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码字框架后,解决了字数问题,立刻又会冒出一个新的问题:
千字文?怎么也得花费个把小时来写吧!每天工作那么忙,哪儿有时间写啊?
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它困扰了我很久,当我日更到40天左右时,甚至因为没空码字而屡屡想要放弃。
机缘巧合,正好友友写了一篇关于讯飞输入法的文章,我又正好读到一本《为什么精英人士都是时间控》。充分学习后,我从语音输入、使用计时器开始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目前基本稳定了一套快速码字的方法。
1、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构思主题和框架
“准备好所有写作工具,坐在电脑前,却不知道该写什么主题”,这几乎是每个日更的人天天都可能碰到的局面。
于是抠抠这儿、摸摸那儿,刷个微博/朋友圈看看有没有素材,抽出一本书胡乱翻上几页。。。猛然惊醒,已经过去了半小时。日更很快就变成了拖延整日的长征,最后实在写不出来,随便喷几滴口水完事儿。
其实,主题和框架不需要坐在电脑前才开始构思。早晨刷牙、洗脸、上厕所可以构思,上下班通勤时间可以构思,中午吃饭可以构思,晚上做饭、洗碗、熨衣服、做家务的时候也可以构思。
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放弃刷微博和朋友圈,把白天的精华时间用在刀刃上,一篇千字文的主题和框架很快就可以构成。
2、思路和内容多记不住怎么办——讯飞语音随时记录
刚开始接触讯飞语音和讯飞输入法的时候,我是用它们来录入文章内容的,但搞了两次发觉效果不理想。
一方面思路比较杂乱,记录的东西很零碎。
另一方面很难在讲话的同时进行深度思考。这可能与几十年的写作习惯有关,以往都是通过键盘录入,已经形成了“思考—键盘—看见—反馈—进一步思考”的循环模式,突然之间转成语音非常困难。
于是我开始用讯飞语音随时记录大脑中突然冒出的想法、一闪而过的思路、通过输入(阅读+听课)获得的素材等等。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碎片化的,很适合用语音记录,后期又可以将讯飞语音转成的文字直接拷贝到word中,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强烈推荐。
3、撰写内容采用电脑键盘输入
很多人喜欢手写,以前记日记的时候我也喜欢手写,觉得手写才能给大脑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后来用电脑多了才发现,大脑思考基本等于光速,只有手跟不上大脑,没有大脑跟不上手。
所以,用更快的输入方式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大脑的功能。
撰写大块内容时,用电脑键盘输入替代手写(可以十个手指同时开工),甚至语音输入替代键盘输入(这个我还需要慢慢练习,目前还做不到),一定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为什么不推荐手机码字?
一来手机的屏幕和字都太小,对眼睛不利;
二来用手机打字,脖子一定是弓着的,对颈椎不利;
三来手机输入速度再快也比电脑键盘慢,同样是千字文,手机输入的时间可能是电脑输入的几倍,各方面都不利。
4、用计时器随时提醒时间的流逝
写字经常超时的一个原因是对时间的流逝没有感觉。尤其晚上码字,周围乌漆嘛黑,精力也不好,总觉得没过多久,时针就指向了十一二点。
解决方法就是在眼前摆一个计时器,一抬眼就能看到,时刻提醒自己还剩多少时间。
别考虑计时器的颜值,最好使用有液晶屏的那种,上面标识着大大的阿拉伯数字。要知道,一切吸引眼球的东西都会将注意力从文字上拉开。颜值、指针、漂亮表盘,这些花里胡巧的东西除了浪费时间,毫无用处。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快速写作呢?
我不用上班,也有时间慢慢写,我不需要快速写作啊!
其实,无论工作忙不忙,甚至有没有工作,都需要快速写作。
快速,才能充分集中注意力,才容易进入心流状态,才能将一个个思路连贯地描述出来,才能不被窗外的雀儿、蝶儿、树叶儿迷了心思。
修改,可以慢,而且需要慢。
但第一次码字一定要快,用自己的极限速度码出来,然后慢慢修改,慢慢精进。
(本文用时40: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