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在小区散步地时候,两手舞扎舞扎地,走着走着突然想到,在讲课的时候,小伙伴们给我的点评是,上半身的动作幅度有一点大,手的动作有一点多。
刚开始的时候,我心里是不大服气的。我想,上半身怎么可能没有动作呢?有动作不就得有幅度吗?你们手的动作也挺多呀?
可是后来观看通过大家给我拍的照片,有的是有意识拍的,有的是无意识拍的,有的是我叮嘱他们拍的,而有的是在拍别人的时候把我拍进去的。通过照片,我才慢慢地发现,我上半身的动作真的有时候挺大的,而且头还总是歪着,或者说是脖子总是歪着。十张照片得有八张照片,脖子是歪着的,也总感觉照片里自己脖子怎么这么短呢?
还有就是有小伙伴提醒我,说我说话的时候有口头禅,呃,啊比较多。当时我心里也是满不服气的,心想谁还没有口头禅呢,尤其是我的普通话说得不好,为了尽量说好普通话,尤其是有时候有些方言不知道用普通话怎么说,不得有个过渡么?一下子就出来呃,啊了,这不是着急吗,心急则乱。
后来,我的老搭档邀请我讲微课的时候,我总是会先录一段音,然后再回听效果,才听到自己确实呃,啊的口头禅比较多。
这种颜色的最美于是,无论是在讲微课还是在沙龙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口头用语,以及自己的肢体语言。尽量的做到端庄,大气,尽量的做到严谨,收敛。
不由得想到了乔哈里之窗以及我们人自我认识的四个阶段。
乔哈里之窗有四个象限,第一个象限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这是公开的区域,比如每次我讲课的主题,主要板块都会发送到相关的群,这些就是公开的,我和相关的群内人员都知道。
至于在课程中有没有突发情况,我也不知道,相关人员也不知道。比如上次讲课时,有个现场的小朋友把作为礼物的盆子碰到了,哗啦作响,事情发生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是第四个象限的内容。
至于讲课时,我是不是紧张,是不是有些最初设计的环节该讲没讲出来,只有我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这也算是我的小秘密,如果我不说,谁也不会知道。这应该是第三个象限所包含的。
而第二个象限,是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就比如小伙伴们提出的我的上半身动作幅度有点大,口头禅比较多。如果他们不说,至少短时间内我自己是不会知道的,这是我的盲区。
人自我认识的阶段就是从自己的盲区开始。就比如刚开始我不知道我自己上半身的幅度比较大,也不知道自己的口头禅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脖子总是歪着,还以为挺不错的呢。
忍不住採一支当小伙伴们提醒了我,当我看了照片,听了录音,我才发现自己真的是会时不时的呃,啊的来句口头禅,会时不时地歪歪头,扭扭身子。当我知道自己有这些不算雅观的小动作或者口头禅到时候,我就有了自知之明。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一个知道自己盲区的人才有可能会进步。
而当我知道自己有这样的小动作,或者是口头禅的时候,在以后的讲课过程中,我就会有意识的提醒自己要注意。这时就要觉察,时刻觉察自己的状态。站要站得稳,如果要跟现场互动的时候,我就会有意识的走动几步,而不是把身子扭得特别别扭。在讲话的过程中,我也会有意识地尽量说的流畅一点,当有些卡壳的时候,我也会尽量说的慢一点,或者停顿一下儿,尽量不说口头禅。慢慢的,慢慢的,我这些小缺点就可能越来越少。
当我有意识的不断觉察,不断修正,不断做到,我就可能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调整自己最好的状态。当有一天,我不知不觉就做到了在讲台上身形端庄,姿态自然,语言流畅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新的习惯。
始于自知,终于习惯,习惯成自然。真正的良好的习惯是这样养成的。
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