成令“读者”迷惘的叙述圈套,小说作者和电影导演都只是把事件的最终结果展示给我们看的策略,而过程由当事人和目击者叙述,然而他们都有自己的利益。”

    这种利益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从博弈论角度来说,无论其他当事人撒谎与否,只要自己撒谎能够让自己获得比说实话更多的效益,他将毫不犹豫选择编织谎言。而这个他,又岂是个例。

    学过博弈论或经济学都知道,其理论研究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基本假设之上,这个理性是指人会毫不犹豫选择能让自己获得更多利益的策略,绝不会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所以凶手、妻子和武士才会各执一词;所以目睹命案全过程的砍柴人,才会为了私吞那把值钱的匕首来养活家里人,在公堂上选择了沉默,即使他的心里充满了对说假话的人的愤慨。因为撒谎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成本,带来的利益却很是吸引人。

    人啊,在利益面前,总会变得无比厚脸皮。砍柴人阻止乞丐抢走弃婴身上的衣物时,被乞丐指责故意隐瞒真相。砍柴人理亏,只能任由乞丐以自己艰难生存为由振振有辞,甚至大摇大摆、理直气壮地离开。

    我不害怕人性本恶,却害怕人性本恶成为理所当然。人,应当怀有愧疚之心。如砍柴人,在电影最后,收养了那个弃婴,给整个电影结局添上一抹希冀的色彩。他生活已经无比困难,为什么还会选择收养那个弃婴?我想更多的是出自一颗羞愧之心。

    如果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一颗会羞愧的心,那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云游和尚本已对人性充满了失望,但见此,对人性又重新有了希望。

    电影最后的一幕,给整个沉重压抑的故事添上了一抹光,让观众对人性的理解更加多层次,同时也对人性有了些许好的盼望。

    而小说的结尾,是武士临死前的独白,是扑面而来的悲剧主义色彩。

    “我费尽气力,撑起疲累的身躯。在我眼前,闪著一把妻遗落的小刀。我拾起小刀,一刀刺戳进我的胸膛。我感到有一团血腥似的东西涌上我的口腔内。可是,我丝毫都不感到痛苦。只是在我感觉到胸膛逐渐僵冷时,四周也更静寂无声了。哦,那是多么的静寂啊!在这山后的竹林上空,甚至听不到任何一只小鸟的鸣啭。只能在杉树和竹子的树梢枝头,瞧见凄寂的一抹阳光在闪烁著。那阳光……也渐渐在淡薄。我已经看不见杉树和竹子了。躺在地上,我逐渐被深邃的静寂所笼罩。

    这时,有人蹑手蹑脚地来到我身旁。我抬头想看个究竟。可是,四周已不知何时笼罩上一层薄雾。

    谁呢……那个我看不见的人,伸手悄悄拔掉我胸上的小刀。同时,我的口中再次溢出血潮。那以后,我就永远坠落入冥间的黑黯中了。……”

    再说说事件主要人物:武士、妻子和凶手。

    他们三人的证词为了美化自己,对自己有利,都分别隐瞒和捏造了部分事实。

    为什么?私以为是不敢直面自己的不堪,为欺骗自己和他人找的借口。

    当代社会这样的事情太多了。比如明明是拖延症导致完成不了任务,告诉别人,更告诉自己肯定是因为时间不够,如果准备充分肯定会成功。这是不是一种自我欺骗?有何意义?事实已成定局,不直面惨淡,何以成猛士?勇敢承认,不找借口,好好分析原因方为正道。

    当局者如此,旁观者呢?

    娱乐圈事件一箩筐已足够典型,各执一词,各说各话,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我们作为旁观者又该怎么办呢?事情真相远没有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大部分人只会挑着对自己有利的说给公众听,内在的勾当我们根本不清楚。这种情况下,少发声,少看评论。最好去看最初的报道,了解事情真相,防止一叶障目和先入为主。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随波逐流,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

    毕竟在他们眼里,我们都是要被糊弄的对象。

    说完主要人物,再说说乞丐和砍柴人。

    世间悲哀之事,多为“乞丐”常见,“砍柴人”不常见。前者认为作恶理所当然,后者尚怀一颗羞愧之心。

    人性本恶,不能成为理所当然做坏事的理由;人人皆如此,也不能成为理所当然做坏事的理由。此例可参考乞丐,那种振振有辞、丝毫不觉有错的样子才让人更加害怕。

    利己主义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损人利己。人性是有弱点的,我们会本能地去寻找自己最佳的选择,而不管其他人的得失。但人并非“鲁滨逊”,生活在孤岛之上;我们是社会人,利人利己方为上策,。然而,畸形的是,当代社会下的体制制度让利人主义的处境极其尴尬,我们常说“人不为(wèi)己,天诛地灭”,仿佛利己主义有多么的正常,不为自己着想,会被天地诛灭;但又有谁知道,还有另一种理解“人不为(wéi)己,天诛地灭”,大意为:如果人不修身,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我们使用前者的频率远远高于后者,为什么?我素来相信人的本质是自私的,我也相信荀子的性恶论。比起“小孩是白纸,社会把他染得五彩斑斓”的说法,我更愿意推崇,靠自己修炼,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和纯净之类的说法,与“知世故而不世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小孩的自私和利己来自生存本能,而成人的无私则来自内心修炼,此可谓成长。

    电影《熔炉》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这句话是从性善论出发,虽然与上述的出发点不同,但殊途同归。正是因为主角没有完全地从利己出发,他才会选择为那些孩子争取和奋斗。很多人说,这部片子反映了社会有多么黑暗,但我觉得,反映更多的是主角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周遭都是黑暗,光才会成为光。

    自私遍地都是,无私才显得尤为可贵。老子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很是恰如其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罗生门|黑暗与光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iay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