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军旅青春连载小说青春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1)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1)

作者: 水木白杨 | 来源:发表于2018-10-03 11:06 被阅读135次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1)

晚上,炊事班几名同志带着笔记本,挨个班了解同学们的意见,有的说米饭多面条少,有的说盐太重醋太少,有的说饭菜花样品种少,等等。

到了三班征求意见,章新远则说:“一天三餐,见饭就撑饱,接着就犯困,训练时间长了,饿得头昏眼花,坐卧不宁,应当改成四五顿饭才对,少食多餐也比较科学。”

炊事班战士当场回敬了一句:“你真会放狗屁!”然后转身就走了。

炊事班征求了大家的意见,总得拿出点实际行动吧。确实如此,有一天,听说队干部都去学校开会,队部通信员告知炊事班队干部不在灶上吃饭。

炊事班的哥们儿心里暗喜,啊哈,机会来了。

好,开饭。“闪开,面条来了。”

只见炊事班的哥们把面条锅往地上一放,吹着口哨进了操作间,好像完成了一件很得意的事情那般快慰。

和往常一样,领导不在,学员们便放松了自身要求,像过年似的,开心地抢上了面条。

“妈呀,这么咸啊,怎么吃呀!”肖宇轩说。

“炊事班那帮坏小子,存心的吧?”章新远说。

“那还用说嘛,叫你们再提意见。”胡志强说。

张航只是眯着他那条眼睛,看了看各位的表情,笑了笑,继续吃着,啥也不说。

大个子于文昊,还有慢性子陆浩宇,和其他南方来的学员一样,他们本来就不喜欢吃面条,做的好了坏了,好像跟他们关系不大,只是打上点剩米饭,加上一些热面汤,自制一碗泡饭,便是一种享受了。他们吃着自己的,同时也看着别人吃面的感觉和表情,似乎蛮开心的。

晚餐吃米饭,一种主食,四菜一汤,符合规定标准。“四菜”是凉拌土豆丝、清炒土豆丝、清炒土豆片、清汤炖土豆疙瘩,白花花一片,可花样真不少,算是采纳了学员的意见,一样东西作出四个品种,谁也不能说人家做的花样少呀。“一汤”是青菜汤,上面零散地漂了几片青菜叶子,可毕竟有青菜,谁也不能给人家说那不是青菜汤,你要说没有,等着和他们抬杠,不信你化验一下看有没有,你能说什么?你要嫌青菜太少,问人家为什么就放那几片?那你说放多少才算不少,你能说得清楚吗?其实汤里面主要成分还是盐,品尝一口就知道了,所以叫“盐水汤”才名副其实。

这就好比一朋友说有人在旅游景点要了一碗牛肉面,吃了半天只见面不见肉,这不是牛肉面吗,肉呢?吃到底才看见黄豆粒大小两块,问老板咋没有肉?那不是吗?就这小两粒?那你说我给碗里放头牛?你要跟他抬杠吗?还是省省力气吧。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1)

这就是学员们提意见的结果。队领导在学校开了一天会,都不在现场,都没有看见。这是年轻人与年轻人的战争,是普通士兵与未来军官的较量,每届新学员和炊事班总需要一段时间磨合才能变得融洽。

章新远说:“这帮小子使坏呢,肯定故意的,假惺惺地征求意见,实际上是要整我们呢。”

张航看着章新远说话很认真的神态,又眯着眼笑了。

胡志强说章新远:“龟儿子,让你们再提意见,我们都跟着遭殃。”

章新远还不服:“我也没说啥呀,不都是正常建议嘛,不采纳拉倒,怎么这样儿呢。”

张航瞥了他一眼,说:“你呀,还不明白,肯定是队领导要求他们来征求意见的,你以为炊事班愿意来,他们都是战士,当几年兵就回去了,本来心里就不平衡,天天做饭啥时候能到头。我们毕业了当干部,他们复原了回家种地,你想人家心里能平衡吗?每天能按时吃上饭就不错了,知足吧。人都爱听表扬的话,八十岁老头子老太太也一样,以后要多说人家的好话才行。”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1)

章新远听了觉得很有道理,这时候才恍然大悟:“是呀,自己太实在了。你说得对呀,即使在家里,谁也不能保证每顿饭都做得可口,可以理解。想想也是,人家也不容易,没个盼头,干得也很辛苦,还是要多想想人家做得好的。”

张航说:“这就对了。这样一来,说不定他们也不好意思,反倒要积极改进呢。人都是这样,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其实炊事班长和手下的那几个老兵人都不错,再说大锅钣也不好做。”

是呀,一个学员队百十号人同时开饭,炊事班的工作确实很有难度的。帮厨是军校学员的一项工作,多帮几次厨,你什么都清楚了。三班今天第一次去炊事班帮厨了,这回确实让大家长了见识。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1)

大锅饭的炊具样样都很大气,炊事员的操作更是气度不凡,那阵势真让人震撼。杀猪用的大铁锅口径一米五的样子,那是炒菜的器具。干农活用的大铁锨,有一人来高,是炒菜时搅拌的铁铲。在农村见过的那种喂养牲口用的大马勺,是用来添加调料的。以前在家里见过洗衣服用的大铝盆,感觉比那口铁锅还要大,是用来盛放出锅的饭菜的。扫地用的大扫帚,用来清理锅里的残渣。哎呀呀,那些个工具真是海啊,先把人给震了!

