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楚汉争霸这段,有一个有意思的小插曲:
初,秦之亡也,豪桀争取金玉,宣曲任氏独窖仓粟。及楚、汉相距荥阳,民不得耕种,而豪桀金玉尽归任氏,任氏以此起,富者数世。
那个年代的“豪桀/豪杰”,跟春秋战国时代一样,主要指的是各个地方上有财力有人脉的江湖大腕儿,这些人不少的挺有文化挺讲义气,不少的也挺藐视法律,是一个治理难题(所以秦始皇才会“徙天下豪杰于咸阳十二万户”,将这些人集中到眼皮子底下)。——这些很有手腕的豪杰居然也有吃瘪的时候,原因竟然是因为他们抢错了东西。
秦末乱世,天下乱糟糟一片的时候,让你选一样东西去抢,你抢什么?废话,当然是金银珠宝啦!——“豪桀”们也是这样想的,金银珠宝可是好东西啊,能换来绫罗绸缎、珍馐美酒、绝色佳人、良驹宝马。
他们没想到的是,战争频仍导致土地荒芜,没有人种田产出粮食,大家都没饭吃。即使手握沉甸甸的金银珠宝,也解决不了腹中空空的问题。
这时候,宣曲这个地方一个姓任的家族开始出来卖粮食了。原来他们在战争开始初期,其他豪杰都在抢金分银的时候,就开始兴建仓库储备粟米。等到粮食短缺真正到来的时候,其他豪杰们为了解决肚饿,只好把抢到的金玉乖乖奉上,换取粮食(可能还会被宣曲任氏收一个高价)。任氏居然靠这个粮食生意成为了豪富大族,还在汉朝之后持续兴盛了好几代人。
这个小故事我的想法有几点:
首先:不用眼红羡慕了,这种囤积居奇的事情放到今天是没法做的。道德良心上过不去,群众舆论上逃不脱,而且真干这种事情肯定直接被约谈喝茶了~
其次:思路是非常值得借鉴的,考虑问题要向未来看,未来可能会需要什么,未来什么是稀缺品。现世里什么东西热门赚钱,大家都知道,再往里面挤,成功的概率会受限制。往未来看,做一个造风者而不是跟风者,一旦做成了,就是创新,就是颠覆,成就非凡。
再次:只是造风还不够,有可能是为人作嫁。拿宣曲任氏的例子来说,只是屯粮食并不能保证赚钱。兵荒马乱的年代,随便冒出来抢粮食的军阀土匪肯定不会少。这时候要么得具备保护自己的力量,要么得跟有保护力量的人达成战略合作。不然辛辛苦苦屯的粮食都是别人的。
网友评论