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晁错“这个人,脑子里就想起以前历史课本上学到的那句响亮口号:
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这口号是在西汉"七国之乱"时期,由叛乱的诸侯王喊出来的。晁错是谁?为什么诸侯王造反,要打着诛杀晁错的旗号?晁错最后到底有没有被诛杀?
带着这些问题,我来从《资治通鉴》里梳理一下晁错这个人。
晁错乃颍川人士。汉文帝时期,任职太子家令。西汉时期的"太子家令",大致是太子家总管的意思,主要掌管仓谷饮食等事务。当然,晁错并没有把精力完全放到"仓谷饮食"等事情上,而是不断地分析时局、并给文帝上书、论述自己的政治见解(是不是听起来跟前一篇讲到的 贾谊 很像)。他对问题的洞察和分析颇为触及本质,而且行文深刻磅礴,很得太子赏识,人送称号"智囊"。——这个太子,就是后来的汉景帝。
他上梳谈论的政见,主要集中在3个问题上:
-
经济发展问题:晁错是"重农抑商"策略的坚定支持者
-
抵御匈奴问题:晁错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军屯戍守、抵御匈奴的办法
-
统治稳定问题:晁错主张"削藩"
如果还记得 贾谊 这个人的话,就会发现晁错在治国见解上,与贾谊惊人地相似:都主张"重农抑商",都主张"削藩"。两人虽然处于同一时代,但并没有共事的经历。在晁错崭露头角之际,贾谊已经英年早逝。可能这就是所谓的"英雄所见略同"吧,至少贾谊的一些构想,在晁错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为西汉初年的盛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晁错的政论文章来看,此人是一个非常有洞察力的实用主义者。跟儒家"以礼治天下"的思想不同,晁错的治理观念,总结起来大意是:整个国家,从布衣百姓、贩夫走卒、到王公贵族,都代表着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利益。人都是会追求自己利益的,这一点无可厚非也很难改变。治理国家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设计一系列制度,来制衡不同团体的利益关系,给大家都找到一些好处,同时推动国家的建设。这种思想,更接近法家一些,也比较接近现代的经济学思想。
"以礼治天下"当然没有错,而且相当有道理。如果完全走法家的路子,只重刑名之学,试图以严刑惩罚来规范天下人行为,最后的结果通常是越罚越乱,因为大家只是害怕惩罚而已,并没有信仰。没有信仰的人,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是无法预料会做出来什么的,小则怠惰偷懒,大则危害天下。用儒家的话说,叫"慎独"功夫不够。
因此儒家的治国思想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仁义礼智信"等美德,通过统治阶层以身作则的方式,自上至下地树立成所有人的信仰和行为准则。如此,则可以天下大治,而且所有人都是发自内心拥护统治者的,所有人都是道德崇高的君子——多么美好。
当然,指望通过宣扬礼教就完成修齐治平,也是不现实的。当年贾谊给皇帝上书的时候,就引用过《管子》中的名句:仓廪实而知礼节。礼的被接纳,是需要各种前提条件和政策制度作为基础的。——能否正视这个事实,并且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实干,大概就是"循吏"与"清流"的区别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晁错显然是一个循吏。
以晁错的《守边劝农疏》为例来分析晁错的实用主义思想。
西汉初年,匈奴为患不轻,汉朝不堪其扰。晁错在《守边劝农疏》里,提出了"屯田戍边"的策略,观点大致如下:
- 首先,秦朝当年也做迁徙人口去边境戍守的事情,为什么收效甚微?晁错分析,原因如下:
-
知彼知己才能百战不殆,秦朝派去戍边的人,既不熟悉边疆的水土气候,也不熟悉匈奴的战法,被派过去戍边的人,九死一生。
-
既然九死一生,当然就没人愿意去了。于是秦朝借朝廷天威,强行发配百姓戍边。被发配的都是犯过错的人,包括:戴罪官吏、倒插门女婿(没错,那会当倒插门女婿是犯法的)、商人(没错,那会商人也是被歧视的),祖父母、父母是商人的人。最后实在找不到人了,就到闾左去抓了人就走。"闾左",是秦时贫苦人民居住地区的统称,相当于贫民窟。——这种霸权主义的行径,是会遭到反抗的。熟悉秦朝历史的,应该还记得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这些打响反秦第一枪的人,就是"闾左"之人。参见《资治通鉴·秦纪二》:"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为屯长......"
