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胜心,也是每个人生而有之。生物学家经过考证,好胜心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的生存本能,“是推动人类克服困难,达成目标的原始动力之一”。
我发现,不仅仅只是人,似乎所有的生物都有“好胜心”:所有植物都会拼命向上、向阳生长,以期超过其他植物;雄狮为了保卫领地、母狮和幼仔,会和其他雄狮进行殊死搏斗;就连平时非常温和的羚羊,为了获得交配权,也会和其他雄性进行搏斗……
对于人类而言,好胜心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它“让人天生喜欢成功和赞扬,有利于培养自信心、独立性、荣誉感、责任感、顽强意志和上进心,可以顺势发展适应能力、竞争意识、主动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好胜心常和好奇、爱玩的天性融为一体,推动人们试探脑力和体力的极限,刷新种种记录。”(本段引自《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作者张欣武、刘卫华,作家出版社2009年6月第一版第98页)
但,好胜心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够帮助人们力争上游,同样也会在无形之中刺伤别人,甚至刺伤自己。
一旦好胜心太强,或发生了扭曲,将会逐渐转化为虚荣心和嫉妒心。而虚荣和嫉妒,会让一个人产生偏激的想法,死钻牛角尖,不分是非对错,很容易害伤人伤己,慢慢走进众叛亲离的不归路。
所以,作为父母,必须正确引导孩子的好胜心。既不能过分打压孩子,使孩子变得自卑、懦弱、胆怯,丧失自信心、上进心和责任感;也不能错误引导,使孩子过度膨胀,主观武断、虚荣嫉妒,以自我为中心。
如何来引导孩子的好胜心呢?《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一书中,给出了以下两个具体方法:
方法一、“正面诱导法——在德、智、体、美、劳方面,鼓励孩子积极进取;在遵守规则方面,鼓励孩子自律服从;在强化竞争意识的同时,强化平常心。”
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刘亦婷的父母特别强调要“赞赏前进的方向,而不是前进的速度;夸奖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努力的结果。”
在遵守规则方面,世界六大教育方法,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老师说过一句话,我特别认同,他说:“原则就是开水碰到就会烫手。”
竞争意识在中国父母的心中并不缺乏,我认为更重要的还要培养孩子平常心。我认为,在这个方面最重要是父母要有输得起的心态,父母输得起,孩子才能输得起。比如,孩子上学后,只要孩子平时努力了,允许考试成绩不理想甚至得零分;参加竞技性比赛,不一定每次都要得第一名或者得奖……
方法二、自我挑战法——引导孩子,不要总是和别人去比,而是和过去的自己相比。我觉得,这一点不仅仅适用于孩子,而是适用于所有人。和别人比,永远会有比你更厉害,更优秀的人,越比越痛苦,越没信心。和过去的自己比较,只要自己今天比昨天有进步,昨天比前天有进步,那就是最大成功的,只要持之以恒,必然会由量变而引起质变。在这个方面,我所了解的,做得最好的有三个人:曾国藩、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李笑来。如果有兴趣可以读一下他们的传记或者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