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计划今天早上起床整理日更,尝试养成早起日更的习惯,今天早上醒来听了会儿书,早起有了写日更没有,计划执行了50%,自己心里也不着急,慢慢调整时间,把日更放在早上。下面开始正文——如何主动?
“主动”这个词语是我2024年给自己制定的关键词,《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的第一个习惯就是:积极主动。杨天真在《通透》中也提到了积极主动。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积极主动呢?——“看到自己的主动权”。
什么是主动权?举个例子,我之前写自己科三两次不过的文章时,我说“是家人让我考的,我正好闲的没事干才考”。在这个例子中,我是什么态度:我没办法我是被逼的。没办法和被逼表明了什么?表明了我放弃了主动权!(表明我没有办法决定我自己是否考驾照,我的生活不由我做主,所以我的不作为就怪别人,这就是放弃了我自己的主动权。)
为什么我会放弃自己的主动权呢?原因有三。
一、“不用负责”。都是家人劝我的,考不过不怪我。
二、“不用行动”。我是被逼的,我磨蹭着不去考科三就不怪我。
三、“可以抱怨”。因为不是自己主动选的,别人选的就怪别人咯。
回想自己之前没考过之后的心态,这3个点我都占了!那是什么让我考过了科三呢?——是主动。我自己主动选择在某一天请假去考试,并在此之前花一周时间加倍认真练习。我自己主动把想法“我是被迫考科三”变为“我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考科三,因为自己想通过这个坎儿”。我自己主动分析自己内心隐藏了很久的压抑,写出这些情感把它从我身体里抖出来,我的身心就放松了,心里没有家人的压力,在加上教练的辅导,考试自然而然就顺利通过了。
在上面这个主动的过程中,我认清了自己的主动权:1、我有选择考试时间的主动权,2、我有为自己考试结果负责的主动权,3、我有把自己内心的压抑放走的主动权,4、我有自己想开车的主动权。
在这个过程中,从改变说法(“不得不”变为“我选择”),再到改变想法,进而改变行为,进而改变性格(我现在可以慢慢把自己内心的想法拿出来说,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一切都顺理成章了~
所以,把“我选择”的主动权放在自己心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