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被拉了去美村现场,所到之处美不胜收,尤其是其中一个埭,家家户户统一的墙面、宽敞的场地、玲珑的花池,村子里不仅有农民公园,还有健身步道,以及各种文体设施,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也让我这个“城里人”汗颜。
遇到的每一位村民,都笑逐颜开、交口称赞,而这一切来自于村里的能人,所有费用也来自于他。衣锦还乡不如反哺家乡,他有为家乡父老做点实事的内在需求,而村民们也有这样的需要,但又不需要自己过多的投入,从而共同推动了生活环境的改善。
这让我想到了何帆的《变量3:本土时代的生存策略》,面对2020年国内国外形势大变局,本土时代如何生存,何帆老师提出要抓住本土力量、本土网络、本土创新、本土意识和本土福祉五个关键的变量,这里就不赘述了。
无论那个变量,重点在于自身,关键是内生动力。外部环境的改变,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没有第二条路可供选择,只能接受和面对,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这就是我们的内生动力,只有我们想做了,想做好了,其他的就是探索路径方法和执行实施了。
回到前面的话题,和这个埭相隔几里之外,同村的另外一个埭,曾经也是美村的样板,如今绿化带内稀稀拉拉,杂草丛生,见土的地方都种上了菜,宣传栏斑驳陆离,展板模糊不清,已经有很多年没有维护了。
面对不美的“美村”,老百姓当然会有怨言,虽然其中有利益驱使,原来种菜的地方没了,更多的是没有内在的动能,不要说主动参与了,还会人为地去干预,既然你们不好好维护,那我们就用来种菜,还别说,百姓种菜的地段,倒很整洁美观。
与该埭一路之隔的邻埭,同样位置未种植绿化,而是留给村民作为菜地,一块块整齐划一,种着各式蔬菜,是农村常见的模样。文前所说埭的菜地,则统一放在了屋后,老百姓也就没意见了,否则的话,一定会有人不配合美村改造。
美化乡村势在必行,但美村各有各的美,可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是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还可以是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美村既是环境之美,也是生态之美,更是人文之美。
绝不是现在所看到的,建几个公园,做几条步道,配点文体设施,竖些标语牌子,把城市里的东西搬到农村,就是美村了。美村是能让老百姓接受的,能让老百姓欣赏的,能让老百姓生活的,否则,就没有持续性和生命力。
按此道理,美村应该是老百姓的事,也只有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才能激发老百姓参与的热情。现在的问题是,老百姓认为与己无关,只看不干,还会说说风凉话。镇村只能大包大揽,做了很多的事,还会出力不讨好。
何帆老师的解决办法是,不是让社区干更多的事,而是让社区干更少的事。基层干部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发动群众上,让群众自己解决自己的事。可何帆老师不知道,现在发动群众是何其的难,希望能在《变量4》中看到答案。
2022年深圳卫视罗胖子正在跨年演讲,《变量4:大国的腾挪》已经首发,期待中。谨以此文告别2021年,迎接2022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