-
最关键的是,这些被发配的人,明知自己是去送死,还得不到朝廷的一丝补偿,家里人也得不到哪怕一点赋税减免。"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能戍守成功才怪。
- 其次,晁错给汉文帝分析了目前汉朝的边境守卫政策的缺陷:
-
匈奴人本身就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机动性很高。这些流寇来骚扰我大汉边境的城镇时,陛下你救还是不救?要是不救,边境的老百姓绝望之下就投降匈奴了,我大汉边疆失守。要是救吧,派多少人去救?派的人要是少了,去了也是送死。派的人要是多了,可能军队还没集结完毕,匈奴人已经打完一枪跑了。这样长年累月,疲于奔命,我们迟早被耗死。
-
汉朝目前的戍守制度是,戍边军队,每年一换。这样实在是不妥,新到的部队,还没熟悉匈奴的战法,打起仗来完全不是对手。等差不多熟悉了,又要被调走了。
- 最后,晁错给出了自己的"屯田戍边"制度构想:
-
核心策略是:选择那些身强力壮有战斗力的百姓,在边境建立城镇。没战争的时候种田、训练,如果匈奴人来了就抄家伙干。这样解决了守卫边境的士兵不熟悉匈奴人战法、或者不适应边境水土的问题——常年在边境待着,再不适应也能适应。
-
如何吸引这些人前往边境?当然是以利动之。把城镇房舍、农具武器啥的都准备好,然后告诉百姓:凡参与边境屯田者,朝廷给予冬夏的衣服粮食,抹除犯罪记录,增加爵位,并且免去家里人的赋役。——不来才怪。
-
如何让这些人积极守卫边境?当然还是以利动之。凡参与边境屯田者,在抵御匈奴的过程中夺回的匈奴所掠财物,朝廷直接赏赐一半。同时,因为这些人常年在边境一起耕种战斗,必然会结成非常深厚的情谊。当他们战斗时,就不再是为了"大汉江山"这种对普通百姓而言虚无缥缈的概念了。他们战斗,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保护自己的兄弟姐妹。同时战斗还是一个快速发财的方式(如果能从匈奴人手上抢到财物的话)——不卖力战斗才怪。
"清流"显然会非常不喜欢晁错这种制度设计,因为把人想得太俗或太坏。但是按现代人的观念来看,晁错反而是洞悉了人性,合理地利用了人的私欲。用晁错在《守边劝农疏》里的话来说:
塞下之民,禄利不厚,不可使久居危难之地。 ...... 非以德为上也,欲全亲戚而利其财也。
回到篇首的问题:七国之乱为什么要打"诛晁错"的口号?晁错最后有没有被"诛"?
Well,晁错之所以会成为众矢之的,是因为景帝即位后,晁错官至御史大夫,进一步推进自己"削藩"的治理思路。参考前面晁错在设计屯田戍边制度中对利益关系的分析就知道,他对利益驱动这个事情是看得非常透彻的。因此,他与贾谊一样,认为西汉初年的诸侯王势力过于庞大,迟早会与西汉朝廷因为利益冲突而闹起来。为保汉朝江山稳固,应该提前采取措施来削弱诸侯实力。用他的话说: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
汉景帝在晁错的建议下,确实逐步采取了削藩策略,根据各地诸侯王的一些作奸犯科行为,逐步削减其领地,以示惩戒。当然,这个事情执行到一半,七国之乱就爆发了。
七国之乱爆发以后,以吴王刘濞为首的诸侯,开始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名号,跟汉朝廷兵戎相见。这时候,一个叫袁盎的人,终结了晁错"峭直刻深"的一生。
袁盎本是汉文帝时期的名臣,七国之乱时乃是吴国丞相,而且素来与晁错有仇。有什么仇,史书没说,《资治通鉴》记载:
(晁)错素与吴相袁盎不善,(晁)错所居坐,(袁)盎辄避;(袁)盎所居坐,(晁)错亦避;两人未尝同堂语。
连坐在一起都受不了,关系之差,可见一斑。七国之乱后,晁错欲治袁盎知情不报之罪(因为袁盎是吴国宰相,而七国之乱主要是由吴国发起)。袁盎托人找关系,连夜入宫,跟汉景帝陈情。袁盎进宫以后,跟汉景帝主要表达的观点是:诸侯王们起兵叛乱,都是因为陛下受晁错蛊惑,削夺了高祖刘邦给他们的封地。现在陛下你只要杀掉晁错,给诸侯王们恢复失地,他们就会自动退兵了。
兵凶战危。汉景帝沉吟良久,说出一句话:
"吾不爱一人以谢天下。"
于是第二天,毫不知情的晁错,还穿着朝服,就被人载到车上,诓骗说巡查城市,最后腰斩于东市。
晁错被腰斩以后,七国之乱有没有如袁盎所预言一般,自动停止呢?显然没有。汉景帝派遣袁盎去劝说老东家吴王归降,吴王的回答是:
吴王闻袁盎来,知其欲说,笑而应曰:"我已为东帝,尚谁拜!"
一个叫邓公的校尉在给汉景帝的上书中,道出了事情的本质:
上问(邓公)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 "
七国之乱结束以后,胶西王投降。弓高侯韩颓责问胶西王谋反动机,胶西王说,都怪晁错。韩颓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你们只是不爽晁错的话,为什么没有在朝堂之上对他进行光明正大的指控,而是在没有皇帝征召的情况下,突然离开自己属地、发兵去攻打其他毫无关系的诸侯国?
将军(韩颓)曰:"王苟以(晁)错为不善,何不以闻?及未有诏、虎符,擅发兵击义国?以此观之,意非徒欲诛(晁)错也。"
晁错显然不是完美的。他的治理思路太多算计,缺少情感考量。而且做人不够圆滑,树敌太多(比如袁盎,比如窦婴,比如被他气死的丞相申屠嘉)。但是他做这一系列改革时,确实是已经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了。连他的老父亲也能看出来晁错之险,晁错自己何尝不能:
《资治通鉴·汉纪八》:初,晁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欢哗。(晁)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语多怨,公何为也?" (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后十余日,吴、楚七国俱反,以诛错为名。
所以晁错虽然在设计治理制度时,始终遵循着"以利动之"的原则,但是到了自己身上,他还是颇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风范的。这个洞悉人性、议论深刻的循吏,是条汉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