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宪问篇14-30

作者: 老彭有话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08:02 被阅读3次

14.30 [传统为14.21]陈成子①弑简公②。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译文】陈成子弑齐简公。孔子沐浴斋戒上朝,向鲁哀公报告说。陈恒杀了他的国君,请求您出兵征讨他。鲁哀公说,你去找季孙、仲孙、孟孙三人吧。

孔子说,我来报告这事,是因为我曾经身为大夫,不敢不告。国君竟然要我去报告季孙、仲孙、孟孙三人。

报告给三人后,也不同意派兵。孔子说,因为我曾身为大夫,不敢不告。

【老彭有话】弑君之事,在提倡礼的孔子看来那是天大的事。自已曾身为大夫之职,有上报国君子义务。结果此时权不在国君,而在季孙、仲孙、孟孙三人手里。所以鲁哀公要孔子去报告给他们三人。孔子觉得“臣大于君”,这于礼也是不对的,因此恨恨连声。不过,与弑君相比,这点事毕竟还是小事。所以还是去报告了一下。结果,仍是没有达到目的。

到此,孔子给自己找了台阶,我不是非要你们出兵,也不是我非要多管闲事。只是因为我曾身为大夫,理应报告。报不报,是我的事。管不管,那是你们的事。

本章里孔子的“曰”是自言自语或内心独白,是给自己宽心的话。遇到难题给自已一个解脱,让自己就有很大的回旋余地。我只是来说的,你们办不办看着办,关我什么事?那这是“以直报怨”,还是“以德报怨”?都不是,在孔子看来这是“礼”所在。

【注释】①陈成子,即陈恒,齐简公手下大臣。②简公,齐简公。

相关文章

  • 论语·宪问篇14-30

    14.30 [传统为14.21]陈成子①弑简公②。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

  • 《论语》宪问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行为依然要正直,但说话需谨慎。 子...

  • 论语宪问篇

    第九节:孔子对管仲的欣赏。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

  • 论语宪问篇

    第七节:宝剑锋从磨砺出。 原文: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

  • 论语宪问篇

    第四节:仁义就是你的铠甲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用着不必有仁。” 译文:一位有德...

  • 论语宪问篇

    第八节: 原文: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孔子说:“郑国制订...

  • 论语宪问篇

    第十节:穷并非是阻碍你前进的唯一障碍 原文: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贫穷的时候很...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三节:与人交往的原则。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三节:与人交往的原则。 原文: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

  • 论语宪问篇

    第十一节:创业好,还是做高管好。 原文: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译文:孔子说:“孟公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宪问篇14-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zf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