只见炒菜的时候,掌勺的大师傅动作娴熟地挥舞着大铁锨,这不但需要的是硬功夫,也是个力气活,累得满头是汗。再看爆炒时往锅里添上一盆水,操作间顿时热气腾腾,能见度近乎为零,除了人造的大雾什么也看不见,纯粹凭着大师傅的基本工瞎摸着干。接着再放入一大马勺辣椒面,引发的不是强烈的呛咳就是一阵急促的喷嚏。即使在旁边帮厨当下手择菜、洗菜、备料的弟兄们也未必能幸免突如其来的呼吸道痉挛反应,随声附和地跟着演奏一曲“大合唱”,这时候饭菜就要出锅了。我的奶奶呀,要不是亲眼目睹,谁能想到此番壮观的景象?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1)

帮了一回厨,大家对炊事员的工作顿时多了几分感慨、几分理解。真是隔行如隔山,干啥都不容易呀!不是有句流行的话嘛,理解万岁啊!只要能把饭菜按时按量做熟就很不容易了,还提啥意见呢!

后来的几次帮厨,学员们的印象和感受越来越深刻了,大家什么都清楚了。炊事班几个人一次要做一百四五十人的饭,开饭时间高度统一而且急切短促,早了不行,迟了也不行,必须按时按点,所以烧火间劈柴、烧火、加煤、封炉子的也不敢掉链子,要是那天火灭了,误了事就会误饭点,那就等着挨批。操作间也根本来不及精工细做,这么多人的主食、副食必须同时出锅,四菜一汤一个主食,一样都不能少,只能是粗犷地高度紧张地工作。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单调重复。这就是炊事班的工作。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1)

和炊事员们交流过后,大家不再难理解他们在生活保障中偶尔存在的一些纰漏,比如大米里残存些沙子、石子、老鼠屎,面条或是炒菜里有点苍蝇、头发之类的异物。对待这些现象也就见怪不怪了,大家从敏感到麻木,已经磨炼得越来越皮实了,真是百炼成钢了。这就是现实,这就是军校学员在集体生活里的一种锻炼!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1)

相关文章

  •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1)

    晚上,炊事班几名同志带着笔记本,挨个班了解同学们的意见,有的说米饭多面条少,有的说盐太重醋太少,有的说饭菜花样品种...

  •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8)

    国庆节后,天气慢慢转凉,学校处于风口,沙尘渐渐增多。那天下午开始组织一区队学员队列考核,不少人很担心自己过不了关,...

  •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3)

    顺着接待站的方向,同学们陆陆续续地走了过去。 “你们是我们学校报到的新生吗?”一位二十多岁的男军人热情地问大家。 ...

  •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

    水木白杨 时光飞逝,岁月无痕,转眼间,军校毕业三十年了。按照同学们母校聚会的约定,秦建斌坐上了东去的列车。 母校,...

  •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6)

    嘹亮的军号就像一只上足了发条永不疲惫的闹钟,铿锵有力地划破了校园的寂静,斗志昂扬地叫学员们起床,新的训练又开始了…...

  •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2)

    军校生接受的锻炼远远不止这些,还有许许多多的训练在等待着新学员去体验,去完成,就像整理内务,这是部队的专利,是军校...

  •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7)

    嘹亮的军号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十分钟后早操集合哨吹响,新的一天训练又开始了。冯区队长笔直地站在集合队列的指挥位置上...

  •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9)

    学员们的入学入伍训练强度大、消耗大,吃饭就不得不说说。说起军校生的吃饭,可是个大问题,也是个热闹的场面。和许多高校...

  •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0)

    新生毕竟是新生,与合格军人的标准与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约束力、自觉性、纪律性的养成还比较薄弱。 第四天午饭前,听说中...

  • 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3)

    一床小小的军被,让新学员们很伤脑筋。为了让它尽快定型,不管是早上还是晚上,只要有空就自觉练习,自己琢磨。放在床上练...

网友评论

  • 水木白杨:有位老战友说,炊事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也是个很热闹的地方。

本文标题:水木白杨:号声回荡(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ldun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